天天看點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美麗中國項目老師張劉基與孩子們共讀繪本

今天是4月23日,第27個世界讀書日。

“讀書,我想這是一個終身的愛好。” 談到讀書,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倡導全社會要加強讀書學習。

在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地,大量的項目老師也正在鄉村一線,不遺餘力地推廣着閱讀教育,讓閱讀在當地成為了一種陪伴、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這個讀書日,我們聚焦于閱讀課堂上的繪本教育,請來四位在鄉村學校一直堅持給學生上繪本課的支教老師,來和我們聊聊她們與閱讀、與孩子們的故事。

這些故事回應的不僅僅是我們做閱讀教育的意義,同時也讓人看到“閱讀”這件事本身,所具有的那些滋養和力量——

“世界有那麼多的不确定,但是我們還有書,還有文字,還有故事。”

閱讀課上,孩子哭了。

@ 屈張晶 美麗中國2021級項目老師

支教于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大寨鎮箐門口完小

這完全是一次意料之外的課堂。

因為教室多媒體臨時出了問題,原先準備的課堂内容無法開展,我就索性随手從圖書室找了一本繪本,講給二年級的小朋友們聽。

這本繪本叫——《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講述了一隻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的虎斑貓的“貓生故事”。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圖源網絡|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事先沒有任何準備,但在講述時我和學生都深深沉浸在這個故事中,随着情節的展開聊起人生、聊起死亡。

當我們聊到“老死”是指什麼,有孩子說,“老死就是說他活得很完整,但是依然走過了這一生”;

當我們講到故事的結局,虎斑貓和白貓過完了一生,卻再也沒有醒過來,教室裡靜靜的,有個孩子哭了,“老師,虎斑貓的命運不應該是這樣的”。

于是在課後,我收到了很多張小紙條,小紙條上寫的、畫的,都是他們對虎斑貓幸福結局的期待。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小朋友們希望故事能有個幸福的結局

這讓我又想起,之前給學生們講過的另一個繪本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在這個繪本故事中,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互相比較誰愛誰更多一些,産生了很多溫馨的對話: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圖源網絡|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

講完繪本後,我讓孩子們模仿繪本中的兩隻兔子,用圖畫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的愛表達出來。

有個二年級的小朋友寫道:

我愛媽媽,從教室跳到外太空,

那樣有多高,就有多愛你。

我愛爸爸,從家走過小河,

再走過大山,我走了多遠,就多愛你。

我愛我姐姐,從中國走到外星球,

我走了幾米,就有多愛你。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 向右滑動可檢視孩子們在閱讀後的愛意表達

在和孩子們一起讀繪本的過程中,我總是感動于他們善良柔軟的内心,驚豔于他們筆下那些直擊心靈的表達。

我想,好的文字自會有吸引人、感召人的力量,繪本亦是如此。

許多年後,孩子們可能會忘記故事中的内容,但不會忘記曾為一隻貓的命運而感慨流淚,也不會忘記曾像兩隻兔子一樣勇敢表達自己的愛意。

閱讀中的這些感受會觸碰到孩子們内心的柔軟、善良、正義、思考、同理心,并不斷滋養他們的内心世界,這正是閱讀所帶來的最好饋贈。

每個故事,都是真實人生的縮影。

@ 陳華玲 美麗中國2020級項目老師

支教于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勐鎮賀六完小

在雲南支教的這兩年,确實給學生講了很多很多的繪本故事,也常常會想:何謂閱讀?何謂繪本教育?

教育專家魏智淵老師曾在書中說:“繪本的核心就在于故事,而故事的突出特征在于其象征性,這成為孩子了解世界、了解他人、了解自我的一把鑰匙,或者說最好的營養。”

在繪本課堂上,我常常會發現,我們所共讀的繪本裡的人物、故事、情節,與我們自己的生活、與孩子們的生活,是有着緊密關聯的——

某種意義上,繪本故事就是我們真實人生的縮影。

上學期末的一堂課上,我和班上孩子們一起聊天,突然有孩子提到,班上的男孩小平(文中均為化名)是個“娘娘腔”。還補充道,小平的言談舉止就像女生一樣,其他老師也常這樣調侃他。

在一片哄堂大笑中,我看着一臉苦笑的小平,立即制止了這種行為,但卻沒有想到更好的教育方法。

下課後,我轉身瞥見班級牆上貼着的繪本故事頁,立馬想到之前給他們講過的繪本《你很特别》。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貼在黑闆上的《你很特别》繪本作業

《你很特别》講了一群小木頭人——微美克人的故事,他們整天隻做一件事——互相在對方身上貼貼紙,給有才能的人貼上“金星星”,給自己瞧不起的人貼上“灰點點”,這讓每個人都活在“标簽”裡。

在接下來的一次閱讀課上,我又帶學生回憶了一遍繪本《你很特别》裡的故事情節——

為身上“灰點點”貼紙而痛苦的胖哥,不在意貼紙是以不論什麼貼紙都貼不住自己的露西亞,肯定贊美胖哥特别之處的“微美克人之父”木匠伊萊。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圖源網絡|《你很特别》中被貼滿“灰點點”的胖哥

故事再次結束後,我什麼也沒說,教室裡靜悄悄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我想,是繪本,讓我和孩子們擁有了共同的語言密碼。在遇到一些複雜的教育情況時,講一個符合此情此景的故事,孩子們自己就會從故事中得到領悟與回應。

這也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在各種不同主題的繪本中,孩子們得以化身為故事中的一個個角色,經曆一次又一次的旅程。

而在這些旅程中獲得的關于生命成長的答案,會在未來解答孩子們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疑惑。

他們既是讀者,也是創作者

@ 楊陳文娟 美麗中國2020級項目老師

支教于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金碧國小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說過,繪本是0-99歲的人都可以讀的書。

我與孩子們的繪本之旅始于支教的第一學期。那會兒我所在的項目學校還在建設中,學生們在課後還沒有固定的娛樂項目。

于是每天傍晚吃完飯,我就選一本電子繪本,抱着電腦坐在辦公室門口,帶着孩子們一起共讀。

從安東尼·布朗的《大猩猩》、《小凱的家不一樣了》,到後來的《菲菲生氣了》、《石頭湯》;從“不知繪本為何物”,到每天下午孩子們早早地跑來辦公室,等我,等繪本——

閱讀帶給人的甯靜和喜悅,悄悄填滿了每個乘着故事和想象自由翺翔的下午。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自己朋友圈中記錄了很多繪本帶來的影響與改變

後來,我想辦法為學校募集來一大批優質圖書,将繪本故事搬進了課堂,每周抽出固定的時間與孩子共讀繪本。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在圖書室幫我整理書籍的孩子們

在講述繪本故事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繪本是通過精彩的語言和圖畫來呈現的,但這些語言和圖畫需要由讀的人傳達給聽的人。

是以我想,在鄉村,如果我們能用當地本土的語言講述繪本中的故事,獲得的繪本體驗也許能更長久地停留在講述者和聽者的生命裡。

于是我試着邀請不同地區的老師和孩子,用當地的方言錄制鄉音繪本,挖掘繪本中更多的趣味元素。

鄉音貢獻者:張玉雪 佐孟娟 郭驚姝 鐵光院 普玉珍

臨滄市雙江縣勐勐鎮賀六完小的四年級學生們

在孩子們用最熟悉的語言,參與鄉音繪本的錄制過程中,對繪本内容又會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

而他們童稚真切的語調、有意無意的停頓,也給繪本增添了幾分别樣的趣味。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鄉音繪本錄制現場

我們用這種方式,去珍藏孩子們的每一句鄉音,記錄他們在閱讀過程中的快樂與成長。

兩年支教,時間有限,注定無法一直陪伴孩子們閱讀、成長。

但我相信,隻要将熱愛閱讀的種子播散在孩子們心中,他們内心就會自己湧動出一種好奇、沖動和力量,呼喚和引領他們成為一名終身閱讀者。

閱讀,讓人心生安定力量的“錨”

@ 張劉基 美麗中國2020級項目老師

支教于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中心完小

談到閱讀,其實我們不必把它想得太複雜。因為閱讀本質上是一件很輕松、很治愈的事。

在閱讀課上,學生不需要去征服一個“王國”或者是成為一個提供準确答案的人。

但閱讀卻總會在細微的事情上去呈現它的樂趣,比如:仔細觀察每一幅畫面,勇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

這裡我想分享班上一個特殊學生“範哥”的故事。

“範哥”是個有點特别的孩子,會在課堂上做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動作,比如說上課時他會把自己的頭和身子蜷縮在闆凳下面,示範他自以為的“縮骨功”。開學的前兩周,我甚至無法與他交流。

但在一起讀完繪本《情緒小怪獸》後,我發現他對書中的故事很感興趣。我告訴他,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緒用顔色畫在瓶子裡——比如說,當你覺得心情很好的時候,你就可以畫一個綠色的瓶子。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圖源網絡|處于平靜狀态下的情緒小怪獸

就這樣,我陪他畫了代表憤怒的紅色小恐龍瓶子、代表平靜的綠色小樹瓶子,代表快樂的黃色沙漏瓶子。隻有三個,不多,但對于他來說,足矣。

此後的日子裡,每當他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我就會提醒他拿起畫筆,畫出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訴諸于各種奇怪的行為。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範哥畫的情緒大樹,綠色代表平靜

樹下兩個喝茶的人是他和張老師

張老師的頭發長長的,在給他倒他喜歡喝的可樂

借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中的一句話:繪本就像是一個抛向遠方的錨,能為孩子們漫長而未知的人生旅途指引方向,為他們帶來安定的力量。

而當這種安定的力量沉澱下來,影響的不僅僅是每個讀者本身,還會給TA身邊的人也帶來溫暖和滋養。

在給學生講繪本的第二年,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将我與他們共讀的繪本,分享給自己的家人,講給自己的父母聽,講給自己的兄弟姐妹聽。

其中有一位孩子的弟弟在鎮上讀幼稚園,于是他又去幼稚園講給那裡的小朋友聽。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學生把共讀的繪本分享給更多人

在閱讀和分享的過程中,他們漸漸養成了思考的習慣。他們的心靈被如茶水一般的故事潤澤過,每個人都可以在五光十色的故事中找到不同的樂趣。

我想,閱讀體驗中這種獨特的收獲和樂趣,也是書籍能傳遞給所有孩子的最好祝福。

在文章的最後,關于在鄉村做閱讀教育的意義,我想引用項目老師屈張晶的一段話:

“我曾在周末和孩子一起去放羊。蒼穹下,将羊趕去,遼闊的原野上羊吃草的聲音,伴着瑟瑟的風聲和遠處的歌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孤寂相伴。

如此,牧羊人可以一天都不說話,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體驗,對孩子來說,卻是常态。

我不禁想象,在這樣的情境下,該找個什麼東西與孩子相伴呢?最開始想到的是書,可讀一本感人泣下的小說,可讀一首撫慰心靈的詩歌。但當陽光實在刺眼的時候,看書就不是一個好選擇,不如拿起當地的蘆笙,悠揚多變才配得上大山的巍峨。

我很想告訴每一個孩子,“如果你喜歡閱讀,我會很開心,但如果你沒有愛上閱讀,我也希望在一起讀書的日子裡,你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或唱歌、或蘆笙、或收集些奇形怪狀的小石頭……這些無關外在的熱愛會讓你的内心富足”。

是以呀,閱讀隻是一把鑰匙,帶來的是讓人内心富足的千萬種可能。

“這兩年,我在村小,給孩子講繪本。”|世界讀書日

圖源網絡|出自《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