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沙龍汽車楊繼峰:為使用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駕駛體驗

名為“機甲”、形似飛車,沙龍汽車一經面世,便獲得業界關注。

作為一個全新品牌,沙龍汽車如何定義智能汽車、秉承何種理念?沙龍在汽車産業智能化變革過程中,遇到過哪些難題、又如何解決呢?

沙龍汽車楊繼峰:為使用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駕駛體驗

近日,沙龍汽車智能化中心進階總監楊繼峰在新一期《車雲會》上闡述了沙龍汽車對于智能汽車的理念。

為使用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駕駛體驗

之是以稱作“智能汽車”,擁有智能駕駛技術、個性化功能等等并非其全部要義,車輛智能水準可持續更新、提升同樣重要。在當下,以OTA方式為代表的車輛智能系統更新模式已成為廠商和使用者衡量汽車智能水準的重要标準之一,智能駕駛的功能已經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use scenario和用例去設計軟硬體系統,而是針對以全生命周期的硬體能力預留、全生命周期的軟體靈活開發、全生命周期的場景持續疊代、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者體驗提升為目标的系統設計和研發體系搭建。

在沙龍汽車看來,車企應為使用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優質使用體驗。 楊繼峰表示:“我們現在思考是以全生命周期為目标的螺旋式架構思維,我們需要同時考慮到晶片實體算力的不斷提升;針對同一個輸出目标,同一個算法子產品算法使用率也在不斷提升;同時伴随着整車傳遞的體量的擴大,資料量也在呈指數級别的提升。不能孤立的看待某個算法模型一定是最适配的,或者某個晶片一定是最适合的,一定是從功能場景和使用者體驗出發的算法、算力、資料的綜合考慮。站在未來的角度考慮還需要考慮雲端的計算架構和開發的工具鍊。”

“沙龍汽車的産品開發目标并不限定在某一個特定功能上,而是把整個使用者生命周期的全場景端到端功能場景作為設計目标,”楊繼峰說:“同時我們不再以一個非常限定的ODD,或者非常限定的Test case作為開發目标,而是以更安全、更智能使用者體驗目标作為開發目标。此外,我們也并不以傳遞這一刻作為産品傳遞目标,而是以傳遞這一刻作為産品開發起點,我們也要保障使用者提車之後的長期使用體驗。”

系統能力持續提升需要高算力晶片

誠然,為使用者提供可持續更新、優化的智能駕駛體驗已成為沙龍汽車等新生代智能網聯車企的核心訴求。但與此同時,這也對車載智能晶片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搭載高算力晶片已成為行業的共同目标。

以沙龍汽車為例,其第一款車型機甲龍采用了雙MDC610計算平台首發,具備高達440KDMIPS邏輯計算算力、400TOPS AI算力,可實作控制器級别的安全備援。同時實作功耗、性能、面積之間的平衡和優化。

楊繼峰表示,由于沙龍汽車的設計目标從某個特定ODD、特定功能、特定測試用例,變成了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端到端智能駕駛開發目标,是以當下性能備援的高算力晶片十分重要。

不僅如此,車輛新的感覺架構也進行了方法論更新,雷射雷達360°全覆寫、高清視覺360°全覆寫,與毫米波雷達、環視攝像頭、超音波雷達共同給組成5重360°覆寫的感覺能力。基于全場景的功能實作需要更好的感覺能力,而更好的感覺能力反向推動着車企需要一個異構感覺架構,這樣的感覺架構加上不斷疊代的先進傳感器能力會産生更高的算力需求。

更進階别的感覺系統和運作架構

在使用者思維的研發理念之下,沙龍汽車也搭載了更強的硬體感覺系統。據了解,沙龍機甲龍車型搭載了4顆雷射雷達、5顆毫米波雷達、7顆800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4顆環視攝像頭和12顆超音波雷達、1個獨立高精度定位單元,達到5重360°感覺覆寫,用38顆智能化感覺元件打造最強的超智能感覺系統。

在這種超智能感覺系統背後,沙龍汽車采用的華為達芬奇架構起到了重要作用。“不同于傳統的汽車通用CPU、GPU,也不同于隻是某一個特定算法模型的專用晶片,達芬奇架構本質是為了适應自動駕駛領域常見應用和算法的特定域架構晶片,可以實作更高效的計算。”楊繼峰表示。

其實超脫出晶片來說,整車廠還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将晶片和計算架構部署統一起來,以實作其想做的全生命周期的疊代。整車廠需要考慮多個計算平台之間整體計算架構以及每一個硬體失靈後,安全系統的設計,來保障在任何一個SOC或者計算平台産生了硬體或者軟體失效情況下,系統都具備相應的能力。

“比如說在一個SOC失效的情況下,機甲龍這款車依然具備360度視覺能力、一部分雷射雷達能力和完整毫米波雷達和超音波雷達能力。這樣如果遇到失效場景,車輛依然具備自動選擇安全區域停車的能力。這些都是為了給使用者提供一個更充分的安全和更好的使用者體驗。”楊繼峰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