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作者丨張之棟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别   緻

還會有智能電車,不裝雷射雷達?

新能源汽車大勢不可當,智能化、電動化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如此大環境下,車企為了定位産品中高端,迫切地需要“外挂”,以提高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于是,作為智能駕駛核心感覺傳感器的雷射雷達,被各大車企玩出了花。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前有長城機甲龍“4顆以下,請别說話”,後有李想、何小鵬、夏一男三方論戰,争辯雷射雷達的配置方式。雷射雷達的備援與否,位置是否合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總是能引起業界吃瓜群衆的廣泛關注。

顯而易見,這背後相同的一點是,在國内的各大整車廠心中,雷射雷達已經成為了彰顯産品智能化的标簽。

截至目前,包括蔚來ET5、ET7、ES7,小鵬P5、G9、改版P7,理想L9、L8、L7,阿維塔11,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飛凡R7等在内,數得上名号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均将雷射雷達上車,作為參與市場競争的必要手段之一。

其市場之廣大,可見一斑。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簡單來說,雷射雷達的作用并不複雜,主要用于解決智能駕駛過程中,前向長距離的探測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無懼惡劣天氣環境,對前方靜止障礙物準确識别。

而為了覆寫到更廣的感覺區域,車企在設計雷射雷達位置時,要麼放在車頂,“一覽衆山小”;要麼放在車頭兩側,通過2個雷射雷達的複合感覺,擷取更廣、更合适的縱橫視角。

毫不誇張地說,目前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雷射雷達與智能駕駛安全,基本畫上了等号。消費者能夠看到,且樂于接受的智能化,也是以雷射雷達為主的多傳感器融合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01

從規模量産,躍升資本化

“降價狂魔”特斯拉,可謂是智能駕駛的忠實擁趸,但也是反對雷射雷達的急先鋒。

不同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擁有不同的利弊。或是更加保守,以安全為核心;或是更具成本效益,以成本為先。是以,與馬斯克的“深惡痛疾”不同,國内市場對于雷射雷達的态度,反而更顯積極。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有利可圖,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會有人選擇“逆流而上”。

2022年,Yole Intelligence釋出《2022年汽車與工業領域雷射雷達應用報告》。根據其内容顯示,全球車載雷射雷達領域中,禾賽科技總營收第一,速騰聚創排名第二,其次是Velodyne和Outster。

不僅如此,随着國内雷射雷達量産上車的浪潮到來,雷射雷達的規模商業化應用達到了空前狀态。禾賽科技、速騰聚創,以及站在蔚來背後的圖達通,一躍成為備受矚目,且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要知道,它們可不僅僅是“窩裡橫”,全球市場上,其風采依舊。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剛剛過去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等雷射雷達廠商,紛紛到場亮相,補盲雷射雷達、長距雷射雷達、機械式雷射雷達等,應有盡有。而出國“秀”肌肉,也似乎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發展戰略。

事實上,資本在衡量一家雷射雷達廠商的實力時,技術實力、定點規模、量産能力等關鍵要素,缺一不可。而雷射雷達廠商們的積極出海,除了營銷宣傳之外,其實還是想要引起資本市場的注意。

有消息稱,禾賽科技已經開啟美股IPO的準備工作,最早将于本周送出申請,計劃籌集1.5億美元。此外,知名美股财務大牛、前新東方和蔚來上市CFO謝東螢(Louis)已經就位,為禾賽的上市保駕護航。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立足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圖達通等雷射雷達廠商,未來不可限量。但資本的力量,從來不容小觑。用得好了,披荊斬棘,事半功倍;用得不好,便是催命符,奪命刀。

此時此刻,禾賽科技選擇再次發起IPO沖鋒,不僅僅是一場“膽大妄為”的博弈,更是國内雷射雷達行業發展至全新階段的強烈訊号——雷射雷達量産化之後,市場資本化正在到來。

稱其為雷射雷達的必然發展階段也好,是各大雷射雷達廠商“手裡缺錢”了也罷,不容忽略的一點在于,作為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的附屬行業,雷射雷達所面臨的挑戰,不過才剛剛開始,而且還十分棘手。

02

跨界巨頭來襲,百家争鳴

回顧曾經,智能駕駛一直在人們的質疑聲中,踽踽獨行。而在2022年年末,随着Argo AI倒台,圖森未來、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公司的問題叢生,再一次将智能駕駛的“寒潮”,推到了台面之上。

作為智能駕駛産業鍊的重要一環,無論是雷射雷達鼻祖德國Ibeo的破産,還是不可一世的Velodyne被迫與Ouster合并,再加上雷射雷達公司股價普跌80%以上的資本大環境,全都暗示着,這場屬于雷射雷達行業的重新洗牌,正在到來。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比亞迪擁有技術‘魚池’,裡面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市場需要時,我們就撈一條出來。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讨不來,必須靠自力更生。”

正如王傳福所說,關鍵核心技術才是第一競争力。此時已經嘗到布局零部件供應鍊甜頭的比亞迪,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雷射雷達市場上明晃晃的紅利。

據知情人士透露,為自主掌控核心器件、確定供應鍊安全可靠,比亞迪正在全面加大雷射雷達自研的投入力度。而且比亞迪高層對自研雷射雷達的決心很大,多條技術路線布局,下一代雷射雷達技術亦在規劃之内。

此外,知情人士還稱,比亞迪内部不僅存在賽馬機制,雷射雷達相關資源投入也已經進入到“放量”階段,預計不久将迎來重大突破。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毫無疑問,入局雷射雷達市場,并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簡單。

就目前而言,雷射雷達廠商們資金鍊困難、成本居高不下、技術路線不清晰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比皆是。但眼睜睜看着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各巨頭追求利欲的“熏心”,同樣随之躁動起來。

此前,華為曾高調宣稱,未來計劃将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約1276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約638元人民币)。

作為行業公認的攪局者,華為強勢到來,必然會給雷射雷達市場帶來諸多變數。别的不說,華為雷射雷達+華為智能駕駛晶片+華為智能駕駛軟體,全家桶式鴻蒙套餐,沒有哪個競争對手可以承受。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盡管有消息稱,華為雷射雷達正因為産能、技術原因,還不能大規模量産。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華為對各大雷射雷達廠商的沖擊,已成必然。

與華為類似,同為跨界者的大疆,也在盡力續寫着雷射雷達的故事。

小鵬P5雷射雷達量産首發,大疆覽沃Livox之名,名聲大噪。但卻因為技術路線、量産能力等各種問題,不僅坑了小鵬一把,還将自己在車圈的聲譽,賠了個幹淨。

這不,同樣是CES期間,大疆覽沃釋出了一款售價3999元,長寬高65×65×60mm,據說是市面上體積最小的3D雷射雷達。隻不過,就像是有了心理陰影一般,該雷射雷達卻是避開了車規應用場景,面向于工業和無人物流領域。

馬斯克深惡痛疾,但更适合中國

一方面是放不下的利益,另一方面是難以跨越的市場壁壘。時代大潮的裹挾下,雷射雷達行業的發展,總會在不經意間迎來變數。牽一發而動全身,連帶着智能駕駛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必須去經曆各種各樣的磨難和挑戰。

但在中國特殊市場環境的潛移默化之下,華為、大疆、比亞迪的例子同時也在說明,即使前路未知、好壞不明,整個雷射雷達行業依舊會朝着正确的方向,大步推進。

退一步說,就算馬斯克堅決不看好雷射雷達,但是在國内,雷射雷達已經開始生根發芽。待到青蔥爛漫時,終會有人笑到最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