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持“好奇”,說清“期待”,我不要再做一觸即發的“地雷”

溫暖的和愛之光

照亮我心家庭

保持“好奇”,說清“期待”,我不要再做一觸即發的“地雷”

當内心有很多情緒在盤旋的時候,不管是對成人還是孩子,都讓我們無法專注于當下,因為思緒和生命力都不自覺地消耗在處理和應對那些情緒了。

作者題記:

還沒學習對話之前,我是個比較容易焦慮的媽媽,會擔憂孩子的安全和未來,也是以很努力地想去阻止問題的發生,卻造成和家人之間的關系變糟。

有一次,在薩提亞的書上讀到一段話,深深改變了我整個觀點:

“和諧家庭中的父母會預見到這些問題,因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是以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新的辦法來應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而問題家庭裡的父母卻竭盡全力徒勞地想阻止問題出現,然而現實中總是會有各種問題,一旦問題來了,這些人反而沒有精力來應對危機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這也是我想要教導孩子很珍貴的一門學問啊。以往,我總是擔心孩子這個那個,擔心她們會否變成我不想要的那個樣子,孩子也感受到了我的焦慮。

雖然還在學習的路上,但是當轉化了這個想法,整個人變得輕松了許多,育兒路上仿佛也不那麼艱難了。

敬唯老師

薩提亞模式咨詢師、教育訓練師

“在現代,對家長而言,認識孩子比以往更困難一些,孩子們越來越複雜,同時又非常獨特。雖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特别熟悉,知道他白天和晚上幹了什麼,知道孩子學習成績,知道孩子表現如何,我們更多聚集在孩子的行為上,我們的養育也似乎止于此。”

感恩家和

感恩遇見

感恩接納

1

對媽媽也要“好奇”

保持“好奇”,說清“期待”,我不要再做一觸即發的“地雷”

第一次接觸到了“好奇”二字。對話中老師教我們,對對方的語言保持好奇,但我發現,跟某些對象的對話中,我好奇不下去,反而希望快快結束這段糟糕的對話。

像是我和我的媽媽

雖然我知道她愛我

我曾經嘗試,從看見她的原生家庭、看見她曾經經曆的苦難中去了解她,接納她;也曾經向她表達過:“你的詞句裡充滿否定的語言讓我感到很難受。”

我也告訴自己要是我滿足她的渴望,更多地關心她,讓她感受到愛,她的行為或許也為産生改變。

我試着了解,她是不自覺地說出否定的話,她不是故意的,我要學習放下希望她改變的期待。

但是,從媽媽口裡說出幾乎每一句話,對我而言,都帶着許多負能量,最常從她口中聽到的是,“真讨厭。。。”

有時會讓我有這樣的想法,“在你眼中我做什麼都是錯的,隻有你是對的。”

比方說一個事件,她讓我女兒吃香蕉,我就拔一根,她說:“哎呀 你沒看見我已經拔了一根放在桌上嗎?”

我說沒看見,你可以直接告訴我就行了。

她的回應是,你沒長眼睛嗎?我以為你看見了!

内心os:又來了又來了,又是我的問題!甚至我會想,我不需要你肯定我,但至少,你不要再說否定我的話可以嗎?

在每一次跟媽媽的對話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我内心充斥着無窮無盡的煩躁不安和的無奈,無法用語言表達,隻想快快結束這場讓人無語的對話;事實上,當我和媽媽兩個人都陷入沉默的時候,我又會不停地反思我自己,反思媽媽這些年吃過的苦受過的累:

我的媽媽,二十多年前爸爸病逝後就帶着我們姐妹三人,為了生活疲于奔命,每天被淹沒在“如何生存下去”的問題中;知天命的年紀,大女兒的離世更是給了喪夫的媽媽重重的一擊;也許對于這樣一個命途多舛苦難纏身的人,我應該更體諒她,應該更多地關心她,從心底接納媽媽,體諒媽媽。

于是我在跟媽媽的相處上,有了更多的嘗試;我不再介意她說過的那些平日裡讓我難受的話,不再跟她锱铢必較,不再奢望她對我有多少的肯定和贊許,加上了更多的了解、好奇、平和、穩定,我和媽媽的關系,呈現出了幾十年來最好的狀态,我希望我繼續加油,媽媽也要好好的。

2

做情緒的主人

保持“好奇”,說清“期待”,我不要再做一觸即發的“地雷”

敬唯老師将對話與冰山内在世界結合起來,形成落地的冰山對話實操練習,帶領家長走進孩子的冰山,在感受中幫助覺察孩子的積極正向感受和消極負向感受帶來的真實體驗以及産生的結果,從認知中學習承認和表達,表達自己思想,價值觀和信念。同時了解自己究竟期待什麼?渴望什麼?天下孩子都渴望愛,他們需要被認可,他們需要被接納。通過冰山讓孩子清晰最深層面本質和核心:他們自己存在的價值?人生的目标意義是什麼?手把手教會家長打開心,打開關系的阻礙,連接配接愛與自由,成為一個能讀懂人,會說話,心幸福的家長。

我開營的初心是想學習,進而成為一個“好奇”的對話者。

兩個星期後的今天,自己的冰山相對的比以前更加穩定了。波動的時候,也比較能夠按下暫停鍵,深呼吸。

但可愛的是,當孩子發現我深呼吸時,還會問我“媽媽你是不是快生氣了?”

我說是,我在嘗試讓自己安穩下來,而不被生氣控制。

是的,當我自己安穩、平和以後,我的孩子,居然自己平和下來了,我感受到了穩定的力量,是那麼神奇。

3

說出自己的“期待”

保持“好奇”,說清“期待”,我不要再做一觸即發的“地雷”

夫妻關系中,我的安全感本來是9分,經曆危機後我的安全感成為6分。

和孩子的關系中,我的安全感為7分,10歲的老大的安全感為7分,7歲的老二為8分,三歲的老三為9分。

昨天晚上準備上敬唯老師的直播課時,老大和老二在樓上玩,老三就在身邊轉和哭鬧,老公在樓上房裡不知道在幹啥,讓我沒辦法專心上課。

本來早上已經和老公溝通過了說今晚我要上直播課,請他晚上負責讓寶寶睡覺,他也答應了。

但直播課開始後我還看不見他,我就開始感到了不快,生氣,失望,着急和委屈。

心中的想法是,平時我為大家付出那麼多,老大老二線上課和玩遊戲時我都安頓好老三,不讓她打擾,老公回到家需要工作休息,我也自己照料三個孩子。怎麼今天晚上我隻想安安靜靜上一堂課,卻沒有人來幫助我安頓老三,怎麼大家都沒有看見和回應我的需求。

如同老師說的,我的冰山開始晃動了。期待着老公或孩子能夠主動地幫助我,渴望着自己被重視,我忍不住大聲吼了老大老二說:你們可以幫我照顧老三嗎?平時你們上課時我都在看着她,怎麼今天媽咪上課卻沒有人幫助我?

當時老二馬上回應我:來了來了!然後老公也下樓來給予幫助。

我突然察覺到,其實問題在自己身上。我沒有事先和孩子們溝通講述自己的需求,卻期待還身為孩子的她們主動發現并回應我的内心需求,這個期待并不合理呢。

我也沒再一次告訴老公我需要他的幫助,他可能一時忘了,或沒有察覺到我上課的時間到了,而我卻期待他能記住我的要求。

而我指責的姿态,也把責任都推到了他人的身上,認為那是他人的錯,他們沒有留意我的内心需求是他們的錯,是他們讓我如此着急和生氣的。

我決定,以後再有同樣的場景時,我需要一緻性的事先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期待他人能夠讀懂我的内心需求,也不是期待他人主動地給予幫助。

緻親愛的自己

保持“好奇”,說清“期待”,我不要再做一觸即發的“地雷”

我看見你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容易感到焦慮,不會處處提防,和身邊的人都能相處得很好,自己獨處的時候也能夠安然享受當下。

我看見你有足夠的歸屬感,從小就是家裡的開心果,在家裡和姐姐們相處得很好,長大了也有很多知心的朋友,被接納被尊重也被欣賞,好友需要意見的時候,也會來尋求你的幫助。

我看見你有蠻高的效能感,自從爸爸離世,你和媽媽倆離開家鄉到陌生城市裡生活,你能夠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獨立懂事,不會給媽媽添加麻煩。

我也看見你有足夠的專注感,在課業的學習上能夠專注,不輕易被周遭的事物所影響,也不會随波逐流,也不會輕易放棄,是一個有堅定意志力的人。你不會抗拒新鮮的事物,同時也有危機意識,我很欣賞你。

我看見你也有意義感,身邊的人有需求時,你會盡力幫忙,卻也不會讓自己太累。你常常安靜地聆聽别人,不批判不指責,能夠帶給他們一股清流,甚至一些勇氣。

你做得夠好了,即使有時候媽媽否定你讓你很難受很挫敗,但是親愛的,我想告訴你,你做得夠好了,我會永遠地陪伴你,接納你所有的好和不足,聆聽你,照顧你。

END

NO.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