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是社會危險性中等級較高的危險因素,通過相關研究發現,擁有這種人格的人大多擁有不健全的家庭,或少年時期曾被暴力對待,在壓抑中成長,造成交感神經系統活動劇烈。

關于這樣的現象,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 奧地利神經學家、精神病醫學家,精神分析的創始人)曾經提出了“防禦機制(defense mechanism)”,他認為長大後的兒童出現反社會人格,就是個體的“防禦機制”在起作用。

當一個人将那些痛苦的或危險的想法和沖突進行壓制的時候就進入了自我保護機制,但當他們擁有反抗能力的時候,就會觸動人格狀态的“解離性障礙(defense mechanism)”,進而産生反社會的心理和行為。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但是對于中國式的傳統教育來說,暴力體罰、打屁股的教育方式雖然在不斷地改變,但仍然是很多孩子的成長必經之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家長千萬不要随便打孩子的屁股,否則後果比較“可怕”。

那麼根據孩子從小被打屁股的事實來分析,相關學者進行了研究發現,長久的體罰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心理不良影響。

也提出了“打屁股不是小事”的觀點,在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這項研究的推出,其實也證明了體罰在各個國家都是存在的。

研究證明:“打屁股能引導孩子變好,這是沒有理論依據的,小時候被打屁股打大的小孩子,長大後更有可能出現反社會心理”。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美國《家庭心理學》雜志對這項研究進行了細緻的報道,這項研究涉及到了16萬人的童年遭遇,在密歇根大學和德克薩斯大學研究人員共同研究下,在學術期刊的報道上發表了《打孩子屁股會産生什麼後果》的課題研究。

經過對這些從小被體罰的孩子進行追蹤調查發現,在“體罰”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生都逃不過陰影。

社會學家施特勞斯(Strauss)體罰定義為:“使用身體力量,使得兒童遭受疼痛,進而糾正或控制兒童的行為。”但是事實證明這種體罰并不能給孩子帶來正向的引導。

山東師範大學王美芳教授曾經對2514名家長進行調查發現,有70%的家長在一年内體罰次數超過7次。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曾在2014年的報告中指出,在世界範圍内,80%的兒童都曾經受到過父母的毆打。

從生理上來說,這些孩子相比于那些沒有經曆過暴力的孩子來說,會更容易得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哮喘等疾病,并且這種傷害會持久到其長大,患代謝類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肝病、高膽固醇等機率也會增加。

而這種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會長期處于驚吓中,打罵不知什麼時候會來的不确定性會讓他們時時刻刻保持警惕,是以睡眠品質不好,免疫力下降,增加得心理疾病的機率。

因為兒童在小的時候是心理塑造的階段,是以這個時期如果沒有正确的引導,會讓他人處于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困惑中。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并且當他們無力擺脫這種體罰的時候,那麼這些孩子會開始懷疑自己,認為施暴者是正确的,引導自己的大腦意識接受此想法,以此來避免焦慮和不安,造成自卑。

這一類孩子通常會變得更加“冷漠”,“孤獨”,“缺乏安全感”,并且會産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當這種傷害日積月累,而且自己無法排解的時候,就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反彈”,觸動他人的“反社會人格”,其攻擊性行為會比平常的孩子更高。

也有社會學家“施特勞斯”針對這種現象進行研究發現,:“體罰最大的代價就是父母知道體罰的危害,是以要引導父母認識到體罰背後的“隐形炸彈”,因為這種所謂為你好的方式,隻能是将孩子推向深淵的雙手。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父母經常打孩子的屁股或者是其他的肉體體罰,都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導緻孩子成長以後出現比較嚴重的暴力性行為。”

“施特勞斯”将體罰的強度分為四個等級,當體罰每增加一級的時候,男性的暴力性行為就會增加33%,而女性會增加27%。

而對于男性來說,他們會更加願意去實施強暴,進行體罰、性虐待的行為,以造成傷害為樂趣。

研究顯示:小時候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長大後更易出現反社會心理

那麼曾經的受害者就會成為施暴者,這種暴力行為就會延續下去,以暴力來壓制暴力的行為,隻會讓暴力如病毒一般肆意蔓延,這種家長自以為的教育方法,實際上并不能夠讓孩子恪守道德,而是會增加孩子的反社會型人格的機率。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