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在過去,婆媳關系是很難處理的,兩個女人之間,在很多時候都有隔閡。随着時代的進步,現在婆婆越來越開明,而兒媳婦也越來越懂事,婆媳關系慢慢得到了緩解。婆媳之間也不像過去一樣劍拔弩張,但是“隔代仇”卻越來越多。過去都是說的隔代親,現在卻緊張起來,成了“隔代仇”。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在以前,一個家庭裡,最疼愛小孩子的就是爺爺奶奶輩分的,他們看到孫子輩的成長,就感覺像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續。随着老人的年齡的增長,心裡也會更加幼稚,這樣的話就會和孫子輩的更加接近。

除此之外,和兒女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沖突,是以即使孩子長大了,也無法釋懷。是以孫子輩更容易得到更多的關懷,好像是給老人和兒女一個重新和解的機會。孫子輩還小的時候,就不會有成年人那麼多的心思,就是簡單的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的心理。孫子輩也會爺爺奶奶好,撫慰了老人的寂寞,是以才會有隔代親的現象産生。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隔代親為什麼會變成隔代仇呢?其中主要一個原因就是社會進步,爺爺奶奶的老一輩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在育兒觀念也是一樣。孩子平時比較聽從父母的話,而在爺爺奶奶這裡,觀念不一緻了。

父母在年齡上比爺爺奶奶年輕,自然更加接近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更願意聽從父母的,但是有爺爺奶奶在的情況。父母迫于長輩的壓力,也隻能選擇屈服,讓孩子聽從爺爺奶奶的想法,孩子就會一種爺爺奶奶習慣去管自己的想法。

很多爺爺奶奶對孫子輩簡直是無條件的寵溺,他們覺得現在條件好了,家裡就這麼一個孩子,自然要給他最好的關懷。毫不誇張的說,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這樣的話,孩子就更加懂得一個道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老人的寵溺,讓孩子覺得自己不管在爺爺奶奶前面犯什麼錯誤,都不會被責罵。在爺爺奶奶奶心目中,自己還是一個小孩子,不懂事,需要他們寵着。自己想要什麼的東西的時候,隻要胡攪蠻纏就可以了,無理取鬧可以得到爺爺奶奶更多的關懷。

孩子和老人本來就不是生活在一個時代,老人的思想都停留在過去的經驗中,而在孩子眼裡,爺爺奶奶很老土,完全跟不上時代,是以他們從内心裡很難去尊重老人。這樣的話,孫子輩老是對爺爺奶奶呼來喝去,兩代人也成為了隔代仇,一見面就沒有好臉色。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隔代仇的産生,父母其實才應該是負最大責任的人。這一代的父母基本都是80.90後,他們大部分都是獨生子,也是在自己的父母的溺愛中慢慢長大的。也許在他們自己身上,就有這些陋習,不尊重家裡老人,對待父母的時候,也是很暴躁,經常會當着孩子的面,指責父母的過失。父母都不尊重老人的話,孩子怎麼會尊重爺爺奶奶。

孩子在家庭中有表現出來不尊重爺爺奶奶的情況,父母也要及時阻止。要讓孩子知道老人是應該被尊重的,父母要表示出嚴肅的态度,也會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明白尊老愛幼的重要性。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有些孩子可能不會吃硬的這一套,那麼家長就從軟的一面來勸導孩子。在平時的時候,家長就要教導孩子有尊老愛幼的習慣。常常引導孩子換位思考。讓孩子懂得,每個人都會慢慢變老,但是老人在過去付出也是值得尊重的。同時也可以舉出很多經典故事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事實上,孩子的任何錯誤行為,父母都是需要耐心去教導,孩子才會真正養成好的習慣,改掉不好的習慣。這也是父母的責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隔代仇”?婆媳沖突緩解了,隔代親卻緊張了

當然,不同家庭也有不同的問題,有些家庭裡,老人也是比較喜歡管孩子。這樣讓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過分溺愛也是不對的。老人對待孩子,要松弛有度,不能管得太嚴,這樣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老人也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如果老人在孩子面前沒有任何原則和長輩的身份而言的話,就會讓孩子沒有界限感。孩子也會得寸進尺的“欺負老人”。作為長輩,要有長輩應有的威嚴,也是不容孩子挑戰的。養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對于孩子教導也是要循序漸進的,并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改變孩子的做法,需要長期引導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