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資金屢禁不止:一心堂再被約談 2018年就曾被央視曝光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2 21:52釋出于四川每日經濟新聞官方賬号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楊夏
據國家醫保局微信公衆号6月2日消息,5月24日,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對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心堂”)有關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圖檔來源:國家醫保局微信公衆号
約談指出,醫保部門在基金監管工作中發現,一心堂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為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為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比對、處方藥銷售不規範等問題,造成醫保基金損失。
記者注意到,這已不是一心堂第一次因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被罰。早在2018年,一心堂旗下藥店就被央視“經濟半小時”報道存在違規套用醫保基金問題。而在此次被約談前,一心堂也出現了零星門店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被罰事件。
截至去年底,一心堂門店數量已經超過萬家。多位業内人士表示,一心堂違規違法使用醫保基金頻發,一方面暴露了萬店醫藥零售連鎖企業的管理難題,一方面是随着定點零售藥店加入門診醫保統籌,對醫保基金的監管也提出了挑戰。
因存在典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被約談
據國家醫保局微信公衆号6月2日消息,2024年5月24日,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對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心堂”)有關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約談指出,醫保部門在基金監管工作中發現,一心堂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為暫停醫保結算的定點零售門店代為進行醫保結算、藥品購銷存記錄不比對、處方藥銷售不規範等問題,造成醫保基金損失。以上問題違反了《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以及屬地醫保服務協定相關内容,相關門店已被屬地醫保部門作出暫停撥付或追回醫保基金、處違約金或行政罰款、解除醫保服務協定等處理處罰。
基金監管司有關負責人就約談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從各地醫保基金監管情況看,一心堂旗下一些定點連鎖門店存在較為典型的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行為。考慮到一心堂旗下門店多、醫保基金用量大,為了防止出現更大的問題,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對一心堂進行了約談,督促提醒其加強管理、規範行為,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更好地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一心堂負責人表示,本次約談指出的問題對企業是重要的警醒。下一步,一心堂将堅持問題導向,按照約談提出的要求,成立工作組,用實質性的整改舉措規範旗下連鎖門店經營行為。按照約談要求,一心堂将于6月底前,向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送出整改情況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5月22日後,一心堂股價連續下跌。當日一心堂收盤價22.26元股,截至5月31日收盤時,一心堂收于20.75元股。
目前,一心堂門店對于醫保使用的管理如何?6月2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成都市内的多家一心堂門店。多名店員表示,“以前保健品、護膚品都可以刷醫保,現在管得嚴不行了”。但有兩家門店店員聽到記者希望刷醫保卡消費時,都推薦購買處方藥物代替記者詢問的保健品。
董事長曾公開表态維護醫保基金安全
2019年,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還曾公開表示,作為一家本土藥企,一心堂有責任全力支援國家打擊欺詐騙保行為,維護好醫保基金的安全,絕不讓醫保基金成為新的“唐僧肉”。
但記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一心堂旗下藥店就曾因套取醫保基金被點名批評。
2018年3月27日晚間,央視财經頻道“經濟半小時”報道了海南省三亞市“一心堂”連鎖藥店醫保卡當消費卡購買非藥品,以及開具虛假名稱發票,涉嫌套取社保資金的情況。
報道稱,在三亞市解放路等地,十多家一心堂醫保定點藥店俨然變成百貨超市,顧客除了使用醫保卡購藥,還可以用醫保卡直接購買各種生活日用品。這些生活用品的價格不僅超過市場正常價,在發票的開具上,這家藥店也用上了“狸貓換太子”的手法。
一心堂也于當晚釋出公告,坦承全資子公司海南鴻翔一心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14家門店存在違規讓顧客使用醫保卡購買非醫保商品的情況,在對海南一心堂的管理上存在漏洞。
公司稱,涉嫌違規刷卡的門店醫保資質為黑龍江醫保及哈爾濱醫保個人賬戶,這兩項醫保因每年有大量黑龍江籍持卡顧客到海南居住,為友善黑龍江群眾的醫保使用而設立。
随後,一心堂先後三次釋出該事件後續進展情況。公司在公告中披露,海南一心堂自2015年9月起承接黑龍江省直醫保端口10個,自2015年9月以來至2018年3月27日止,總計黑龍江省直醫保刷卡10.55萬次,金額共551.17萬元;其中涉及不合規刷卡次數1610次,涉及金額11.88萬元。2015年9月起承接哈爾濱市醫保端口13個,自2015年9月以來至2018年3月27日止,總計哈爾濱市醫保刷卡200.05萬次,金額共2167萬元;其中涉及不合規刷卡次數8106次,涉及金額53.92萬元,主要是使用個人賬戶違規串項銷售日用品。
即便此事招緻了多重處罰,但一心堂旗下藥店此後仍出現過類似事件。2022年12月,在有關部門的抽查複查中,發現四川一心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隆昌金鵝康複中路店存在部分大額未登記、處方藥不完整及購銷存存在出入,涉及違規金3153.88元影響參保人利益,依據《内江市醫療保障定點醫藥機構服務協定》規定,收回違規金3153.88元,并處違約金1147.80元,約談藥店負責人并要求立即整改。
從門店數量上看,一度被稱為“并購狂人”的一心堂已經擁有上萬家門店。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心堂擁有直營連鎖門店10255家,全年新開門店1381家,淨增加1049家。
6月2日上午,記者多次撥打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電話欲了解此事相關情況但均被挂斷,随後記者将問題發送至對方微信,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複。
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保障範圍 監管任務和壓力加劇
零售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已經成為行業的一道頑疾。近年來,國家醫保局多次曝光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情況。
國家醫保局基金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從醫保基金監管實踐看,一些定點零售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主要存在以下幾種情形:虛假開藥、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為其他藥店代為進行醫保結算及管理問題。
圖檔來源:國家醫保局官網
去年3月,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明确各級醫保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勵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自願申請開通門診統籌服務。
湖南藥品流通行協會原秘書長黃修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表示,門診統籌賬戶的資金結餘,也讓一部分人出于“不用白不用”的心态違規使用醫保基金。
他以湖南省舉例稱,2023年湖南全省的門診統籌賬戶應該有超過90億元資金,使用資金近43億元,而超過一半沒有使用的資金不累計、不劃轉,最後進入了統籌賬戶。而過去如果個人賬戶中的資金沒有用完,是可以在賬戶中累積的。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在門診統籌報帳額度沒有用完的情況下,要突擊式地在定點零售藥店使用完,而藥店和店員趨于業績壓力和逐利性,一起完成了對醫保基金的違法違規使用。
黃修祥認為,“從醫保個人賬戶的資料來說,其實大家反而會比較精打細算。對于門診統籌賬戶而言,則有一種近乎‘占便宜’的心态。是以能不能讓門診統籌賬戶的錢也可以累積,将每年使用的報帳額度扣除之後,按比例進行結餘,建立自我激勵和限制機制,是我們的一個建議”。
他還談到,對于藥品零售企業而言,最重要還是建立高壓紅線。醫保資金使用在某個門店、某個時間段出現異常是可以通過資料監控到的。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企業要及時預警、及時幹預。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等六部門開展醫保基金違法違規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前述工作檔案明确提到,随着門診統籌政策落地,在服務群衆、便利群衆的同時,監管任務與監管壓力劇增,必須抓早、抓小。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還将結合今年飛行檢查、專項整治情況,對檢查發現問題比較嚴重的相關機構開展約談。
(封面圖檔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每日經濟新聞
檢視原圖 418K
-
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資金屢禁不止:一心堂再被約談 2018年就曾被央視曝光 -
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資金屢禁不止:一心堂再被約談 2018年就曾被央視曝光 -
藥店違法違規使用醫保資金屢禁不止:一心堂再被約談 2018年就曾被央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