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威馬、合衆、零跑、高合齊齊赴港IPO,二線新勢力“大逃殺”正式開始?

【本欄目由騰訊汽車與功夫AUTO聯合出品】

導語:

【功夫拍案】是騰訊汽車X功夫汽車攜手打造的觀察評論欄目,我們将就行業熱點、資本市場動向、熱點車企人物等内容進行分析解讀,力求以理性、深度、有預見性的角度,為大家呈現有“真功夫”的獨到見解。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功夫拍案》,最近半年,新能源闆塊發生了“劇變”。美股突然轉舵,對中概股的要求變得極為嚴苛,連蔚小理都先後尋求港股上市。A股又對盈利和虧損方面有嚴格的限制,這對大多數處于初創時期的新勢力來說也遙不可及。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港股IPO幾乎已經變成新勢力們唯一的出路。

而原材料價格上漲,國家補貼縮水,也對新能源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最近幾家二線新能源車企都開啟了赴港IPO之路,威馬、合衆、零跑、高合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這四家車企應該是蔚小理之後最有影響力的新勢力了,全部紮堆求“門票”,讓人看着多少有些唏噓。它們誰最有機會最終“上岸”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1)威馬汽車,融資頂流難給投資人交代

把威馬放在這個位置,确實有點尴尬。要知道威馬曾經可是實打實的一線新勢力,與蔚來算是一時瑜亮,連小鵬和理想都不是它的對手,如今卻要與哪吒、零跑們相提并論,關鍵是還比不過。

2019年,威馬汽車銷量位居新勢力第二,僅次于當時的蔚來,而且威馬EX5還奪得了單一車型傳遞量冠軍;2020年,威馬汽車銷量位居新勢力第四,也就是在這一年,小鵬和理想先後上市,“蔚小理”鎖定一線位置;2021年,威馬汽車銷量位居新勢力第六位,被零跑和哪吒超過。而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威馬對銷量保持了“緘默”,大機率市場表現也不夠好。

很顯然,威馬這幾年可以說是一年一個台階,穩步下滑。能賣的車型依然隻有一款EX5,同時還被“自燃門”、“鎖電門”困擾,可以說是内憂外患。

與慘淡的市場表現相對應的,是威馬的融資能力居然驚人的不錯,算是真正的融資頂流。2016年起步就拿到了躍馬資本10億美元投資,随後騰訊、紅杉、天奇創投、海納亞洲這些業内大咖也先後出手,百度更是參與了威馬2017年、2019年、2020年的三次融資。截止去年年10月份,威馬的融資規模就已經超過了300億。當時還發了個喜報,成為融資最多的新勢力,隻是拿了這麼多錢做成現在這樣,确實有點說不過去。

當然,功夫汽車倒是相信威馬最終IPO隻是時間問題,畢竟它的背後有這麼多的大佬。但上市并不是一切問題的解藥,有沒有健康的研發、制造、銷售、服務體系才是最重要的,不然賈躍亭的FF都上市了呢。

(2)合衆汽車,能否向上成關鍵

說起合衆汽車,可能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要說起它旗下的汽車品牌哪吒汽車,估計很多人還是知道的,能搞定這種有特殊含義的“ID”,足以可見合衆汽車擁有深厚的背景。

與威馬剛好相反,合衆旗下的哪吒汽車最近可謂是春風得意,1月分傳遞量為11009台,闖入新勢力前三,2月份更是超過了小鵬和蔚來,僅次于理想。嚴格來說,僅從銷量來看,合衆已經算是準一線新勢力了。

但哪吒也有隐憂,首先是它的銷量分布,目前主銷車型就兩款,哪吒V和哪吒U,其中6-8萬元左右的哪吒V占據了總銷量的70%左右。而且作為一家“背景”深厚的車企,哪吒很大一部分銷量是B端客戶貢獻的,網約車、共享出行、企事業機關這樣的大客戶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大家也知道這些機構的采購量是很難持續的。

尤其是今年原材料漲價外加補貼退坡,10萬元以内的新能源小車受影響非常大。合衆的心思放在了全新車型哪吒S上,它将進入20萬元級别的市場,這款車的成敗,會極大地影響到合衆後續的發展。

目前甯德時代和360都投資了合衆汽車,甯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上下遊都有不錯的影響力,360則可以加強合衆的“網際網路基因”,這對于新勢力向上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不過還是前面那句話,這些大佬們的加持,會讓合衆的IPO之路走的順一些,但最終的發展還是要靠自己。

(3)零跑汽車,全棧自研真能奏效嗎?

零跑汽車也是一家個性非常鮮明的車企,它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幾乎所有的核心技術均為自主研發,官方說法是“全棧自研”。從動力系統,到智能網聯系統,再到智能駕駛系統,它全部都是自主研發的。

這一點與比亞迪有點像,但它的體量可不能與比亞迪相提并論,這份堅持還是值得鼓勵的。

零跑的首款産品叫S01,但并沒有真正叫響,甚至動力系統故障、控制系統故障等問題還是比較多的,差點毀掉了這個初創品牌。随後零跑推出了T03,這隻是一款微型車,智能配置相當不錯,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也成為了零跑的銷量擔當。但歸根到底,影響力還是稍微弱了點。畢竟這種小車除非你賣到宏光MINI EV級别,不然形成不了規模,也就很難盈利太多了。

再之後零跑推出了C11,這款車将零跑全棧自研的優勢發揮到了極緻。大家都知道Model Y,當年它降價殺入30萬級别把大家吓了一大跳,而零跑C11卻有着半價Model Y的稱号。百公裡加速4.8秒,續航550km,極高的智能配置,卻隻賣15.98萬元起,确實給予了市場相當大的震動。

但是震驚歸震驚,C11的傳遞能力現在都還是一個問題。零跑也是一路在虧損,2018年虧3.07億元,2019年虧5.88億元,2020年虧13.9億元,2021年倒是有所緩解,“隻”虧了8.6億元。雖然這個額度在新勢力中倒沒有那麼誇張,有虧掉百億都沒造出車來的車企,但零跑的“化緣”能力一直是個問題,它還能撐多久也不可知。

功夫汽車倒是覺得零跑更适合做科技公司,它們甚至能造出淩芯01這樣的國産AI自動駕駛晶片。賣車是一件綜合性非常強的事,要資源整合,要會吆喝,還要會服務,也許專門去攀科技樹,還更适合零跑一些。

(4)高合汽車,終于不再高冷?

最近高合汽車也傳出了赴港IPO的消息,宣傳準備募集不超5億美元資金,這個規模實在是令人浮想聯翩。而在此之前,高合創始人丁磊就表示過,高合不會有 A、B、C、D 數輪的投資,因為它們有來自美國的原始資本,而且還有政府投資。

現在準備上市募資,然後又聲稱隻想募集不超5億美元資金,确實讓人摸不着頭腦。

目前高合隻有一款車在售,那就是HiPhi X,起步價57萬,頂配版本要賣到80萬。之前HiPhi X上市的時候大家都一片嘩然,高合卻很淡定聲稱它是要來打保時捷Taycan的。而從市場來看,高合HiPhi X 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為4237輛,其中去年12月份的傳遞量達到了919輛,今年一月份也賣出了550輛,以它的價位來說,真心還賣得不錯。

但保時捷可不是靠Taycan吃飯的,高合也不可能靠HiPhi X盈利。其實大多數頂級豪車都不賺錢,哪怕是特斯拉,雖然是靠着Model S起家,但最終賺錢依然是靠Model 3和Model Y。

功夫汽車隐約覺得高合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但現在還不能窺見棋局的全貌。包括這次傳出IPO資訊也是,依然透露着幾分撲朔迷離。

不過好在它的車我們一般人也買不起,就拭目以待吧,看它最終會折騰出什麼樣的浪花。

(5)功夫拍案

目前,幾大二線造車新勢力都傳出了赴港IPO的消息,在我們看來,其實就是無奈之舉。縱觀目前全球投資環境中,美國的融資環境極不友好,A股/科創闆門檻相對較高。

隻有在相對寬松,同時掣肘不多的香港上市,才是它們最好的融資機會。

正所謂,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在前期投資人“解套”壓力的推動下,這幾家二線造車新勢力為上市付出的時間成本也正與日俱增。

當然,他們每家的問題,都不是單純能夠通過融資來解決的。

譬如威馬需要擺脫信任危機,合衆需要向高端突破,零跑要證明自研最終能轉化成經濟效益,高合則需要打通前往盈利的道路。

除了需要大量“糧草”作為後勤,更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在各個環節的硬實力。最終,誰能率先把體系實力做紮實,誰才有可能最終打動消費者,成為突圍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