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孩子上了幼稚園,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會不會受委屈?如果受委屈了,應該怎麼辦?

同僚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已經5歲多、上大班的女兒,有一天忽然哭哭啼啼鬧着不上幼稚園了。

同僚對此非常不解:女兒上小班的時候都沒有哭過,怎麼上到大班了反而哭鬧起來了呢?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最奇怪的是,以往叽叽喳喳,什麼話都和爸爸媽媽說的孩子,忽然沉默了,任家人威逼利誘、辦法用盡,孩子就是不肯說出拒絕上幼稚園的理由。

看着這麼反常的孩子,同僚覺得,這孩子肯定遇到什麼事了?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可是,孩子不肯說,也不能硬來啊!同僚既心疼孩子,又忍不住自責:連父母都不說,證明孩子的安全感不足,覺得爸爸媽媽都保護不了她;另一種可能,就是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點欠缺;還有一種可能,同僚心裡沒底。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因為找不出原因,孩子也不肯呆在家裡。隔天,同僚和孩子商量送她去幼稚園,順便也想看看孩子的反應。誰知,孩子居然哭了,可憐巴巴地央求爸爸。路過幼稚園門口、見到老師時,孩子更是哭得撕心裂肺。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同僚發現,隻要靠近某一位老師,孩子就顯得很不安,他若有所思,放棄了送進幼稚園的想法,決定将孩子帶在身邊觀察一下。

這一天,孩子除了有些抵觸幼稚園之外,一切正常。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轉學吧,不現實,孩子也不能天天呆在家裡。第三天,同僚決定做幾件事,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第一,看看孩子在幼稚園的生活

孩子的幼稚園雖然在小山村,但是每星期都會邀請家長代表來體驗孩子的入園生活,同僚自告奮勇報了名。

這天,他請了假,陪孩子入園、學習、吃飯。

因為提前給孩子做了心理輔導,再三保證:爸爸今天哪也不去,就守着你,陪你在幼稚園過一天。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他特意強調了:爸爸陪着你、保護你!

孩子果然不哭也不鬧了,乖乖随老師進了教室,一天下來,孩子全程都很順利,沒有哭鬧,更沒有抵觸,甚至還恢複了幾分生氣。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第二,找園長了解情況

同僚特地找園長了解了一下情況,包括每個班的孩子人數變化,老師的工作調整情況。

最機智的是:他特地請教了老師對孩子情緒變化太大時的處理方法,輕巧地地說了一下孩子的反常行為。同時,他表達了對園長和老師們的感激。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第三,和家長溝通

同僚以前不太在意孩子幼稚園小夥伴的情況,這一次,他特意看了一下,發現居然有幾個熟人。

他聯系了其中幾人,請教了一下和孩子溝通方面的技巧,并約定常聯系。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于拼湊出了孩子事情的經過:新學期開始,孩子們都有些小興奮,不太配合老師工作。而自家孩子因為個最高、最活潑,嗓門也最大,結果被老師當成典型批評了一下,以前都是被誇獎那個,從來沒有挨過批評,就以為老師不喜歡她了,把自己吓壞了。

同僚很慶幸自己沒有先入為主,同時也有些自責:作為家長,他沒有培養孩子的高自尊水準,也沒有給孩子做過逆商教育,以後格外重視這兩點。

這一天之後,孩子恢複了以往的開心活潑,同僚也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孩子再也沒有哭過,也沒有鬧着不上幼稚園了。

有人說,同僚這做法不好,太軟弱了,老師不對,就該怼回去;也有人說,同僚這做法很機智。

我贊成後者:當客觀原因決定,孩子無法離開現有的環境時,與其沖動地興師問罪,可能引發更大的沖突外,不如敲山震虎來得好,讓管理層和實操層都心裡有數。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那麼,作為家長,如何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呢?

1.觀察

都說小孩子不藏事,心裡想什麼全部都寫在臉上。這是因為她們心思單純,高興了就笑,不開心就哭,沒有成年人的彎彎繞。

是以,及時觀察孩子的表現、留意孩子的行為,再結合孩子本身的脾氣性格,大部分時候都能分辨出來孩子的心情變化。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2.詢問

注意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方式,有些時候,孩子不是不肯說,可能是不會說。

比如,與其嚴肅地問孩子:“你今天挨打了嗎?”不如用調侃的語氣說:“你們班那個最調皮的xx小朋友,今天有沒有被批評呀?”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3.和同班家長溝通

有時候,不同孩子對同一件事情的接受和了解能力是不一樣的,也不能隻看一個方面。而孩子在幼稚園的好朋友大都脾氣相似,可以和這些孩子的家長溝通一下,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麼看待同一件事的。

這樣既能進一步了解孩子的情況,又能找出自己孩子的不足。

5歲孩子在幼稚園受委屈,看機智爸爸如何應對

每個孩子都是家人手心裡的寶,希望他們遠離傷害,開心快樂地長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