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當孩子想自己出門,不再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該做何去何從?

01

媽媽,别跟着我

8歲的兒子,最近迷上了自己出門,最初是下樓取快遞,因為在同一棟樓裡,不用過馬路,沒有車輛,我就讓他自己去過幾次。

每次取回來的時候,嘴裡唉聲歎氣地假裝累,眼神裡卻神采奕奕,就等着你誇他一句厲害。

結果,這幾天不滿足于下樓取快遞了,想自己走得更遠一點。

我是總覺得,取個快遞就行了,真讓他自己過馬路,我真是120個不放心。好幾次都沒答應他。

今天實在是拗不過,讓他自己下樓去買漢堡了,要過兩個路口。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臨出門前先調好了通訊裝置,确認能正常通話,又拿好錢,拿好手機,約好到肯德基就給我打個電話,然後就興緻勃勃地出發了。

他是自由了,老母親在家等着還真是度日如年,想着會不會遇到壞人,會不會遇到闖紅燈的車,會不會摔倒……

為了舒緩緊張的等待的心情,我開始收拾書架上的書,一開始幹活就停不下來了,收着收着忽然想起來,電話設定的是靜音。

趕緊拿起來一看,還真有未接來電,這當媽的真是有點不靠譜。

趕緊打回去,小朋友已經拎着買好的漢堡往回走了。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走到家門口就開始跟我報賬,我拿着100元,阿姨找給我56元,錢在這個袋子裡。之後就開始大快朵頤,邊吃邊說,自己買的就是好吃。

要說這七八歲的小朋友,還真是别扭。

一方面,對父母充滿依戀,晚上都不想自己睡,另一方面,又渴望獨立,渴望自己能獨當一面,做個小小的男子漢。

孩子這種渴望獨立的小表現,也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媽媽的使命。

02

一個媽媽的使命

孩子真正需要媽媽的時間,真的沒有那麼久。我也慶幸,即使在我做全職媽媽的日子裡,我也沒有把照顧孩子當成我全部的工作。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那年,我研究所學生畢業進入銀行工作,就成了北漂。跟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為在北京安家努力。

我倆都來自農村,在北京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好在買房上車早,在房價剛進入2萬的時候東拼西湊,再加上機關給了一小筆貸款,舉全家之力買了個小房子,算是有了個安穩的居所。

房子、戶口、票子,三座大山的壓力少了一座,接下來的幾年,為還買房的債,還有房貸而努力。雖然有點錢就還了欠款,依然很開心。

後來,債還清了,孩子也出生了,我的工作調成了悠閑的朝九晚五,友善照顧孩子。

再後來,到了孩子上學的年齡,因為沒有戶口,又把北京的房子賣掉,到天津安家,上學。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有孩子之後,似乎我做的每一步決定,都是為了孩子,很多人會說,我為孩子犧牲太多。

但我從來不覺得我是犧牲,恰恰相反,是孩子給了我更多成長的空間,和挑戰自我的勇氣。

就像我開始做自媒體,是因為想有份自由職業,想有更多的時間就陪伴孩子。

是以我未雨綢缪,在北京朝九晚五工作的那段日子裡,開始偷偷寫文章,做自己的賬号。

雖然沒有靠着寫文章大富大貴,好歹也掙了點菜錢,讓我有了辭職的勇氣。

來天津之後,我找了個份穩定供稿的兼職,可以讓時間自由的前提下,有個小小的工作。

但作為一個金融從業者,一直做育兒領域的創作,偶爾會讓我有點失落,我覺得我能做的更多。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于是乎,作為一名中年老母親,我又投入了金融行業“鄙視鍊”的底端—保險。

賣保險的,聽起來很難聽,但我學起來卻很帶勁。

03

走上新賽道的中年老母親

我剛生完孩子,就給自己和老公買了保險,因為看到這個柔弱的小生命,意識到身上的責任,我想讓孩子沒有後顧之憂地長大。

但那時候隻知道買保險,沒有深入研究保險産品,就聽關系不錯的保險代理員推薦,買了兩份重疾。期間也為了照顧親戚生意,買過一些别的保險。

從去年開始,機緣巧合吧,我開始接觸到保險經紀公司,還去聽了一段時間的課,對整個保險體系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聽完了之後,我是一陣陣的後怕。

當時買重疾險,保險代理員壓根沒提健康告知這碼事,也沒問過我健康情況,就讓我全選了否。

當然,我也慶幸,那時候身體确實還不錯,沒有健康告知上的疾病。

可萬一呢?萬一有某種情況沒有如實告知,萬一以後理賠遇到麻煩,保費白交不說,買保險還有什麼意義?

而且,代理員也壓根沒給我推薦意外險和百萬醫療,這可是最應該配備的基礎保險。

不過我也能了解他,因為太便宜了,一份才幾百塊,還是一年期,比起重疾險成千上萬的保費,太不值錢了。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我的經曆,讓我越來越意識到,賣保險門檻很低,但做好很難。

前不久有朋友說,她體檢發現甲狀腺囊腫,乳腺囊腫,想給自己買重疾。正好她有親戚在賣保險,就想問問她,把自己的體檢結果告訴了她。

親戚拍着胸脯說,你這名額都沒事,肯定能買,體檢報告不用提供,保險公司不查。

朋友覺得有點不靠譜,就問了問我,那時候我還沒有官宣做保險。

我就想着,難怪保險的名聲這麼差,買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确實不查,因為成本太高了。可保險公司可能會在2年猶豫期滿前抽查,理賠前更是會查。

買保險不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自然有理由拒保。買的時候不說,又不賠錢,保險可不就成騙人了嗎?

相比之下,雖然我沒做過銷售,但我還真挺适合做保險的。因為在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靠一張嘴就能賣保險的年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當孩子說:媽媽,别跟着我,我要自己出門……

作為一名保險經紀人,我身後有公司浩瀚的産品庫,可以優中選優,找到最适合的産品;

我有十幾年金融行業風控經驗,謹慎嚴謹是我的職業病,我不會滿嘴跑火車忽悠人;

我自學法律,通過了法律職業資格證書開始,喜歡研究合同條款;

我做金融算利率最清楚,我能算清楚保險産品裡複雜的收益現價單利複利。

我雖然不善言辭,但我可以用我的專業和人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是以,我義無反顧地讓自己成為了一名保險經紀人。

我是個為了孩子,從北京搬到天津,弄到自己沒正經工作的媽媽,我更是個為了孩子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媽媽。

孩子在成長,我也在成長!

在他需要我的時候,我會在他身邊,當他渴望走出家門,獨立面對世界的時候,我依然有我自己的精彩。

我想,這才是一個媽媽,一個女人真正的使命吧!

點贊+在看,願每個媽媽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