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營業本不是好生意,那快遞業為什麼仍然要卷?|焦點分析

作者:36氪

文 | 高雅

編輯 | 彭孝秋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新開機,我們不休息。”疫情之下的第三個春節裡,持續營業狀态的快遞總量還是小幅上漲了一下。

按照2月7日的最新資料,今年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6日),全國郵政快遞業共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7.49億件,較去年農曆同期增長了16%。這個數字雖趕不上2021年春節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260%的爆發式增長,但仍然保持了上漲趨勢。

在就地過年、網絡一線牽的背景下,回不了家的遊子們試圖把“年味”搬到線上,不僅雲上拜年成為喜迎新年新方式,雲上趕集也在常态化。

可以達成雲上過年的背後支撐,正是“春節不打烊”的物流基建和快遞小哥們。這已經是快遞行業全面不打烊的第二年了,顯然因為有了前一年的經驗,是以過年的雲化程度也更高、企業操作起來也更娴熟。比如在“淘寶式過年”服務指南中就提到:淘寶天貓20萬商家春節照常發貨,覆寫全國95%城市;菜鳥15萬人春節值守,全國300城淘寶天貓消費者照常收貨等等。

過年營業本不是好生意,那快遞業為什麼仍然要卷?|焦點分析

淘寶“春節不打烊”活動

春節參與“不打烊”的快遞企業包括15年春運老玩家順豐、連續10年春節仍送貨的京東、疫情之後陸續加入戰場的“三通一達”、極兔、德邦等也均樹起“營業招牌”。但與此同時,快遞企業也需要支出更多費用保證燈火常亮。比如,菜鳥在春節期間将投入超過3億元的激勵補貼,直接發放給值守的菜鳥一線産業員工;京東物流投入近4億元,補貼春節堅守一線的員工;中通對一線快遞小哥、操作員工、值守職能員工發放節日紅包等等。

按照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的資料,2022年北京春節期間物流業在崗從業人員約3.6萬人,在崗率了超過60%,郵政、順豐、京東等主要品牌企業在崗率則超過80%。那麼,在春節購物市場這場年度消費盛宴中,仍争分奪秒的快遞企業們搶得是什麼?“不打烊”到底是口号還是真營業?疫情下的農曆新年對于快遞業來說,又發生了哪些新變化?

過去春運主要運人,如今開始有運貨趨勢

疫情之前,農曆新年對快遞業來說不是做生意的好時候。

這主要因為春節期間是快遞業的淡季——業務需求量并不大,保持營業就要支出更高費用。以加盟網點式的“三通一達”為例,春節期間的用工成本是日常2-3倍,網點需要自負盈虧同時,總業務量往往不足日常10%。是以想在“過年七天樂”照常營業,走向了開源節流的反方向,而且快遞小哥也要返鄉過年,這更增加了用勞工員短缺的難點。

但市場需求才是企業決策的第一大考量因素。畢竟疫情下的“就地過年”政策倡議已是常态,再疊加整體物流業在繼續擴大,是以也拉高了消費者對“貨物春運”的需求。

首先,大陸整體快遞業務量畫出了一條向上的曲線。從2018年的507.1億件、到2019年635.2億件、到2020年的830億件,再到去年12月8日,大陸快遞年業務量突破千億級,占到了世界快遞總量的一半。年人均快遞使用量也在10年間由4.2件增至59件,實作了日均服務7億人次的龐大物流網絡。

過年營業本不是好生意,那快遞業為什麼仍然要卷?|焦點分析

2018-2020年快遞業務量

這個業務量背後的支撐者首先有不舍晝夜奔湧在一線的快遞小哥,還有物流基建的不斷完善。按照去年10月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在第四季度例行新聞釋出會上提及的資料,大陸快遞網點已有22.4萬處,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寫率達到98%。

其次,另一春節消費的助燃劑來自“雲過年”,據交通運輸部預計,2022年春運期間全國共發送旅客11.8億人次,較2021年同比增長 35.6%,但這個數字與疫情發生之前的2019年相比,仍下降了60.4%。

回不了家的年輕人開始把年終獎花在置辦年貨上,異地購置年貨成了年輕人的普遍選擇。在百度熱搜大資料盤點的虎年“十大雲上過年方式”中,位居首位的是“網購年貨”,熱度同比去年搜尋增長了239%。

各大電商平台也相繼推出雲上過年服務,比如,拼多多年貨節從1月6日到1月20日,淘寶年貨節從1月7日持續至1月24日,京東的戰線拉得最長,從1月9日一直持續到2月7日。

結果上看,這份“過年不打烊”的辛苦也沒有白費。按照艾瑞咨詢和淘寶直播共同釋出的《2022年新春生活消費趨勢報告》,2022年淘寶直播年貨節(1.7-1.15)的成交金額保持增長态勢,其中直播間管道的成交額相比去年增長了20.5%。值得一提的是,生鮮類農産品長期以來都是置辦年貨的首選,該品類在年貨節期間抖音電商的銷量同比增長420%。

在年輕人走向中心城市工作求學、4.9億人“人戶分離”的背景下,異地購置年貨已經成為了一項标準操作。趕着春運的,是一個個晝夜不停的快遞。賣貨不止于電商,快遞不止于送貨

快遞業務體量擴大的另一原因是電商管道的多元化、去中心化,當然這也加劇了快遞業的競争。

以短視訊、直播為代表,内容電商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另一電商模式。2020年,抖音電商GMV超5000億,在該年份實作了50倍的增長;随後在去年1季度,以私域流量為主戰場的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884億,超過淘寶成為國内使用者規模最大的電商平台;而淘寶的增長出現停滞和分流,去年來自阿裡系電商平台的快遞訂單近十年内首次跌破了50%。

電商新模式的興起挑戰着傳統電商紅利,同時也影響着離貨最近的快遞業。事實上,内容電商的本質就是降低獲客成本、提升人貨比對的效率,從“人找貨”變成“貨找人”。過去,通達系快遞背靠淘寶系平台巨大的流量依托,以加盟的方式擴散網點,在2019年占據了大陸快遞市場的72%。而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模式電商無疑創造了新的增量市場。比如抖音電商推出的“送貨上門”服務,中通、圓通、韻達就已經接入。

在上遊開始出現分野的情況下,快遞業也需要把握住新的穩定性、在增量市場中抓住更多市場佔有率。是以在過去一年,面對正在重構的電商市場,快遞業也用通過壓縮利潤、大打價格戰的方式搶奪市場。

這也直接反映在股市的情緒上,去年順豐釋出一季度财報當日,股價較高點相比縮水超40%、總市值累計蒸發超2000億元,主因是淨利潤虧損了9億元至11億元,而去年同期是盈利的9.1億。

但是,内卷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說電子商務的最後一戰是服務能力,那麼物流品質将起到決定性因素,快遞企業們更需要找到使自身穩定的基石,這首當其沖的就是服務。換句話說,現階段的頭部快遞公司,沒有一家的業務可以被單純的看做是快遞,更應該被認為是物流服務公司。

時效性和能達成的服務品質是快遞們核心競争點。就服務上來說,快遞随使用者需求變動,比如“逆向物流”就是需求點之一,韻達就承接了拼多多的退換貨業務。

就時效上來說,京東、順豐、中通、圓通等在去年均推出新的産品線。

  • 僅4月1日當天,中通和京東就同時發聲,中通推出“标快”産品,實行标準定價的同時,提供次晨、隔晨、次日、隔日等時效承諾;京東宣布啟動時效提速,實作省内區内“夕發朝至”、跨省跨區24小時送達的寄遞體驗;
  • 同月,順豐也更新了産品體系中的“時效産品”,更新後的時效闆塊包含順豐即日、順豐特快、順豐标快等三大産品;
  • 随後,中通于10月上線定時派送,旨在打造更精準的差異化服務;圓通也在12月推出了主要面向電商平台及品牌商家等客戶以時效更新和精準派送為核心的“圓準達”。
  • 就連一向佛系的郵政也在6月啟動了全面提速,明确表明将特快專遞時限與競品基本持平,快遞包裹時限與競品差距由8小時縮至4小時。

這無疑是一場競速戰,分秒必争之下,春節更是一個塑造口碑、提高使用者粘性的關鍵時機。猛增的快遞量、線上化的“年味”、不歇業的對手,塑造了一個又一個被卷起來加速奔跑的快遞小哥。

紅包沒有鄉情誘惑,末端服務最難達成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不打烊”的操作并沒那麼好推進。

即使企業撒币留人,快遞公司的主要勞動力快遞小哥們也不願意接這個賺錢的機會。原因很簡單,一名快遞員告訴36氪,快遞員收入結構往往由底薪+單量構成,就算春節期間快遞量有所增長,仍達不到平時的水準,單量少的情況下,實際到手的收入其實遠不如平時,“還不如回家過年。”

是以,釋出“春節不打烊”聲明的快遞企業多數隻是一句口号,當末端“最後一公裡”服務難以達成時,翻山越嶺的快遞還是無法第一時間到達消費者手中,隻能是物流查詢裡閃爍着的進度資訊。同時,由于勞動力不足,快遞時效也很難保證,發聲不打烊的大多數,隻是被動卷入“加班隊伍”,是以隻能造成結果上的形式主義。

實際上,相比傳統快遞,春節期間需求更大的業務是即時配送,比如叮咚買菜、餓了麼外賣、美團買菜等生鮮配送,需求量要更重要、也更緊急。

按照美團外賣資料,今年1月15日以來,美團平台上關于“年夜飯”的搜尋量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00%。一名美團外賣負責人也表示,與往年農曆新年商家營業率不高相反,今年春節期間餐廳的營業率達到了近70%。

相比往年,後疫情時代的春節更熱鬧也更冷清了。冷清的是難以觸碰到的實體距離,隻能線上上完成,也少了爆竹聲、辦年貨的儀式感;而熱鬧的是萬家燈火之中,藍的、黃的、黑的一張張電動車穿梭在都市冬夜裡,支撐了一個準時必達的農曆新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