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自己與愛孩子,其實并不沖突。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每一天都要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們是女兒、是母親、是員工、是上司、是服務者也是被服務者。
精力不充沛的人,屬實會應接不暇。很少有人能做到,轉換自如。
每天都在做着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
不想早起,不想做早飯,不想送孩子上學,不想去上班,白天上班還要被老闆怼,被老闆怼完還要被甲方怼,好容易熬過一天,回家後還要輔導孩子作業,還要跟孩子培養親子關系......
這些事情老公在,倒是還好,壓力會小很多。
有些離異家庭,孩子跟母親的話,母親的壓力就會大很多。
有人說,女人就應該好好在家陪伴孩子,母親出去工作的話,孩子在成長中會缺少陪伴,不利于良好的親子關系養成。
這就是典型的:站着說話不腰疼。
有一些離婚的母親,一個人撫養孩子,就很難能夠全身心的在家陪伴孩子長大。
畢竟生活是需要柴米油鹽的!
再一段良好的關系中,一定要先愛自己,再愛他人。這個他人當然包括自己的孩子。
整天圍繞着孩子轉,并不一定會得到孩子的了解。
孩子看同學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業,而自己的家長天天呆在家的時候,并不會了解家長的苦心。更何況很多家長口中的“為你好”,更多是為了父母自身利益去考慮的。
甚至之前有探讨過“犧牲型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犧牲型父母指的其實是,整日對孩子抱怨,“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xxxxx”
對孩子沒有更多關于愛的表達,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抱怨,以及對自己為孩子所失去的時光的悔恨。
過度以孩子為中心,将來也可能會變成這類“犧牲型父母”。這種情況的産生,并不會有利于良好的親子關系發展,甚至會影響彼此的關系。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關于家庭親子教育,如果你有更多見解,可以評論區留言交流~
把文章分享給你身邊有孩子的親朋好友,幫助他們改善家庭關系。
——————————
[本文作者]:猩球村張書記
[原創聲明]:文章部分内容節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作者更正删除。
[欄目介紹]:
“猩球有話說”是“猩球村”旗下新媒體管道親子教育欄目。我們旨在幫助更多家庭改善親子關系,讓祖國的花朵擁有美好童年。
更多内容可點選頭像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