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1

悠閑的周末我像大家一樣正在度過美妙的親子時光,看着孩子們無憂無慮地玩耍,合适的暖陽讓我看得忘我。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正當我正在觀察孩子的奇思妙想時,旁邊的一聲哭鬧聲打破了此時的美好時刻。

我不禁好奇地跟着聲響看過去,看着像一個年僅3歲的女孩,她正在跟哥哥搶玩具。

根據哭鬧聲大家都可以猜到小妹妹沒能搶過哥哥,是以才會嚎啕大哭,發脾氣時似乎還“打”到了哥哥。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陪伴孩子出門的并不是父母,看着更像是外婆或者是奶奶,她循聲趕來,但是處理結果也是我想象不到的。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走上來就把玩具丢開,并且重複着同一句話:

給我閉嘴!

隔了一會,老人看這招對小女孩不管用,于是乎拽過來就是一頓打。

或許大人經曆這樣子的對待都會覺得更加委屈,小女孩也不例外,哭得更兇了,但是老人這時候就把她拽到長椅那并且狠狠按住,直接斷絕了女孩再玩的可能,她看着孫女,要是她再動就繼續打。

這樣子的行為對于小女孩無疑是具有很強威懾力的,小女孩像是被按下了緊急停止按鈕,一動也不敢動,雖然已經停止了掙紮,但是身體還是跟着啜泣不斷抽動。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過了不知道多久,小女孩已經停止哭鬧了,她隻是靜靜的在椅子上坐着,雙目無神,也不知道做什麼,隻是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看着那片沙地,沒有再去跟哥哥一起玩了。

2

已經養育小孩的我看到這個場景,實在是非常難受,看不下去的我決定去轉換一下心情。

緣分這種東西真的沒辦法解釋,散步的時候我又遇到了她們,但是母親與老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教育孩子時母親的聲音很輕柔,聽起來沒有絲毫的責備。

這句話粗略一聽沒問題,當我以為這位媽媽真的與其他媽媽不同時,事情再一次出現了反轉。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其實有的事情說一次孩子也是可以達到教育效果的,但是她為了達到更好的目的,她開始重複提問:

孩子回答我的問題,媽媽告訴你什麼最沒有意義?

男孩回答道:是哭泣!

非常棒!讓我們再來一次加強記憶。

是哭!這次的男孩似乎像得到了認可,十分認真。

你太棒了,那你告訴媽媽,不哭之後應該幹什麼?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媽媽聽完後真的感覺太滿意了,而我也真的聽不下去了,直接加速我的步伐遠離她們。

值得大家反思的是,這兩種教育模式都是十分常見的,是以我才會感覺到十分失望,似乎大人都覺得哭是一件丢臉、沒用的事情。

但是我也感到很羞愧,因為當時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并沒有挺身而出,反駁這種教育方式。若我當時反駁,或許會存在不禮貌的可能,也有可能當時我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是以可能作用也不大。

于是乎我将這件事情記錄了下來,并寫出了我自己的想法。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當孩子哭的時候,我希望我們都能給孩子哭的空間,不要阻止。

3

其實哭泣并不是毫無用處,當我們感到難過哭的時候,這時候的我們已經開始了自我修複,若是憋住不哭,對人身體危害也很大,心情也難以得到修複。有學者研究得出哭泣的種種益處,通過哭泣我們能夠排解積壓已久的壞情緒。

跟随近期的大火劇集,心理師這個職業開始走進人們眼中

在咨詢室中,所有來訪者都可以盡情地表達積壓的情緒。

根據身體發育的規則,若想讓孩子能完全自主地控制情緒,那就要等到25歲,因為那時候管理情緒的主要部位才會真正發育成熟,是以孩子更容易哭完全是出于生理需求。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但是很多人很難了解這一點,也對哭有比較深的誤解。

每當我們遇到孩子哭鬧的時候,大人的大多數反應都會表現出比較煩躁的情緒,因為種種元素的影響,哭在這時候就像是使大人爆發的最後一根稻草,立即觸發了大人的情緒。

尤其是當孩子在公開場合嚎啕大哭時,孩子不管那麼多,但是大人難免會多想,時間長了自己會感到挫敗,面對大家的目光大人也會感到羞愧。

有時候父母會覺得孩子哭是在挑戰她,是以常常不會很溫柔地哄小孩,而是以強硬的态度對待孩子,希望她們明白父母的權威不可撼動。

不知道為何哭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一件懦弱的事情,在她們心中總是将哭與很多貶義詞劃上等号。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其實人都是會存在偏見的,但是這不意味着不能改變,隻要我們也跟着成長、學習,久而久之回頭望就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人們隻會在感到十分安全的時候才會展現自我,孩子也是一樣的,當她們在我們面前嚎啕大哭時,正正說明我們是被她們依賴的對象。

因為人們對哭有頗多的誤解,是以導緻了現在很多大人都隐藏了自己的脆弱,但是在我看來勇于表達才是真正的成熟。

4

希望看到這的讀者,下次遇到孩子哭時,先不要做出第一反應,緩一緩:

在大腦裡想一下—

什麼導緻了孩子哭成這樣?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孩子們哭是想向我傳遞什麼資訊?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而我為孩子處理完這件事情後,我要表達的是鼓勵還是貶低?

會不會是因為孩子和我之間存在需求沖突呢?

這次處理過後我的目的是什麼?為了促使孩子更好還是抱着無所謂的态度。

以下是一些我安撫孩子的方法:

當孩子哭泣時,最應該避免的就是跟孩子硬碰硬,隻有大人擁有穩定的情緒,孩子才有可能被安撫。

“你不要再哭了,給我閉嘴!”這樣的家長,隻會毀掉孩子的一生

做一個安靜的聆聽者,讓孩子表達情緒而不打擾,循循善誘的解決問題,這樣子更有助于孩子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

最後我們不僅要寬容的對待孩子愛哭這件事,更應該對大人寬容點,畢竟哭能快速的整理幹淨我們的壞情緒,希望我們都能不被束縛的想哭就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