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

悠闲的周末我像大家一样正在度过美妙的亲子时光,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玩耍,合适的暖阳让我看得忘我。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正当我正在观察孩子的奇思妙想时,旁边的一声哭闹声打破了此时的美好时刻。

我不禁好奇地跟着声响看过去,看着像一个年仅3岁的女孩,她正在跟哥哥抢玩具。

根据哭闹声大家都可以猜到小妹妹没能抢过哥哥,所以才会嚎啕大哭,发脾气时似乎还“打”到了哥哥。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陪伴孩子出门的并不是父母,看着更像是外婆或者是奶奶,她循声赶来,但是处理结果也是我想象不到的。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走上来就把玩具丢开,并且重复着同一句话:

给我闭嘴!

隔了一会,老人看这招对小女孩不管用,于是乎拽过来就是一顿打。

或许大人经历这样子的对待都会觉得更加委屈,小女孩也不例外,哭得更凶了,但是老人这时候就把她拽到长椅那并且狠狠按住,直接断绝了女孩再玩的可能,她看着孙女,要是她再动就继续打。

这样子的行为对于小女孩无疑是具有很强威慑力的,小女孩像是被按下了紧急停止按钮,一动也不敢动,虽然已经停止了挣扎,但是身体还是跟着啜泣不断抽动。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过了不知道多久,小女孩已经停止哭闹了,她只是静静的在椅子上坐着,双目无神,也不知道做什么,只是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看着那片沙地,没有再去跟哥哥一起玩了。

2

已经养育小孩的我看到这个场景,实在是非常难受,看不下去的我决定去转换一下心情。

缘分这种东西真的没办法解释,散步的时候我又遇到了她们,但是母亲与老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教育孩子时母亲的声音很轻柔,听起来没有丝毫的责备。

这句话粗略一听没问题,当我以为这位妈妈真的与其他妈妈不同时,事情再一次出现了反转。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其实有的事情说一次孩子也是可以达到教育效果的,但是她为了达到更好的目的,她开始重复提问:

孩子回答我的问题,妈妈告诉你什么最没有意义?

男孩回答道:是哭泣!

非常棒!让我们再来一次加强记忆。

是哭!这次的男孩似乎像得到了认可,十分认真。

你太棒了,那你告诉妈妈,不哭之后应该干什么?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妈妈听完后真的感觉太满意了,而我也真的听不下去了,直接加速我的步伐远离她们。

值得大家反思的是,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是十分常见的,所以我才会感觉到十分失望,似乎大人都觉得哭是一件丢脸、没用的事情。

但是我也感到很羞愧,因为当时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并没有挺身而出,反驳这种教育方式。若我当时反驳,或许会存在不礼貌的可能,也有可能当时我并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可能作用也不大。

于是乎我将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并写出了我自己的想法。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哭的时候,我希望我们都能给孩子哭的空间,不要阻止。

3

其实哭泣并不是毫无用处,当我们感到难过哭的时候,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开始了自我修复,若是憋住不哭,对人身体危害也很大,心情也难以得到修复。有学者研究得出哭泣的种种益处,通过哭泣我们能够排解积压已久的坏情绪。

跟随近期的大火剧集,心理师这个职业开始走进人们眼中

在咨询室中,所有来访者都可以尽情地表达积压的情绪。

根据身体发育的规则,若想让孩子能完全自主地控制情绪,那就要等到25岁,因为那时候管理情绪的主要部位才会真正发育成熟,所以孩子更容易哭完全是出于生理需求。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但是很多人很难理解这一点,也对哭有比较深的误解。

每当我们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的大多数反应都会表现出比较烦躁的情绪,因为种种元素的影响,哭在这时候就像是使大人爆发的最后一根稻草,立即触发了大人的情绪。

尤其是当孩子在公开场合嚎啕大哭时,孩子不管那么多,但是大人难免会多想,时间长了自己会感到挫败,面对大家的目光大人也会感到羞愧。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哭是在挑战她,所以常常不会很温柔地哄小孩,而是以强硬的态度对待孩子,希望她们明白父母的权威不可撼动。

不知道为何哭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一件懦弱的事情,在她们心中总是将哭与很多贬义词划上等号。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其实人都是会存在偏见的,但是这不意味着不能改变,只要我们也跟着成长、学习,久而久之回头望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人们只会在感到十分安全的时候才会展现自我,孩子也是一样的,当她们在我们面前嚎啕大哭时,正正说明我们是被她们依赖的对象。

因为人们对哭有颇多的误解,所以导致了现在很多大人都隐藏了自己的脆弱,但是在我看来勇于表达才是真正的成熟。

4

希望看到这的读者,下次遇到孩子哭时,先不要做出第一反应,缓一缓:

在大脑里想一下—

什么导致了孩子哭成这样?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孩子们哭是想向我传递什么信息?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而我为孩子处理完这件事情后,我要表达的是鼓励还是贬低?

会不会是因为孩子和我之间存在需求冲突呢?

这次处理过后我的目的是什么?为了促使孩子更好还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以下是一些我安抚孩子的方法:

当孩子哭泣时,最应该避免的就是跟孩子硬碰硬,只有大人拥有稳定的情绪,孩子才有可能被安抚。

“你不要再哭了,给我闭嘴!”这样的家长,只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做一个安静的聆听者,让孩子表达情绪而不打扰,循循善诱的解决问题,这样子更有助于孩子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最后我们不仅要宽容的对待孩子爱哭这件事,更应该对大人宽容点,毕竟哭能快速的整理干净我们的坏情绪,希望我们都能不被束缚的想哭就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