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家明星醫院被停診三個月背後,是民營醫院的悲歌

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處罰:兩家床位數總和超過6500張的醫院被停診三個月。

在“西安孕婦流産”和“老人心絞痛被拒診” 事件引發輿論海嘯後,西安衛健委迅速做出了反應,理由是“機械地執行相關防疫政策,延誤急危患者搶救和診治,”

事實上,兩起事件的主人公在抵達這兩家民營醫院之前,都經曆了多次撥打120無法撥通、多家公立醫院拒絕接診。

是以,這則消息在非公醫療圈引起了廣泛關注,從衛生行政部門暫時關停醫療機構的合法性的讨論,到非公醫療的處境,“很難不讓圈内人産生民營醫院遭遇不公正待遇的聯想。”一位業内人士告訴八點健聞。

所有這些元素,構成了一個足夠戲劇性的故事,但是最戲劇性的部分卻在于,它發生在疫情當中。疫情導緻西安醫療資源緊張,兩家大型醫院停診之後,帶來的次生災害逐漸浮出水面。

兩家明星醫院

被停診的并不是兩家在當地可有可無的小型民營醫院,在西安的民營醫院中,高新醫院和國際醫學中心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三——高新醫院還是擁有近百萬人口的高新區唯一的一家三甲醫院,兩家醫院為西安的醫療供給市場貢獻了超過6500張的床位數。

“我今天的心情糟糕透頂了,很少像今天這樣焦慮過。”1月13日晚間,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發微網誌,表示因為醫院關停,自己突然被禁刀,117位小耳畸形患者,手術如果繼續延期,風險會大大增加。

上述微網誌獲得了超過3萬的轉發。輿論關注後,郭樹忠教授獲得了為患者手術的資格。因為主刀醫生發聲,117位小耳畸形患者的二期手術問題暫時解決了,但是更多人的就醫困境正在浮出水面。

除了百萬人的就醫難題,鮮少人知的是,兩家醫院背後,是一個在1月4日總市值還高達257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際醫學”)。

在此之前一年半的時間裡,國際醫學的股價漲幅一度超過400%。

就在2021年10月,國際醫學在答複投資者時還表示,近期,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日住院床位達曆史新高,突破2000張床,高新醫院日住院床位數最高突破1400床。兩家醫院的整體醫療床位使用量正處于快速提升階段。

從400%的漲幅,日住院床位達曆史新高;到被ST,醫院關停三個月,一次疫情中延誤治療的黑天鵝事事件,以一種極具戲劇化的方式,将一家雄心勃勃、勢頭正勁的民營醫院推向了輿論的焦點,其自身的命運也滑向了未知。

近年來,西安在醫療領域的投資可大手筆不斷,着力打造“西部醫都”。非公醫療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迎來了發展機遇。

其中,高新醫院建院較早,和西安的高新區可謂同步發展,“作為高新區企業、居民的配套醫院,它是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性醫院。”一位業内人士向八點健聞分析,“利用當時社會辦醫的優勢,特别是購買高端裝置上不用準許的便利,購買了一些高端裝置。”據公開資料,該院全院萬元以上醫療裝置 2391 台,總價值約 5.5億餘元。

該院還高薪挖走各大公立醫院的婦産科人才,瞄準生殖醫學方向,在三胎政策鼓勵下,在該領域快速擴張。

2002年開診7年後,高新醫院成為中國第一家社會辦醫三甲醫院。

和高新醫院不一樣,2019年9月25日開診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更像是一個含着“金湯勺”出生的“新貴”。開業之初,就以“國内建成的最大單體醫院”的名号一時風光無兩。

過去兩年多時間,無論是投資50多個億;總建築面積53.25萬平方米;規劃床位達到了5037張;還是對外表示,将患者源瞄準整個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一系列資料和外宣口徑之下,都彰顯着這家醫院的雄心勃勃。

業内人士向八點健聞分析,在“軍改”政策的紅利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看起來确實走上了康莊大道。

第四軍醫大學、西安交大醫學院的教授成為其科室帶頭人,西京醫院和唐都醫院的多位臨床專家也被挖到該院。在微網誌上為117位小耳畸形患者發聲的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此前是第四軍醫大學西京整形醫院院長,是國内整形外科領域的頂尖專家,他在2020年7月底加入西安國際醫學中心。

“技術和服務都不錯,口碑很好。血液透析,孕産,惡性良性腫瘤,包括整形,都是優勢專科,病人也不少。”業内人士評價。

去年10月,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首次進入“社會辦醫·單體醫院(100強)”榜單,就沖進前30。在此次事件之前,2021年該院前三季度營收達到11.37億元,同比增長158%。在非公醫院中,發展勢頭可謂強勁。

但是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星三甲民營醫院,圈内人口中下一個“超級醫院”,卻以“關停三個月”這樣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了不可知的未來。

兩家明星醫院被停診三個月背後,是民營醫院的悲歌

圖檔來自視覺中國

停診之後

停診令很多人陷入了被動。

“這兩家醫院在當地是’巨無霸’級别的醫院,住着很多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周圍的幾十萬常住居民也需要三甲醫院。”有知情人告訴八點健聞。

八點健聞從兩家醫院官網了解到,西安高新醫院最大床位數可達1500張;西安國際中心作為國内最大單體醫院,床位數可達到5000張以上。另據其母公司2020年年報,即使在即使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兩家醫院年門急診量總和已經超過120萬人次,住院患者近7萬人次。

面對兩家如此大規模醫院同時被停診,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GAHA主任莊一強博士向八點健聞表示,處罰是必要的,比如處罰責任醫生、責任部門負責人、主管院長。

同時,他也提出了擔心,“西安高新區有100多萬人口,一口氣停診兩家三級以上醫院,當地居民的看病就醫可能會出現問題。

還有慢病患者直接向西安市衛健委提問:以前一直在國際醫學就醫,需要三個月開一次特藥,現在停診了,醫院開不了藥了,藥也快吃完了,怎麼解決?

在其他社交網絡上類似的求助、無奈、擔憂更是不勝枚舉。

停診對于投資方和醫院的打擊更可能是緻命的。

停診令下發當天,兩家醫院的控股人、上市公司西安國際醫學股價直接跳水,跌幅10%。第二天,該股停牌。

目前西安國際醫學股價已經跌至8.37元/股,相比2021年高點的12.55元/股,降幅約為33.31%,市值蒸發了95億元以上。

因為停診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機制,西安國際醫學已經變成了“ST國醫”。

ST意為“特殊處理”,提示存在退市可能性。A股類似這種因為其他風險而被警示的情況非常罕見,上一個還是“假疫苗”事件的主角長春長生。

根據公司年報,上述兩家醫院貢獻了公司90%以上收入。而投資方對這兩家醫院,特别是2019年剛剛開始營運的西安國際中心醫院,建院投資就超過55億元,床位數5000張以上,這在全球範圍内也是絕無僅有的,這家醫院也是以被稱為“超級醫院”。

“很多惡性良性腫瘤病人到這兩家醫院手術、放療、化療,他們也配備了很多先進的裝置。而且這兩家醫院曾經成建制引入了第四軍醫大學的專業團隊。本來這兩家醫院發展勢頭還是很好的。”一位業内人士告訴八點健聞。

此次遭到停診處罰無疑是對兩家醫院的一記重擊。多名醫院管理者也感到惋惜:“他們發展的還是不錯的,是民營醫院裡比較有希望的樣本。”

這種影響最直接地反映在經濟上。根據兩家醫院2020年的營收計算,停診3個月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在3億到4億元。北京陸道培血液病醫院醫療執行院長分析,實際損失甚至可能更多。

“這個影響可是不小。”李定綱分心,“疫情要防控,學科要建設,醫護人才應保護,地方需要智慧與膽識,而不能僅僅靠懲罰與傷害!”

無形損失風險更高。有業内人士認為,如果兩家醫院的幾千員工都隻拿基本工資沒有獎金,那很可能會有才流失。現在人才競争這麼激烈,一旦關鍵人才走了,甚至成建制被挖走,醫院的處境就危險了。

“重建立立一個科室、一個學科,要想讓它達到最輝煌的狀态,又要好幾年,甚至再也恢複不上去了”。

有當地醫生也證明,停診期間醫護人員的工資将發放,績效還有待進一步讨論,但是非醫療的崗位可能面臨失業。“畢竟負擔太重了。”

“反正醫院要撐下去,已經投了幾十個億進去了。”有行業人士認為。

而如果醫院真的被擊垮,患者的利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損害。

1月14日上午,郭樹忠微網誌更新稱,“剛接到通知,上級同意我可以給這些還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做手術了。”

這意味着117個已經在排期等待手術的小耳畸形患者,可以如期進行手術了。

八點健聞了解到,據西安衛健委公布的保障群衆正常就醫方案,對在院患者按照已制定的治療方案,持續做好後續診療服務;西安有18家醫院可供對接,包括9家三級以上醫院和9家社群醫院。以三級醫院對口支援的形式,将患者分流到各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

有當地知情人士向八點健聞表示,包括病人分流到社群以後,雖然三甲醫院的醫生可以對口支援,但是針對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患者,很多裝置、藥品社群是不具備的。重症患者需要的生命支撐,緊急情況下的搶救都成問題。

物傷其類的民營醫院們

本該在康莊大道上一路狂奔的兩家醫院,卻因黑天鵝事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而兩起醫療事故的主人公在抵達這兩家民營醫院之前,都經曆了多次撥打120無法撥通、多家公立醫院拒絕接診的情況。

是以,在處理公告釋出後,醫療圈内嘩然,覺得“處罰太重了”。

一位業内資深人士向八點健聞表示,兩家醫院防控的處理不夠靈活,違背了生命第一的原則。但此前多家拒診的醫院并沒有相應的處罰,這是不公平的。決策層一刀切,讓個别醫院承擔後果,會帶來新的醫療系統問題。

原陝西山陽縣衛健局副局長徐毓才認為,停診決策缺乏法律依據。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中,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醫療機構停止執業活動有且隻有一種情況,即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

很顯然,西安兩家醫院不符合此類情況。

此次停診處罰背後,或許折射出民營醫院疫情中的普遍困境:雖然投入人财物支援,卻常常被誤解、被遮蔽,和被贊賞的公立醫院相比,輿論普遍認為“民營醫院隻知道逐利,調動不了”、“社會辦醫做了抗疫’逃兵’”。

實際上,之前在武漢、西安多輪疫情中,本次被處罰的中心醫院與高新醫院也曾作為抗擊疫情的主力軍。2020年初,兩家醫院累計派出327位醫務人員支援湖北;此次西安疫情,兩家醫院派出2000餘人次醫務人員,則累計完成百萬人次核酸采樣。

一位民營醫院院長曾向八點健聞回憶,武漢疫情時,所在醫院将一院區改造為定點醫院,接收了800多位新冠患者,做了七十多例急診手術,同時還接管了一家方艙醫院。抗疫過程中,有100多位醫護感染。體量隻有公立醫院的1/10,卻承擔了相同的抗疫任務,可惜的是,作為民營醫院,最後卻未能獲得一樣的鮮花和掌聲。

疫情持續2年,公立醫院大獲好評,民營醫院卻仍未能扭轉外界的看法。西安實力最強的兩家民營醫院被突然關停三個月,再一次讓業界感到惶惶不安,股市闆塊中,民營醫療一片慘綠。

張強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認為,停診處罰後,圈内投資人可能不願意在西安進行大規模投資了,事件已經給社會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區域龍頭尚且經不起風吹草動,惶惶然的情緒也在非公醫療圈内傳播。除了國際醫學跌停之外,民營醫療闆塊普遍都受到此次事件的影響。

“區域内龍頭老大都挨鞭子抽,我們這些小醫院就更難以生存了。”西安一家民營醫院的管理者向八點健聞感慨。

此外,資本市場對社會辦醫的信心也大受損害。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中心醫院停診三個月的消息一出,“除了國際醫學的ST跌停之外,很多民營醫療闆塊都大跌,包括新世界醫療,甚至康甯醫院都跌了。”有民營醫院院長告訴八點健聞。

朱雪琦、史晨瑾、陳廣晶丨撰稿

徐卓君丨責編

于煥煥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衆号“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責任自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