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卑的媽媽,教不出自信的孩子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産、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昨晚有位媽媽給我微信留言,想要讨教鼓勵孩子的“話術”,她說感覺9歲的女兒非常缺乏自信,做什麼事都沒有興緻。

因為我當時正忙着在家長課堂群答疑,沒有及時回複,這位媽媽又給發了幾段長留言,傾訴了當媽9年以來的心路曆程。

我認真看完這些留言,也大概明白了為什麼她的女兒缺乏自信。但是,我卻不認為有什麼“話術”可以立刻幫到她。

溝通“話術”,以及其他一些具體教育方法,可以統稱為教育之“術”,是一種“顯性”的教育。但還有些教育其實是“隐性”的,比如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的情緒和心态等,對孩子的成長也至關重要。

我想起人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詞——“氣場”,雖然隔着螢幕,我也能感受到這位媽媽的氣場,是非常壓抑和焦慮的。我能想象她的孩子生活在這種氣場裡,也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一個家庭是“女主内”,那麼這個家庭的氣場,主要就由家裡的妻子或母親決定。

如果媽媽自身是自卑、焦慮的,缺乏安全感的,那麼家庭的氣場便是低沉、壓抑的,孩子大機率也是能量不足、蔫頭聳腦的。

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相比于“管教”,他們的成長更需要充足的陽光,适宜的溫度。

在我從事家庭教育多年的經曆中,我接觸多太多自身缺乏安全感的,極度自卑的媽媽們。她們所面臨的孩子的教育成長問題,比一般家庭更棘手。

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我主張家長先别着急“教育”孩子,而必須想辦法先改善一下自己内外身心,先讓自己充滿能量,自信起來。

“自信”又由什麼決定呢?

人的自信,是需要物質和精神雙重支撐的。

先說物質基礎。

首先,身體,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如果一個人身體健康,每個器官都正常工作,這個人就有了最底層的“自信”的基礎。

否則,一個人哪怕能力再強,光環再多,當他氣息奄奄地躺在病床上時,也是談不上什麼自信的。

我接觸到的很多不自信的家長,雖然還沒到重病纏身的地步,但他們的身體狀态往往欠佳,健康趨勢很不好。

有些媽媽是長期失眠,頭暈;

有些家長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态;

還有些媽媽已經呈現出焦慮或抑郁的傾向。

很多媽媽表示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知道了很多人生道理,依然做不好最起碼的情緒管理,時常處于狂躁或抑郁的狀态。

我想對這些媽媽們說:身體弱,意志力也就強不了。

與其在意念中反複努力,不如行動起來,改變一下行為方式。比如做個體檢,加強鍛煉,健康作息……總之,要想做好情緒管理,首先要做好健康管理。

第二個自信的物質基礎,是需要具備基本的賴以生存的物質保障。一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很難獲得自信。但在當今時代,這種情況已經極為少見了。

更多情況下,人們是因為跟其他過得更好的人進行比較,進而産生了一些自卑情緒。這其實又屬于精神層面的問題了。

自卑的媽媽,教不出自信的孩子

自信除了需要物質基礎,還需要精神層面的支援。

精神支援,主要來自于他人的接納和認可。

并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來自不同人的認可和接納,對一個人自信心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一個人從出生到童年階段,來自于父母或主要養育者的認可,對自信心的塑造最重要。可以說,父母能否給予孩子無條件的認可和接納,決定了一個人“自信”的底色,這是最重要的自信的基礎;

到了青少年時期,老師、同伴的接納和認可,也會對一個人的自信心産生影響;

到了青年階段,人們開始陸續進入婚戀,戀人和伴侶對自己是否接納和認可,也對于一個人的自信非常重要;

成年以後,一個人如果長期在職場奮鬥,能否獲得同僚、同行、上司的認可,也對于自信的提升大有影響。

是以,一個人的自信心,是從小到大,不斷累積的。

又因為人是年齡越小,可塑性越強,是以一個人在童年和青少年階段,能否獲得足夠的精神支援,對于塑造自信的人格影響最大。

很多媽媽在覺察到自己的自卑和懦弱後,也會從原生家庭,以及自己的童年經曆中去尋找線索,往往也确實找到一些線索。比如有些媽媽出生于重男輕女的家庭,性格中被烙着與生俱來的自卑情結。

回顧原生家庭最重要的意義,是給為人父母的我們以警醒:面對自己孩子的成長,切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

對于已經成年的我們而言,也沒必要太過于糾纏過往。如果我們抱着終身成長的心态,即便童年有些缺失,在成年以後更漫長、更獨立的歲月裡,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作更多的價值,進而獲得更多的自信。

自信心,跟一個人的能力、價值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舉個例子,一個人如果自身能力強,處事又很積極,他便可以在生活或事業中做出更多貢獻,創造更多價值,那些因他的價值而受益的人,無論是老闆、同僚,還是家人、親友,都會給予他足夠的認可,這顯然又會促進他的自信。

是以,如果一個人獲得他人的認可太少,自信不足,就需要反思一下:

我有沒有為他人、為社會創造過什麼價值?

如果沒能創造過什麼價值,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是主動性不夠,還是能力有限?

如果能力有限,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和練習。

有不少全職媽媽因為價值感低而感到自卑,但其實,導緻她們自卑的并不是“全職媽媽”這個身份,而是對自身能力和價值的不自信。

我也接觸過很多樂觀而自信的全職媽媽,她們的自信在于她們本身有能力傍身。在職場時,她們也曾表現得十分優秀;回歸家庭以後,她們在這條新賽道上依然奔跑得從容而自信。

對于很多成年人來說,提升自信的最好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技能。

如果你是一位職場媽媽,用心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獲得同僚和上司的更多認可,同時也獲得更多收入回報,你的自信一定會大大提升。

如果你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家庭這條賽道,磨練技能的地方其實更多。

掌握一些美食技能,每天給家人和孩子提供一頓可口的晚餐,你會得到認可,收獲自信;

掌握時間管理和健康管理的技能,把自己的身心收拾得利利索索,你也會感覺元氣滿滿;

掌握整理收納的技能,讓家居環境整潔有序,同樣也能悅人悅己;

掌握好教育的技能,把孩子培養成才,這也是重要的人生價值,足以讓老母親驕傲大半輩子……

但,如果為人父母者,在人生的其他賽道上都未曾做過努力,也未曾有過收獲,隻把自己的價值寄托在“孩子成才”這一條道上,也極可能出現問題。

因為很多能力其實都是相通的。一個蒸不好饅頭的人,肯定也蒸不好包子。

是以,我建議很多在教育上東碰西撞、屢屢受挫的家長們,暫時别緊盯着孩子了。

先鍛煉好自己的身心,讓自己足夠健康;

先磨練好自己的技能,讓自己足夠自信。

父母自身的生存狀态,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隐形的教育。

家長活得足夠樂觀、自信,就不必太擔心孩子的成長出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