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經濟學家任澤平被禁言了?

據媒體報道,任澤平擁有357.3萬粉絲的微網誌賬号被禁言兩周。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起因疑似是任澤平前幾天為中國生育大業,提出了:

建議央行每年印鈔2萬億鼓勵生育,10年社會多生5000萬孩子。

當時如此精妙的主意一出,群衆直接沸騰到狂點舉報。

用評論區的話說:這主要不獲諾貝爾獎天理難容!

不過不是科學發明獎,而是諾貝爾吹牛獎。

先看看他這篇名為《解決低生育的辦法找到了——中國生育報告》。

論文一萬多字,現在已經看不到了,隻剩個前言。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大意是說,任澤平認為低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生養孩子成本太高、房價太高。

這點其實說的沒錯,也堪稱是全人類的繁衍難題。

然後任澤平說,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印2萬億人民币。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千年大計就被“印錢”二字解決了?别着急,任澤平有他的道理。

在微網誌上,任澤平對“印錢”大業進行了詳細解釋。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比如為什麼是印2萬億。

任澤平解釋說,OECD國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鼓勵生育相關的家庭社會福利支出占GDP比重2%-3%。

而中國GDP110萬億,是以鼓勵生育基金應該是2萬億。

注意,任澤平說的不是一共印2萬億鼓勵生育,而是每年印2萬億,十年印20萬億鼓勵生育。

有了這20萬億人民币,就能幫助中國在十年間多生5000萬名新生兒。

十年多5000萬人,這樣一算,中國的生育率很快就會回到健康水準。

跻身一流強國指日可待。

另外任澤平還貼心的指出,不要擔心社會公平問題。

生的孩子本來就是國家的未來建設者,不給予鼓勵支援和現金補貼才是不公平。

無非實施時,高收入家庭的育兒補貼少一些,低收入家庭的育兒補貼多一些。

至于大家擔心的通貨膨脹問題,任澤平也想到了。

他覺得隻要專款專用就不會膨脹。

總結起來就是,用計劃經濟發展計劃生育。

對此評論區紛紛表示:

以後出門買個東西1000塊起步?夢回民國?

第一年的2萬億補貼發放完成之後,第二年的2萬億就補貼給第二年出生的1500萬個嬰兒。

也就是說,第一年出生的嬰兒們在領完1.33萬元之後,就隻能啃75-85後的老了。真壞呀。

澎湃新聞也發文表示:

宏觀調控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是一項科學精密的決策過程,不是“任澤平式”的嘩衆取寵。

那問題來了,堂堂經濟學家,平時分析問題也是頭頭是道。

為何到了獻計獻策時,就“嘩衆取寵”呢?

隻能說,這應該是任澤平的職業病了。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翻看任澤平的履曆就能發現,2014年,他曾寫道:“黨給我智慧給我膽,5000點不是夢”。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2016年,又表示要:“拿着黨章沖入A股”。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2017年底,任澤平正式加入恒大,擔任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恒大經濟研究院院長。

彼時,許家印付給他的工資是1250000/月。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然後他預言,中國未來10年一二線城市房價翻二倍,三四線城市房價翻三倍。

現在回看,不能說錯,但他的建議是,恒大至少一年要新增14.8億-17.4億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可能是任澤平給了許家印信心,是以,今天恒大的表内負債達到了1.95萬億。

按照房價算下來,和任澤平的預言還真差不多。

2021年3月,任澤平宣布從恒大離職。

離職原因沒有細說,但離職後,他就喊話:

房地産是中國最堅硬的泡沫。

不知許家印聽到這話作何感想。

不過說回來,任澤平能想出印鈔生娃這種點子,也确實可以窺見生育問題。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20年的總和生育率低至1.3。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生孩子的年輕人真的越來越少了。

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很多人認為搞錢比談戀愛更重要。

畢竟,結婚時要買房要準備彩禮,生娃要照顧孩子,教育開支也是大頭。

沒錢哪裡養得動?

就像,網傳的十大城市育兒成本,北京就得276萬元,上海要247萬。

一個月工資都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補習班。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生了孩子,那孩子到時候也要面對上有老下有小,一出生就是受罪。

這還沒有考慮自己父母的養老支出。

真是傳宗接代,貸貸相傳。

當然,也不見得大家是以就不想生。

前提是能為女性生育排除障礙,給子女的落戶、教育、醫療等方面給予公平的權利和保障。

換句話說,大家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想好好生個孩子。

不僅要養得起,還要養的好,不僅物質滿足,還能給孩子足夠的愛。

是以,生育問題真的是個人和家庭基于生存環境和個體需求作出的綜合性決策。

它需要從政策環境、社會養育成本、個人特定條件等多方面綜合考量。

這一點上,印幾百億都不見得有用。

用澎湃新聞的話說:從這個角度來說,還好,任澤平說了不算。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等到一切條件都完美了,才結婚和生育。

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會做父母。

但隻要願意陪孩子成長,願意不斷學習精進,就是合格的父母。

總之,生與不生,屬于基本人權。

不能強迫人淪為生育工具,但也不要因為政策、福利的滞後,阻礙真想生的人生不了。

無論做出了什麼樣的生育選擇,都應該是出于對生命的敬意。

這是生育的前提條件,也是生育的真正價值。

-完-

圖檔及資料來源:

《印20萬億鼓勵生娃,任澤平不獲諾貝爾獎天理難容!》,智谷,2022.01.11

《任澤平,不懂四則運算的經濟學家》,雪夜讀閑書,2022.01.12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書單,2018.02.27

《關于任澤平的“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我去讀了他的萬字論文》,為你寫一個故事,2022.01.11

多印2萬億鼓勵生育,這個經濟學家被禁言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