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01

有兩個事實:女人就是要比男人細心、耐心,考慮事情周全;結婚後的男人隻能算是半個男人了。正如之前讀過的一句話:“人家說女人是半個男人,這話是不錯的。因為結婚的男人隻剩下半個男人了。”

至于從何說起,要考慮到媳婦的情緒、家庭的生活,而不得不轉變原本的意向,包括了本意與孝心。

不然怎麼有老話說,有好兒媳才能有好兒子。否則兒子再好,他的好和孝心也要大打折扣。

比如許多已婚男人,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隻能偷偷的,不敢聲張,因為老婆知道後,會吵架,甚至鬧得雞犬不甯,再抖出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的舊事。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清官難斷家務事,生活就是這樣,是以千萬不要小觑兒媳對兒子的影響力。可能兒子還是有孝順的心,但是能表現出來的少了。

兒媳好不好,要看兒媳好不好,另外好也是拿好換來的。在兒媳品行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婆婆對兒媳的好,實際上也是對兒子的疼愛與成全,以及也是在積攢自己的福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在婚姻家庭,婆媳關系中,人不能太精明,利益心也不能太重。本着和睦相處的心願,帶着寬容體諒的情意,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别計較太真,也别計較太深,比如非得把婆媳關系看得那麼透徹。

這些都是很主觀的想法,總之真心換真心,哪怕換不來,自己問心無愧,也就夠了。年輕時多夫妻,年老時,才會有人愛自己。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02

聽小姨聊到家庭生活中的瑣碎,特别是婆媳關系,覺得很真實。以前人都說養兒防老,實際上需要兒媳的地方,比兒子多。兒子就像是超人的大超,隻在關鍵時刻,遇到大事兒時才可能發揮作用。

然而普通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堆積起來的,除了生老病死,哪有什麼太大的事情。

是以小姨就開玩笑地說道:“你弟啊,經常是收了我的錢,卻不辦我的事。”比如她讓姨弟買什麼東西,每次都是先把錢發過去,也是逼着姨弟收,結果今兒個也見不到東西,明兒個也見不到東西。

打電話過去提醒,姨弟總是信誓旦旦的保證,等轉身接個電話,又忘了。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小姨也知道她的兒子忙,身兼數職,每天忙着進貨和對賬的瑣事,有時候自己交代兒子的事情,兒子又轉身交代給兒媳,總歸到最後,辦事情的人是兒媳。

年齡大了,總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可又用着新時代的産品,有很多弄不懂的地方,總不至于說讓兒子放下手裡頭的正事,過來幫自己解決。包括咨詢什麼業務,辦理什麼業務,以及換充電器這些小事。

有時候小姨也會想,如果自己有個女兒,可能遇到事事就不用麻煩兒媳了,但轉念一想,自己也是女人,女人有了家庭後,生活的重心,隻會放在自己的小家上面,除非離自己特别近。

生活就是這樣,等真正步入這種生活了,才能了解那句話,能看在自己面前的隻是兒媳,生活中的很多内容,也都離不開女人。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一般來說,男人也都特别粗心,不願去過問瑣事,是以對于你交代的小事,往往會抱有敷衍的态度,甚至糊弄到差不多就行。如果交代的事情多了,甚至還會煩躁,質問你怎麼那麼多事。

即使兒子閑下來,其實也跟你說不了太多的話,反觀在婆媳關系和睦的情況下,倒是兒媳能陪着你聊家長裡短,雖然也是平凡的生活,但那種甯靜與和諧,還是會讓人有發自内心的滿足感。

到年齡了,人就真沒什麼太大的願望了,要求的東西也簡單,可是這些簡單的生活内容,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的,年輕的時候沒有付出,年老的時候也沒有收獲。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03

常言道:十年看婆,十年看媳。這從來都不是一句虛話,你也一定要相信,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兒子就是在關鍵時刻做決定的人,很少能照顧到家庭生活的内容,有時間也沒心思。

比如老家有一鄰居,婆婆年齡大了,隻剩自己一個人,不住在老家,但偶爾回來取東西,打掃院子,都是兒媳接送。

瑣碎的生活内容太多了,事事都指望着兒子,這種期望一定會落空,畢竟他也要養家糊口。也許隻有等自己步入這種生活了,才能有深刻的體會,但是要記住,年輕時積攢自己的福,這不會有錯的。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生活上的小事,還得指望兒媳

好是拿好換來的,真心是拿真心換來的,婆婆對兒媳好,倒不是要你直接替兒媳承擔那些屬于她的責任,但是你要顯出一家人之間的情分,至少在兒媳遇到難處的時候,在你年輕的時候,在你有能力的時候,能伸出援助之手。

說到底,兒媳能在這個家庭中感受到重視與溫暖,那麼她肯定也不會去破壞這樣的和諧氛圍。或者受到家庭氛圍的熏染,變得溫柔而安定,善良而寬容。

疼愛自己的兒媳,其實你并不會損失什麼,哪怕她不記得你的好,但如果她能記得你的好,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那麼等晚年以後,你也能收獲到一個“女兒”,甚至她做得要比女兒做得更多。老是依仗自己有兒有女,而對兒媳各種刻薄與苛刻,小心種下什麼因,結出什麼果。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