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一醫院現“未來診室”:随申碼看診付費,AI算檢查流程

如何讓就診環境更舒适,讓醫患溝通更便利?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虹口院區,院方打造了一個“未來診室”的樣闆間,運用5G、AI、物聯網等技術,通過“未來診桌”、“智能預問診”、“診間付費”等舉措,讓患者看病更便利。

上海一醫院現“未來診室”:随申碼看診付費,AI算檢查流程

未來診室,又被稱為“沉浸式智慧診室”。本文圖檔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未來診室”也可稱為“沉浸式智慧診室”,預計将在半年後亮相該院區建立成的眼科大樓,屆時将正式面向所有患者開展服務,諸如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科等科室都有望開設出“未來診室”。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診室”僅僅隻是醫院要打造的“未來醫院”的一部分,該院圍繞“數字化轉型”賦能便捷就醫,已陸續推出了智慧醫囑導航、健康管理人雲陪診、養老機構5G雲診室等多個數字化轉型項目。

患者體驗:用健康碼掃一掃進入診室,和醫生一起看報告

1月6日,澎湃新聞記者跟随市民患者體驗官黃先生體驗了一把“未來診室”的高科技。

黃先生最近出現胸悶症狀,來院前已經通過“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微信服務号預約了心内科副主任醫師朱彥琪的專家門診,當日下午2點多,他抵達門診,通過手機上的随申碼掃一掃,“未來診室”的門随即打開。

上海一醫院現“未來診室”:随申碼看診付費,AI算檢查流程

未來診室門口,需要患者掃描國家醫保碼、上海随申碼、身份證等進入,確定一人一診室。

進入“未來診室”,無桌腿的弧形診桌猶如“漂浮”在診室中央,醫生工作台背後,是虛拟投影出來的流水淙淙的小溪、随風搖曳的竹林等大自然美景。

診室内,患者也有一塊專屬的電子顯示屏,可同步看到醫生電腦螢幕上展示的資訊。

黃先生踏入“未來診室”後,他此前的就醫記錄和健康檔案,已經傳輸到了朱醫生面前的電腦上。

“你的肺部片子一切正常,不用擔心。” 朱彥琪醫生指着患者一側的電腦顯示屏說道。在仔細問診後,朱醫生示意黃先生躺在檢查床,燈光和遮擋簾也随着醫生的語音訓示自動切換運作。診室内還會響起一段柔和的音樂聲,幫助患者舒緩緊張的就診情緒。

完成檢查後,朱醫生開出了藥物及複診時的心超檢查單,李先生面前的小電子屏完整地顯示了藥物明細和檢查時間等資訊,他用手機掃碼即可完成費用支付,電子屏還會有語音提示他何時檢查、幾号視窗取藥、何時複診,整個就診流程在無須離開診室的情況下完成。

黃先生說,整個診療環境感覺很舒适,一人一診室對患者的隐私性保護得很好,而診間用健康碼或電子醫保卡掃一掃即可完成付費,也省去了排隊等候時間。

上海一醫院現“未來診室”:随申碼看診付費,AI算檢查流程

未來診室内的洗手池,洗手池上的給皂機能統計醫生一天内使用洗手液的頻次。

醫院:能計算住院和手術最優方案,還能統計醫生手衛生習慣

“未來診室”不僅讓患者感到舒适,也友善醫院管理。

醫院方面透露,“未來診室”大量運用人工智能算法。以開檢查為例,在醫生确定檢查項目後,“資源排程”系統就開始了龐大的運算,綜合考慮患者是否要空腹、是否存在先後順序等因素,自動計算出最佳的醫技排程,住院安排和門診手術同樣也可通過這一系統計算出“住院排程”和“手術排程”的最優方案。

物聯網技術也在“未來診室”中得到應用。

在未來診室内,醫生的工作台都設立一個洗手池,洗手池上的給皂機能統計醫生一天内使用洗手液的頻次,結合醫生接診患者的次數,通過物聯網回報到主機,并判斷醫生的手衛生執行情況是否達标,這對于院感防控極具參考

意義。

上海一醫院現“未來診室”:随申碼看診付費,AI算檢查流程

“未來診間的設計理念是最大程度減少各種幹擾因素,讓醫患雙方都能專注于診療本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資訊處處長傅春瑜表示,院方從診室的核心——診桌開始改造,将就診流程中所需的硬體、軟體、節點全部重新整合、優化,并以診桌為起始點延伸開去,進行重列,每一個環節背後都有資訊技術的支援。

院方表示,“未來診室”僅僅隻是醫院便捷就醫數字化場景建設的一部分。目前,醫院正在打造全流程、全人員、全方位的智慧患者服務體系。如智能預問診系統、網際網路醫院、智慧就醫導航等,都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就診。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患者體驗處處長柴雙同時表示,醫院目前還與松江區一些養老院合作,運用5G技術為養老院裡的老人開設網際網路醫院5G微診室、雲診室、移動診室等,友善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戶,都能享受到線上咨詢、預約挂号、複診續方、藥品配送、健康科普等全流程閉環醫療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