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一医院现“未来诊室”:随申码看诊付费,AI算检查流程

如何让就诊环境更舒适,让医患沟通更便利?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院区,院方打造了一个“未来诊室”的样板间,运用5G、AI、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未来诊桌”、“智能预问诊”、“诊间付费”等举措,让患者看病更便利。

上海一医院现“未来诊室”:随申码看诊付费,AI算检查流程

未来诊室,又被称为“沉浸式智慧诊室”。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图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未来诊室”也可称为“沉浸式智慧诊室”,预计将在半年后亮相该院区新建成的眼科大楼,届时将正式面向所有患者开展服务,诸如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科等科室都有望开设出“未来诊室”。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诊室”仅仅只是医院要打造的“未来医院”的一部分,该院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便捷就医,已陆续推出了智慧医嘱导航、健康管理人云陪诊、养老机构5G云诊室等多个数字化转型项目。

患者体验:用健康码扫一扫进入诊室,和医生一起看报告

1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跟随市民患者体验官黄先生体验了一把“未来诊室”的高科技。

黄先生最近出现胸闷症状,来院前已经通过“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微信服务号预约了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朱彦琪的专家门诊,当日下午2点多,他抵达门诊,通过手机上的随申码扫一扫,“未来诊室”的门随即打开。

上海一医院现“未来诊室”:随申码看诊付费,AI算检查流程

未来诊室门口,需要患者扫描国家医保码、上海随申码、身份证等进入,确保一人一诊室。

进入“未来诊室”,无桌腿的弧形诊桌犹如“漂浮”在诊室中央,医生工作台背后,是虚拟投影出来的流水淙淙的小溪、随风摇曳的竹林等大自然美景。

诊室内,患者也有一块专属的电子显示屏,可同步看到医生电脑屏幕上展示的信息。

黄先生踏入“未来诊室”后,他此前的就医记录和健康档案,已经传输到了朱医生面前的电脑上。

“你的肺部片子一切正常,不用担心。” 朱彦琪医生指着患者一侧的电脑显示屏说道。在仔细问诊后,朱医生示意黄先生躺在检查床,灯光和遮挡帘也随着医生的语音指示自动切换运行。诊室内还会响起一段柔和的音乐声,帮助患者舒缓紧张的就诊情绪。

完成检查后,朱医生开出了药物及复诊时的心超检查单,李先生面前的小电子屏完整地显示了药物明细和检查时间等信息,他用手机扫码即可完成费用支付,电子屏还会有语音提示他何时检查、几号窗口取药、何时复诊,整个就诊流程在无须离开诊室的情况下完成。

黄先生说,整个诊疗环境感觉很舒适,一人一诊室对患者的隐私性保护得很好,而诊间用健康码或电子医保卡扫一扫即可完成付费,也省去了排队等候时间。

上海一医院现“未来诊室”:随申码看诊付费,AI算检查流程

未来诊室内的洗手池,洗手池上的给皂机能统计医生一天内使用洗手液的频次。

医院:能计算住院和手术最优方案,还能统计医生手卫生习惯

“未来诊室”不仅让患者感到舒适,也方便医院管理。

医院方面透露,“未来诊室”大量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以开检查为例,在医生确定检查项目后,“资源排程”系统就开始了庞大的运算,综合考虑患者是否要空腹、是否存在先后顺序等因素,自动计算出最佳的医技排程,住院安排和门诊手术同样也可通过这一系统计算出“住院排程”和“手术排程”的最优方案。

物联网技术也在“未来诊室”中得到应用。

在未来诊室内,医生的工作台都设立一个洗手池,洗手池上的给皂机能统计医生一天内使用洗手液的频次,结合医生接诊患者的次数,通过物联网反馈到主机,并判断医生的手卫生执行情况是否达标,这对于院感防控极具参考

意义。

上海一医院现“未来诊室”:随申码看诊付费,AI算检查流程

“未来诊间的设计理念是最大程度减少各种干扰因素,让医患双方都能专注于诊疗本身。”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傅春瑜表示,院方从诊室的核心——诊桌开始改造,将就诊流程中所需的硬件、软件、节点全部重新整合、优化,并以诊桌为起始点延伸开去,进行重列,每一个环节背后都有信息技术的支持。

院方表示,“未来诊室”仅仅只是医院便捷就医数字化场景建设的一部分。当前,医院正在打造全流程、全人员、全方位的智慧患者服务体系。如智能预问诊系统、互联网医院、智慧就医导航等,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就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体验处处长柴双同时表示,医院目前还与松江区一些养老院合作,运用5G技术为养老院里的老人开设互联网医院5G微诊室、云诊室、移动诊室等,方便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户,都能享受到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复诊续方、药品配送、健康科普等全流程闭环医疗服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