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即可下載下傳李一男專訪速記原文

往年年末的新能源市場,就像是煙花,絢爛展現完之後,大家就心滿意足各回各家了。

可 2021 年末的新能源市場就像是一枚多級火箭,每當你感覺火光消逝的時候,下一個高潮又來了。

就在 24 小時之内,之前口口聲聲說着「要賣出日本最後一輛油車」的豐田章男,一下子用 15 輛概念車宣告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純電轉型。國内這邊,一天兩個新品牌亮相的節奏,也讓人大有夢回新勢力概念初現時的繁榮景象。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但這意味着競争環境的巨變,巨頭轉身,帶來的是整車品質标準的飛速提升,而新勢力的加速,也讓空餘的市場空間日漸變小。大家都在問新來者:你們追趕先行者的優勢是什麼?

比如,今天最受關注的牛創新能源,和它們的整車新品牌——自遊家。

繞不過的李一男

随着大家對于造車流程了解的深入,評價一家新車企的标準也逐漸立體起來:人、車、廠,成了由點到面的立體展開。

而談到牛創,必定繞不開它的創始人李一男。

一方面,李一男的傳奇經曆給這家公司帶來了天然的好奇與光環,另一方面,李一男在創業賽道上的豐富經驗也決定了這家車企的靈魂核心。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為了減少無關資訊的幹擾,他的故事各位可以自己去搜尋,但如李一男在接受專訪時所說的那樣,他是一位「不管是複雜系統的開發,硬體軟體,還是品牌的樹立,銷售管道的邏輯的了解,我都涉獵過過都看過。還有融資資本市場,我都談不上精通,但是都或多或少知道一點」的人。

這些經驗,幾乎是目前頭部成功新勢力車企創始人的标配,對于「複雜程度高出多個數量級」的汽車行業來說,對複雜組織的建構和掌控能力,以及對于資本市場的敏感和說服力,是保證整個團隊快速前進的重要保證。

今天上午的簡單溝通中,李一男就在這些次元上給了我們三方面的觀感:整體思路有個性、人和融資不缺乏、具體問題「不在意」。

「就像我們的讀高中做題目一樣的,一套題目做出來,最後得出結論有很多種解法,也有可能就是别的方法也走不通,有可能是大家認為最可靠的方法,最後還走不通。我想說的就是沒有一個絕對正确的唯一的道路和唯一的方法。」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是以,雖然承認入局的時間不早,但李一男并不認為行業的機會就已不存在,「日本是汽車強國,在日本的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知道本田進入汽車行業是比豐田和日産晚了整整 30 年。在這過中間 30 年之内,我不相信日本工業界裡面有沒有别人做。」

從這兩段論述中,你能讀到李一男對于創業中決策的理性和堅決,自遊家并沒有選擇一條完全一一對标其它品牌的全面鋪開的路徑,相反集中資源,取舍得當才是快速取得生存可能的快速辦法。

而李一男的背景和經驗,對招人和融資也起到了不小的幫助,「我們涉及到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開發是在北京,然後設計方面主要都是在上海,工程方面的其實都是團隊在常州,我們啟動的時間主要招人的時間、高管招人的時間是在 2019 年的時候,那時候我覺得挺好招人的,我覺得我們沒碰到任何問題。」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我覺得汽車也都是一個高資金門檻的,毫無疑問,2014 年的時候我自己判斷我融不到 30 億美金來做這個事情,現在我自己覺得我有可能大機率應該能夠融得到這個錢。」

而更讓大家在意起李一男的不一般的,恰恰是他的不在意。

這裡的不在意,包括了三個層面。

其一,對競品的不在意,「首先我覺得汽車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缺對照車型,你做任何一個東西市場上都有很多産品」,沒有資格去評價别人。

其二,對無效表達的不在意,「不」成為今天專訪中的高頻詞,不能說的花錢節奏,不分享的初創團隊投資比例,不關聯的創業經驗——幹脆直接的回複,從旁觀者的角度看,李一男反倒對核心事務的聚焦更高了。

其三,對形而上的不在意,在所有涉及「理念」、「政策」、「邏輯」的方面,李一男都用「術」的答案化解了「道」的問題,一切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希望使用者喜歡我們的車。

在所有新勢力都在搶占「标簽」的時候,李一男居然不在意任何标簽。

開我們的車能感覺到自豪嗎?

在這部分開始之前,有必要解釋一下牛創新能源和自遊家的關系,前者是公司名,後者是車型名,一定程度上,等同于「車和家」和「理想」的關系。

在現在,大家需要完全清空之前對于牛創新能源的全部印象。

這既包括對于「小牛電動車」的全部聯想,也包括之前曾經出現過所謂牛創汽車的概念圖檔。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自遊家首款産品 NV,是一輛中大型 SUV。

在過去的三年裡,自遊家确定了純電動和增程式兩種技術路線并行的方向,目前在官網上,你可以看到其基礎的 Gimini 平台的架構圖檔。

其實,很多人看到一款車增程、純電并舉的時候,本能就會認為這會是一款以增程式為主銷方向的産品,而市場上在售的同類車型也都用極為懸殊的銷量對比證明了這一真理。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而在專訪前,李一男唯一主動想跟媒體解釋的,恰恰是這輛車兩種動力形式之間的關系,他強調他希望使用者永遠看到這輛車的時候想到的都是一輛電車,他表示這輛車從設計到内飾再到智能座艙和駕駛感受,都應該是電車的樣子。

他希望,這是一輛「電改油」的産品。

在現場,我們見到了這輛車的内外飾模型,但由于保密協定的限制,我們沒有辦法公開整車的圖檔。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在自遊家的官網上,我們能看到這輛車的大緻輪廓,硬朗成為整體的關鍵詞。

整車的前臉設計和福特的 Bronco 有一些默契,而整車的側面據說很多人看到了路虎的影子。

而前後兩端在設計上是最具備電動化特質的設計,比如在釋出會上專門講到的兩個設計細節:C 柱上的充電訓示燈,和可以全面隐藏進後窗上邊沿的後雨刮器。

而前後燈組未來感更足,不僅邊緣凸出于車體,段落式的 LED 燈組分布在目前國内車型中尚不多見。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自遊家說,這種設計理念叫做 Urban Exploring,希望做出身在城市心在探索的感覺,如果你要問我當市面上存在不少同類産品的時候,野性可能會是選擇的原初沖動。

内飾層面,還沒有能夠互動的可運作軟體出現,螢幕上的設計也都以貼紙展示,應該還沒有同步到最新的設計狀況,内飾的整體布局類似于小鵬 G3 和零跑 C11 的合體,采用中央豎直螢幕突出于兩側平台的樣式,同時方向盤類似于小鵬 P7 的樣式,再将兩側的操作區域換成 Model 3 結構的滾輪。

當然,定位于高端車型的自遊家 NV 在内飾的細節上也試圖加入更多的奢侈品元素,具體工藝和細節大家可以等待明年上半年的實車亮相。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以及,這輛車座椅布局将定位于大五座 SUV。

自遊家 NV 也貫穿着李一男的直線造車哲學,他表示「智能座艙是自己開發的,而自動駕駛是依靠我們自己定義和合作夥伴來進行開發的」,在模型上,可以看到整車側面用于 ADAS 的前後向攝像頭,而自遊家也明确表示這輛車不會搭載雷射雷達。

這可能是李一男取舍過後的産品定義之路,而沒有做取舍的,是他希望使用者對于這輛車的駕駛感受。

「體來說,我們能不能讓我們絕大部分使用者就以擁有這個産品,或者是以開這個産品而自豪,這是我們最關注的。」

但他也表示,自遊家初期就會采取多産品并行研發的路線,并且 Off-Road 和自駕遊并不是旗下産品的必須屬性,自遊家的産品序列,将擁有不拘一格的設計方向。

這或許是「自遊家」這個品牌原本的初始含義。

廠,有

自從各個品牌紛紛以「 X 廠」自居之後,廠這個詞在汽車圈内就有了雙重含義,既可以指具體的廠房,又可以指全公司形成的團隊。

這次大費周章地把所有媒體請到常州,也是為了告訴大家,至少在生産方面,自遊家是無需擔心的。

工廠,咱有。

自遊家的現代化智能制造基地,繼承于之前的一個汽車創業項目,占地 77 萬平方米,目前正在進行量産前的改造和标定。

從我們的走訪中可以看出,類似沖壓工廠中的房間具有現成完備的生産線,而在焊接、總裝層面尚處于部分裝置的布設狀态。

這個生産基地官方公布的量産能力為 18 萬輛 / 年,部分工廠中的房間可以支援四款車型的彈性生産。

沒有标簽的李一男,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在今天最開始的溝通環節中,自遊家給出了 NV 車型的兩項計劃,預計明年 3 月工廠投入使用,同期車輛進入小批量生産,9 月進行首批傳遞。

從目前的工廠狀況看,在資金沒問題的情況下,實作這一時間表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我們走到今天這裡釋出是因為我們剛好把所有的情況都差不多了,我們想和媒體,通過媒體各位老師的聲音和我們潛在的,可能對我們感興趣的消費者進行溝通。因為任何一個像汽車這樣的一個超高價值耐用消費品,消費者的決策周期都是非常長的。」

最後,大家都在試圖給牛創新能源和自遊家一個評價,但我覺得,現在可能沒有人比李一男更有資格做出評價了:

「确實是我們 2018 年 11 月份就開始來做了,我覺得我們在整個過程中,沒有一天偷懶,我也沒有一天缺過錢,在整個過程中也沒有缺過錢。大家覺得我們做的挺慢的,我也覺得不夠快,但是我想好的産品都是打磨出來的。」

這,就是沒有标簽的李一男,和他隻講體驗的自遊家。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