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問女性朋友們一個問題,離婚或喪偶後,你會選擇再嫁嗎?
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隻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明白。
對于離婚女人而言,上一段婚姻的結束,意味着失敗。
她們會覺得,既然已經體會到了婚姻,就别再趟這趟渾水了。特别是被前夫傷害過的女人,她們會對婚姻恐懼,就更難進入婚姻了。
對于喪偶女人而言,若是與亡夫感情好,便很難從這段感情裡走出來開始新的感情。若是感情不好,算是一場解脫,也很難再次進入婚姻。
到什麼時候,會對婚姻有所期待呢?
大概到五十歲以後,忙完了工作,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望着空空如也的房間,隻聽得見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和牆上鐘表的滴答聲,想說話時找不到人,這才羨慕起那些夫唱婦随的家庭。
女人不管到了多大年齡,對愛情都抱着深深的渴望。從前不結婚,是因為害怕,進而把對愛情的渴望深埋心底。如今羨慕别的夫妻,是因為那份渴望終于藏不住了。
以為遇到了靈魂伴侶,卻是我痛苦的開始
51歲的趙姨便是如此。
趙姨喪偶多年,從前那個老公對她并不好,特别大男子主義,家務活不做,孩子不管,賺錢還少。
趙姨一邊操持家裡一邊去打工,有時收工回家晚了,沒有趕在男人前頭做好飯,男人劈頭蓋臉對她一頓罵,那架勢好像要吃了她。
這種婚姻,趙姨過了近二十年,早就過得夠夠的了。
丈夫意外去世後,趙姨消沉了一段時間,為了不耽誤正在讀高三的孩子,從悲傷中掙紮着爬起來,決定打工賺錢好好供養孩子。
孩子讀大學那幾年,趙姨不停地打工,每個月賺的錢一部分給孩子生活費,一部分存起來給孩子娶媳婦,自己能省着花就省着花。
孩子懂事了,問過趙姨有沒有想過再婚,現在再婚很正常,他希望母親下半輩子找個愛她的、可以作伴的人。
在這之前,趙姨從來沒有想過再婚,在她看來一個人的日子比結婚過得潇灑。
但是随着年齡的增長,特别是孩子大學畢業結婚後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家庭,不常回家看她,趙姨突然覺得孤獨起來。
這麼多年,趙姨一直在縣城的超市幹活,這半年,趙姨晚上下班回家喜歡去鎮上的廣場上跳舞,想着一個人在家呆着孤獨,跟人跳跳舞也熱鬧。
因為跳廣場舞,趙姨認識了一位男士,跟她一樣喪偶,孩子都成家了,一個人住着孤單,常去廣場上跟着人學跳舞。
一來二去,兩人熟悉起來,趙姨對男人很有好感。
在趙姨看來,他與自己從前的丈夫不同。
他溫文爾雅,話不多,但是隻要你開口說話,他就能懂你的意思,并且永遠有話開解你;他會說貼心的話,比如叫她工作時注意身體,别太累着自己;他會悄悄給她帶禮物,有時是一個發夾,有時是一袋水果。
後來,男人表白,趙姨就答應了,還計劃着兩人什麼時候去領證結婚。
戀愛後的趙姨一直沉浸在幸福中,以為自己遇到了靈魂伴侶,但是男人好像不這麼認為。
兩人戀愛後,趙姨搬到了男人家住,離她工作的超市近,又能經常在一起。
過了沒多久,男人把孫子接回來,說兒子正在要二胎,夫妻倆工作忙帶不了孩子,他們作為長輩得多幫幫忙。
一開始男人白天帶孫子,晚上趙姨下了班回家接替他帶孩子,慢慢地,男人便要求她辭了超市的工作專心在家裡帶孫子。
趙姨不答應,男人就說你要是心裡有我,就應該聽我的。
趙姨被架得這麼高,想證明自己心裡有他,真辭了工作幫男人帶起孫子來。
男人不給她生活費,給孩子買衣服、買玩具、家裡買菜等錢都是趙姨出,饒是這樣,男人動不動還要說她對自己的孫子不好。
這場黃昏戀打破了趙姨對再婚的幻想,兩人大吵了幾次,趙姨一氣之下從男人家裡搬走,兩人就這麼斷了。
分手後,趙姨很長時間沒緩過來,别人再給她介紹老伴,她恨不得跟人絕交。
聊起對未來的期待,趙姨說:
“我不敢再找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想要純粹的愛情,可惜找不到,那一次把我傷得啊,太痛苦了。現在想開了,安慰自己一個人過也挺好。我在火鍋店找了個服務員的工作,每天忙到很晚下班,回去看會兒電視就睡覺,廣場舞也不跳了,挺好。”
靈魂伴侶不可求
趙姨是被這段黃昏戀傷到了。
一個女人,死了老公一直不再找,害怕找不到那個對自己好的男人,把對愛情的期待放在心底。
有一天,忽然遇到了一個感覺可以陪伴後半輩子的人,期待從心底跑出來,不管不顧,以為遇到了靈魂伴侶。
這是趙姨的單純之處,也是大多數女人的單純之處。
即使年華不再,即使被傷害過,心裡依然保留着對愛情美好的幻想。
但靈魂伴侶,又是多麼的可遇不可求啊。
隻是一段相識,互相多聊了幾句,彼此聊得來,說話有人回應,偶爾有人關心,這就是靈魂伴侶嗎?
如果你這麼想,就太愚蠢了。
能說說話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真的聊得來,你們有靈魂深處的共鳴嗎?恐怕并沒有了解到這麼深的層次。
你們隻是恰好遇到,有相似的經曆,有相同的狀态,能比别人多說幾句話,僅此而已。
中老年人,真的不要輕信“靈魂伴侶”,挑伴侶要着眼于現實,因為你看不到對方的靈魂。
真正的靈魂伴侶是什麼樣的?要達到什麼層次?
美國心理治療師托馬斯·摩爾說:
一個靈魂伴侶,就是一個我們感到自身與之深深聯系在一起的人,好像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不是出于凡人的刻意努力,而是憑借神的導引。這種關系對于靈魂來說是如此重要,可以說沒有什麼在生活中比它更為珍貴的了。
社會學家李銀河老師在她的《李銀河說愛情》一書裡,解讀了什麼是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就是靈魂契合度非常高的兩個人,你喜歡她,她也喜歡你,你喜歡的東西她也剛好喜歡,你們的性格會互相吸引,三觀會高度一緻,幾乎在所有的問題上,都可以做到無話不談。
簡而言之:靈魂彼此相吸,三觀一緻,志同道合,相見恨晚。
但是,要找到一個這樣的人,很難。
首先,你有靈魂嗎?你有富足的精神生活嗎?即使一個人,你也能把日子過得甜美嗎?你會思考、會表達自己嗎?
其次,你有愛的能力嗎?你懂得什麼是愛情,愛一個人的狀态是什麼樣的,在愛情裡要保持怎樣的自我嗎?
最後,你們志趣相投嗎?還是隻是局限于眼前的一日三餐?
想找靈魂伴侶,先問清楚自己這幾個問題,就能明白你是否有這麼好的運氣能遇到靈魂伴侶。
遇到靈魂伴侶,實屬可遇不可求,大多數人究其一生都沒有遇到過。
如果你覺得自己遇到了靈魂伴侶,先自問一句真假。
再婚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中老年人再婚,最大的問題不是你是否還相信愛情,而是你是否能着眼于現實。
有過豐富人生經驗的人,要說再婚隻是因為愛情,說出來恐怕沒人相信。
最現實的問題有這麼幾個。
第一,雙方的家庭狀況如何男人有幾個孩子,孩子都成家立業了嗎?他們對父親再婚的接納程度怎樣?他們會要求再婚的父親給自己帶孩子嗎?
女人有幾個孩子?子女對母親的再婚态度是支援還是反對?有沒有其他糾紛?
重組家庭有着複雜且龐大的人際關系網,基本的家庭情況了解清楚了,再談其他也不遲。
如果雙方的孩子懂事,通情達理,對于父母再婚抱着支援的态度,能自己帶得了孩子,能與再婚父母保持一定的界限感。
那麼,這段婚姻可能會過得比較順暢。
第二,男人再婚的需求是什麼?女人選擇再婚,無非是想找個依靠,未來幾十年裡能夠有人相扶到老。
男人選擇再婚的目的卻沒有那麼簡單,最常見的理由就是:
男人覺得家裡不能離開女人,得有個女人幫忙做家務、洗衣做飯、帶孫子,有女人的家才叫家。
如果你隻想後半輩子有個可心的依靠,可能這個男人并不适合你,因為一個隻想把女人當“保姆”的男人,很難與女人共情,了解女人的辛苦。
再婚後,你或許會遇到與前一段婚姻相似的狀況,想明白了再向前一步也不遲。
第三,雙方的财産如何配置設定?許多再婚夫妻之是以分歧越來越大的原因之一是:錢财上算不清楚,總覺得被對方占了便宜。
是以,再婚前一定要把錢的事情說清楚了,彼此把錢擺在台面上商量。
是各自的錢各自花,還是共同出生活費,隻是存款各自存着?住誰的房子?家裡需要添置大件時怎麼出錢?女人的家務勞動是否需要計算價值?
等等。
如果你們對金錢比較敏感,那就算清楚,列好相關計劃,跟着這個計劃走。
再婚的目的之一應該是奔着好好過日子去的,而不是尋找靈魂伴侶。
希望51歲趙姨的經曆能給大家一些提醒,更希望中老年女性在選擇再婚對象時,好好考慮上文提到的三個問題。
别蹉跎了歲月,别讓再婚成為你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