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年半吸客超百萬人次,迪士尼旁這座親子園疫情下為何能實作客流“逆襲”

作者:上觀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文旅休閑産業陷入低谷期。在這樣的困難時刻,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内一家親子園卻實作了客流“逆襲”:這座占地面積僅4萬平方米的季高兔窩窩親子園,開園一年半接待遊客量突破100萬人次,相當于一家知名4A級景區一年的客流量;單日客流最高達12000人次,當年實作營收約4000萬元、利潤近2000萬元。從“坪效”上說,這是一個令許多大型主題樂園都豔羨的數字。

與上海迪士尼樂園距離不足千米,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兔窩窩親子園為何沒有“燈下黑”,反而在疫情影響下實作客流豐收?

小小親子園實作客流“逆襲”

從軌交11号線迪士尼站出來,往西400米是迪士尼樂園入口,往東400米是上海薰衣草公園,二者均步行5分鐘可達。迪士尼所在的西片區人氣高,東片區除了每年五六月份薰衣草盛開時節外,其它季節遊客相對較少。

這一情況從去年6月開始悄然改變。薰衣草公園内開出了季高兔窩窩親子園這一“園中園”,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客流。親子園占地面積不大,平日客流可達上千人,周末天氣好時單日客流約5000至6000人。去年春節“就地過年”期間,園内單日最高客流達到12000人次上限。

記者日前探訪這座親子園時發現,即使是工作日,園内也不乏遊客。幾名三五歲的孩子,正在一朵鼓鼓囊囊的大型橡皮充氣“蹦蹦雲”上或席地而坐、或蹦蹦跳跳,十分自在。“蹦蹦雲”旁分布着大型滑梯、爬網、滑索、秋千、沙坑等無動力遊樂設施,都是活潑時尚的馬卡龍色系。

親子園營運總經理朱培國說,“蹦蹦雲”是園内最受孩子們歡迎的項目之一。夏季時,大型滑梯旁的戲水區也會吸引大量遊客,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對這裡的水閘、水車類裝置感興趣,忍不住試玩幾把。春秋季節天氣好的時候,草坪上數十組單體秋千、集體秋千會供不應求,需要等位輪候。

一年半吸客超百萬人次,迪士尼旁這座親子園疫情下為何能實作客流“逆襲”

園内最受孩子們歡迎的“蹦蹦雲”

親子園的設計和營運本身,也力求順應疫情下市民遊客的親子休閑需求。除了遊樂設施外,親子園一年中會舉辦近200場不同主題的活動。如貫穿全年的沙坑尋寶遊戲,孩子們在沙坑挖到“金币”可以兌換新年禮物,挖到英文字母拼合後可以兌換水果等;兒童節、聖誕節期間推出相應的節慶裝飾及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學到與節慶有關的知識,常玩常新;園區内70%的設施或業态,成人都能一起參與。

因為落地建築少,兔窩窩親子園前期投入在同類樂園中并不算高,總計約5200萬。原本,園方對第一年的客流接待預期是45萬人次,實際接待資料卻達到70萬人次,客流和營收情況均遠超預期。開園至今一年半,親子園已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00萬人次,預計兩到三年可收回全部投資。

季高集團創始人李慧華坦言,疫情下開園的兔窩窩獲得客流豐收,和上海的科學防疫政策密切相關。“開園以來,我們沒有因為疫情關過一天。即使是迪士尼樂園和小鎮遊客集體核酸檢測的第二天,親子園也照常開放,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

不過,李慧華也清醒地意識到,疫情對親子園的正面影響還是短期效應:跨省遊、出境遊出不去,本地親子家庭休閑可選擇的去處少,助推了兔窩窩的客流量;出于防疫考慮,不少遊客覺得室外空間比較安全、健康,幾乎純戶外的兔窩窩正好順應了這個需求,這在2018年規劃時是沒有預料到的。兔窩窩實際的客源資料,也佐證了李慧華的結論——目前兔窩窩的客源中,95%來自上海本地,其中浦東居民占到近90%。

背靠迪士尼,“大樹底下好乘涼”

事實上,季高兔窩窩親子園正式落地前,因為距離迪士尼太近、定位有一定重合等因素,并不被廣泛看好。但一年多來的實踐證明,背靠國際旅遊度假區良好的區位、配套和上海龐大的親子休閑市場,親子園不僅沒有因為緊鄰迪士尼而“燈下黑”,反正成了“大樹底下好乘涼”的範例。

家住浦東的顧女士,是親子園的年卡使用者之一。她和女兒最初被朋友帶着去玩了一次兔窩窩,後來就自己買了家庭年卡。“主要是看重年卡使用者可以在度假區内免費停車4小時,除了遛娃,出來後也可以去星願公園、迪士尼小鎮逛逛,玩個半天沒問題。”

“浦東很多地方開車過來隻需25-30分鐘,寶山過來50分鐘,徐家彙過來40分鐘……”談及上海各區到親子園的車程,朱培國如數家珍。他說,度假區良好的區位和環境,是親子園客流豐收的關鍵。園區距離迪士尼地鐵站僅400米,周邊4個停車場有4000多個停車位,交通的通達性、道路等基礎設施都很好。附近的迪士尼小鎮、大通音樂谷、光明生态園、比斯特購物村、極樂湯百萬石溫泉酒店等豐富的業态與親子園形成關聯,帶動了整個片區的人氣。

一年半吸客超百萬人次,迪士尼旁這座親子園疫情下為何能實作客流“逆襲”

比斯特購物村(原奕歐來購物村)與兔窩窩同處國際旅遊度假區東片區

在朱培國看來,上海的親子休閑市場很大,但真正留給兒童活動的室外規模化空間并不多,兔窩窩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園内衆多遊樂設施家長也能參與,還可以搭帳篷、燒烤,成為親子同遊的休閑空間,而不僅僅是一個兒童樂園。

對兔窩窩親子園在疫情下的客流“逆襲”,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樓嘉軍認為,從創意上來說,兔窩窩主打的無動力設施并不算颠覆性的創新,其成功更多緣于度假區良好的交通和業态配套,以及上海親子休閑市場強大的溢出效應。

“除了設計和營運,項目的選址、場景和氛圍都是影響成敗的要素。”樓嘉軍表示,後三個要素上,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優勢毋庸置疑。一般來說,國際知名大型主題公園的選址需要經過長達十多年的前期調查,背靠迪士尼的兔窩窩在這方面堪稱“坐享其成”。薰衣草公園、迪士尼小鎮、比斯特購物村等的合成效應,也為親子園集聚客流提供了“加持”。與此同時,上海的親子遊客群足夠龐大、消費能力也強,“大池漲水小池滿”,地處迪士尼旁的兔窩窩自然也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專家認為,兔窩窩的“逆襲”對上海的文旅業發展也有一定啟示。“引進一個文旅項目後,所在地區是否能為之提供好的配套條件、吸引多種業态同步入駐,進而形成一個聚合型的‘娛樂MALL’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為多元性消費提供良好的支撐很重要。這對上海在建的樂高樂園及其它大型文旅項目來說,也是一種可供借鑒的範例。”

欄目主編:李寶花 文字編輯:李寶花

來源:作者:李寶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