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作者:老羅談史

民國時期是中國的一段特殊時期,猶如古時的三國時期,各路軍閥混戰,同時也湧現出許多的英雄人物。

民國時期又是新舊思想交替,兩者碰撞出愛情的火花,讓人欲罷不能,湧現出許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才子佳人故事,如徐志摩與林徽因。魯迅是民國時期的大文豪,留下許多脍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但魯迅的母親認為自己兒子的作品寫得不夠好,更喜歡看一個叫張恨水的小說,魯迅為了能為母親買到他的小說,時常趕去排隊去買。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張恨水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沒聽說過,但大家可能看過他寫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如《金粉世家》、《紙醉金迷》《啼笑因緣》等電視劇。造成他人不紅而劇本紅的原因,可能跟他的性格及成長環境有關。

張恨水他一生創作出120多部中、長篇小說,寫下了3000多萬字,是一位高産作家。在那個艱苦的年代,他用一支筆,養活了全家人,娶了三位妻子,可謂是人生的赢家,但他也有遺憾,他的作品沒有得到正統的确認,登不上大雅之堂,他沒有辯解,選擇沉默、繼續創作,按他的話說:“寫作隻是一種謀生的方式,跟擺地攤沒有什麼差別”。

雖然他用寫作來謀生,但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

張恨水原名叫張心遠,恨水這個名字取自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他于1895年出生在江西廣信,但他的祖籍是安徽安慶潛山縣。他出生于國術世家,他的祖父張開甲及父親張钰都是習武之人,祖父做過曾國藩的參将,父親也是清朝的一個小稅務官,為官清廉、為人正直,家裡也沒多少錢财。

張恨水的出生,祖父與父親對他都寄予厚望,希望他光宗耀祖。他沒有繼承父親的國術天賦,反而對小說情有獨鐘,父親為此多次批評他,希望他不要讀那些“閑書”,應該去考科舉,但他不以為然。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他自幼很聰慧,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被稱作“神童”。他在讀國小時,曾與一位名叫秋鳳的同學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手拉手一起上學,秋鳳的母親認為他們會有情人終成眷屬,沒想到6年之後,秋鳳已嫁作人婦,讓張恨水大為傷感。這段感情經曆,為他後來寫小說注入了情感靈魂。

1905年,張恨水随祖父張開甲前往江西,一次偶然的機會,在船上看到一本《殘唐演義》的小說,看了之後,愛不釋手,跌入了小說的“怪圈”。從此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有點空餘時間就看小說,家裡給他的零花錢都用來買書看,什麼《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浒傳》等這些四大名著他都看了一遍,裡面有些情節都能一字不漏的背下來。

看着别人寫的小說,寫得這麼好,張恨水也試着自己寫小說,體驗一把被人讀的感覺。可是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張钰因病去世,家道中落,作為家中長子的他自然要挑起家中重擔。

他的母親帶着兄弟姐妹回到家鄉安徽潛山,在家的張恨水遭受村子裡人的冷落與嘲諷,他幹脆閉門不出,一門心思鑽研小說。

母親看着他不務“正業”,托媒人給他介紹了一門親事,好讓他的心安定下來。怎奈他的心怎能安定的呢?

母親知道兒子心高氣傲,一般的女子看不上,兒子看小說看得入迷,向往書中才子佳人的情感歸随。有一天,母親拉着張恨水跟着媒婆去同鄉徐牌樓看望姑娘,遠遠望去徐姑娘長得貌美如花、端莊秀麗,他看着美麗的姑娘心動了,也勉強答應了這事。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可是到了洞房花燭之夜,新郎張恨水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一氣之下逃到山裡去了。原來是他母親與媒人設了一個局,将新娘調包換成醜陋的徐家大小姐徐文淑,他那天看到的是徐文淑的妹妹。

當張恨水迫不及待掀開新娘的蓋布,眼前一幕讓他大失所望,他看到的是一個又矮又醜、一臉麻子的徐文淑,看到之後,覺得被騙的他逃了出去。經過家人們的四處尋找,在幾公裡外的山坡上找到了他,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他最終妥協了,承認了這門婚事。

由于父母包辦的婚姻且沒有感情基礎,張恨水與徐文淑的婚姻有名無實。婚後,他以外出讀書為理由,逃離了這個家。在1912年,他考入蘇州蒙藏墾殖學校就讀,不過沒過多久這學校被迫解散,學生們自謀前程,張恨水再次回到家鄉。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時候用在張恨水身上最合适,又不能幹農活養家。他覺得自己靠寫作能養活自己,于是他投靠在漢口辦報的族叔張犀草,正好缺一個寫手,他的到來讓報刊暢銷不少,開始他的媒體生涯。

1918年,張恨水到安徽蕪湖《皖江日報》任總編輯兼文藝副刊。同年,創作了中篇文言小說《紫玉成煙》,該小說也是張恨水真正的處女作品。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在地方小有名氣的張恨水,并不滿足于此,想去大地方看看。1920年,于是他開始北漂,來到北京,擔任天津《益世報》蕪湖《工商日報》駐京記者,同時還兼任多家報刊撰稿任務,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創作者。

經過幾年的打拼,張恨水終于在北京站穩了腳跟。但他背井離鄉來到北平,将自己的原配留在家鄉,獨身一人在異鄉,有時創作到深夜會感到異常孤獨。

于是,他來到北京的貧民習藝所,看中了一位乳名叫招娣的女子。她是四川人,從小被賣到楊家當丫鬟,是一個苦命人,後來跟随楊家來到北平,在楊家受盡苦難與侮辱。随着年歲漸長,她欲逃離楊家,逃出楊家後來到這個貧民習藝所,才有了栖身之地又能學到一技之長。

16歲的胡招娣長得亭亭玉立,張恨水由憐生愛,不久後,兩人走在了一起。婚後,他将妻子的名字改為胡秋霞,取自于《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

婚後兩人過了一段幸福的生活,閑暇之餘,張恨水教她讀書寫字,她則負責他的生活起居。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在胡秋霞的照應下,張恨水的飲食起居大大改觀,也迎來了他文學創作的巅峰時刻。他創作出了《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等代表作,這些作品讓他成為名噪京都的文壇紅人,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同時也讓他的收入不菲,用稿費在北京買了一套四合院,将鄉下的母親及原配徐文淑全家人接過來北京居住。一大家子全靠張恨水養着,他的壓力很大,白天去報館上班,晚上還要連載小說,每天過得很忙碌,與秋霞獨處時光越來越少,兩人的感情日漸生疏,又加之徐文淑的到來,讓她氣憤不已。不過經丈夫張恨水的勸說,胡秋霞也不好再說什麼,隻能默默忍受,與徐文淑“和平”相處。

張恨水與胡秋霞兩人相處久了,漸漸凸現出一些問題,兩人的學識相差太遠,沒有共同語言。而張恨水内心渴望一個“懂他”的人,直到他的第三任妻子的出現。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在1931年,36歲的張恨水在北平的一場赈災義演認識了一位還在春明女中讀書的周淑雲,那年也才16歲。在舞台上動作優美、唱腔驚豔的周淑雲,一下子吸引了在台下的張恨水,對她展開猛烈地追求。

沒想到周淑雲還是他的小說迷,兩人有着共同的愛好,都愛看平劇。兩人越聊越投機,心動表白之餘,張恨水向她坦白了自己已有兩任妻子,并且不能與之離婚,因為她們沒什麼文化,離開他不能生活。

表白之後,周淑雲并沒有介意他有過婚史,反而覺得這個男人有擔當,即使不愛她也不忍心抛棄,比那些渣男強多了。

周淑雲被他的才情吸引,不顧父母的反對嫁給了大她20歲的張恨水。但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不樂意了,面對丈夫執意再娶,胡秋霞一氣之下撕碎了二人以前的照片,揚言要離婚,甚至跑到周家大吵大鬧。但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之下,胡秋霞還是為了三個幼子選擇了妥協,自此常借酒澆愁。後來,胡秋霞還是帶着孩子離開了張家,張恨水每月按時寄生活費及孩子的撫養費。

張恨水與周淑雲結婚後,将其改名為周南。張恨水總算找到了知音,過着琴瑟和鳴幸福的生活,不久後,兩人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張二水。

這時的中國人民已處于水深火熱當中,戰争一觸即發,國難當頭,張恨水文風一轉,描寫抗日戰場上的英雄故事,寫出了《太平花》與《虎贲萬歲》等宣傳抗日的小說,鼓舞了中國人們的士氣。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張恨水與妻子周南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為躲避戰亂,他們全家人搬至安徽老家。而張恨水獨自一人前往重慶辦報,周南思夫心切,不久也帶着兒子們冒着生命危險前往重慶與丈夫相聚。雖然那時條件艱苦,但一家人在一起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團聚。在這期間,也創作出了許多作品。

1949年,好不容易迎來新中國,可是張恨水突發腦溢血病倒了,好在在三位妻子的精心照顧之下,張恨水的病逐漸痊愈。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1958年原配徐文淑因病去世,1959年,愛妻周南因患乳腺癌病逝,也才44歲,這接二連三的打擊,張恨水的身體每況愈下,但他筆耕不辍,開始寫自己的回憶錄。

在1969年,張恨水因病去世,享年72歲。

綜觀他的三段婚姻,張恨水有擔當,即使不愛,也要做到有始有終、不離不棄。他的一生創作出了120多部小說,有些小說被搬上螢幕,被拍成電視劇,被稱為“民國第一寫手”當之無愧。

他的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及官僚主義的醜陋現象,也向人們展示了人間的愛恨情仇。他的題材豐富多樣,有言情、武俠、軍事戰争等,有自己的原則,真正做到靠寫作養活全家人,不為官,不加入任何黨派,做一個純粹的創作者。

民國才子張恨水:36歲娶16歲嬌妻,靠稿費在北京買房養育13個子女

他靠寫作養育了13個孩子,最後,引用他的子女們對他的評價為結尾。

“作為子女,我們不願意用世俗的尺子去衡量父親更愛他的哪一個妻子,我們隻能說,父親的人性是豐滿的、仁慈的,充滿了溫情和善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