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作者:寓書喻畫
導語:張雨是元代的著名道士,書法上有極高的天賦,年輕時受道家、歐陽詢和趙子昂的影響,書風清淨爽朗,晚年受楊維桢的影響棄道還儒,其字雖桀骜不馴,但又暗合法度不落俗套。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跋褚遂良摹蘭亭序卷》局部

俗話說,字如其人。

就如趙子昂的字溫潤泰和;米芾的字激越跳蕩;黃庭堅的字一波三折,蘇轼的字爛漫天真。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跋吳叡篆書千字文》局部

看他們的字不但能獲得審美的享受,還可以了解他們内心的偉大。

張雨也是如此,他的字前後風格變化極大,從早期的清新遒勁,秀雅奪人,到晚期的粗頭亂麻,不落俗套,正是他既沖突又傳奇的一生呈現。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九鎖山小楷詩卷》局部

早年以儒入道,晚年棄道還儒

張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幻仙,道号貞居子,晚号靈石山人、登善庵主等,道名嗣真,一生經曆既沖突又傳奇,早年是托寄黃冠的道士,晚年又棄道還儒身,著書立說之餘飲酒賦詩,隐居終老。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論書帖》局部

元朝開國時等級森嚴,作為最低級的“江南”文士們,内心極度沖突。有人積極入世,有人秉持氣節,以詩文寄托自己的心境成為一時之風,就如鄭思肖《寒菊》字字泣血。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張雨便成長于這個時期,他出生在一個南宋遺民家庭,祖輩與趙子昂、仇遠、張炎、黃公望等文人墨客交往甚深。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張雨年紀輕輕便博文多識、善談名理,可元朝統治者的種種作為讓他出仕無途,報國無門。

于是痛苦的他便想在精神上尋求一個解脫,在跟随上清派宗師周大靜研習道法時,讀到了《大洞經》後醒悟了,此後便入了杭州開元宮當了道士。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上閑止詩卷》局部

那時他才20多歲。期間,除了31—33歲, 随開元宮道士王壽衍一行入觀京師的兩年之外,其餘時間都在江浙地區的佳山秀水中度過。

但就是入關京師這兩年,卻成為了他道士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未當道士前,張雨便結識了趙子昂,得到他的指點。入關京師後,自然是受到了他的關照,不但結識了楊載、虞集、範椁等文人雅士,還拜入虞集門下,并在趙子昂的大力推薦下得到皇帝的召見,被賜号為清容玄一文度法師。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榮耀加身,德高望重的張雨卻在60歲時認識了楊維桢,并受到他狂放不羁的思想的影響棄道還儒了。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他脫去道袍,埋葬冠劍,隐居杭州,與楊維桢、黃公望、倪瓒、俞和等文士雅集,飲酒,攜美遊玩。

生活的恬淡、清逸減少了,及時享樂思想上升,早年反映群眾疾苦的詩作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對世俗享樂的歌頌。再加上他晚年的體弱多病,思想上極其的沖突,導緻了後期思想及書風的變革。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唐摹萬歲通天帖小楷題跋》局部

早期書風,仙氣飄飄,超然物外

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影響了張雨的書風,此時他的書法清淨爽朗、神駿飄逸如彬彬君子。

楊維桢雖受到過趙子昂的指點,也是走“複古”一路的書風,但他與趙子昂不同之處在于,他的内心并沒有對漢文化即将滅亡的擔心。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他所崇尚的複古是以古為新,是以他在書法上不是一味地繼承,而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加上了個性化的創新,将章草、今草及篆隸相熔,表現出古樸、倔強、雄健、不落俗套的風格。

如他與趙子昂同寫李邕的《雲麾将軍》碑,趙子昂寫的依然是溫潤、泰和,而張雨則省去了李邕的起筆與收筆的過程,在結體上形成了一種整體向上30度角的斜勢,以欹側為奇。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跋鄧文原急就章卷》局部

如他的《跋鄧文原急就章卷》,整體便是向右上方傾斜的,從開始的第一個“至”字起,筆筆提按自如,清新、遒勁。能感受到張雨在書寫時的強烈的節奏感,以及灑脫的心情。

這是擺脫了世俗的幹擾,超然物外的人格顯現,然而張雨書法的真正的優點不在于他用筆多麼的熟練,精準,而在于他表達得“意”,從字裡行間表露出來的“清遒”之氣。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登高詩劄》局部

再如《登高詩劄》,筆力柔媚,轉折處以圓轉代替方折,筆畫銜接牽絲映帶豐富,字形上疏下密,字内留白講究法度,尤其是“高”與“尚”字下面的包圍結構,兩字的“口”都居于左側,右側留白較大。

橫畫普遍左低右高,豎畫呈向右下傾側的态勢,是以奠定了整個字的字态稍向右側傾斜卻不偏離中軸線的視覺效果。此作雖有意識地表現出了與趙孟的不同之處但作品中仍貫穿一種晉唐格調”。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姚绶曾為張雨作傳,他說:“山澤之瞿,列仙之儒”。這八字可謂精道。

張雨可謂半是道士、半是儒生、半隐半俗,是“托迹黃冠”的文士。而在此期間其書風亦發生巨大變化,前後判若兩人。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晚年書風,放而不狂,縱而不肆

晚年的張雨受楊維桢強烈狂放的意識影響,書法又發展到了另一高度。此時的書風隐逸放縱,張揚個性,在學書的道路上不為師囿,成為元代為數不多的形成個人面目的書家之一。

延祐二年,張雨回到了他熟悉的錢塘,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江南文化圈,除了主持道教宮觀、修錄典籍外,大部分的時間便留給自己享受生活。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題李龍眠羅漢圖》局部

此後的十年,是張雨最惬意自在的十年,他辭去宮觀事務埋葬冠劍縱情于酒色之中,頻繁地和楊維桢等人暢遊江南山水。這光輝十年也同樣是張雨作品的爆發期,他存世的書法作品多誕生于這段時間。

雖然書風大變,看上去粗頭亂麻,幹、濕、濃、淡,粗、細變化桀骜不馴,但是仔細端詳,每一字又暗合法度不落俗套。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局部

如《登南峰絕頂詩草書軸》,一改常态,用筆天真灑脫,不拘于細小的刻畫,字形的大小以及墨色的枯、濕、濃、淡變化随着用筆自然的顯現出來,一氣呵成,其“一”字先斜上然後再平刷出,可想見他創作時無拘無束的心情。

“夫書者,心之迹也,故有諸中而形諸外,得于心而應于手”正是張雨登上南峰頂時心情的寫照,通過字裡行間酣暢淋漓地表現出來。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遊龍井方圓庵題五賢二開士像詩》局部

再如《遊龍井方圓庵題五賢二開士像詩》,張雨通過墨色節奏的漸變,造成點畫虛實、輕重,疏密的對比,并且大小字形穿插其間如“枝、紫”二字,“龍、鸾、再、拜”四字,染墨處墨色的濃黑與幹筆渴墨處形成了強烈對比。他并不拘泥于結構的精整,并通過放逸的筆畫,欹變的體勢,漸變的墨色,營造出了和諧生動的形象。

這樣的作品在張雨前期是沒有的,不僅是即時性創作,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突破,其遒勁的線條,修長的結體,似乎又有懷素的影子,廣博的學識,加上自己出衆的天賦,是以形成了他獨特的面貌。

趙子昂弟子張雨,從仙氣飄飄到粗頭亂麻,隻因結識了一個楊維桢?

《跋華祖立玄門十子圖卷》局部

結語:

練字可以使人平心靜氣,也可以放蕩不羁,端看此時習字人的心緒停于何處,于何種書體上去下功夫鑽研,所謂揮灑自如,前提是成竹在胸。

遁入空門不是張雨最想做的事,可無處安放的精神想要在現世解脫,除了空門就隻能在某一愛好上釋放了。是以從他20多歲入道,到61歲還儒前,入筆與收筆還是從魏晉中來,減少了筆畫的扭動而以直代曲,增強了筆畫的力度,書風堅挺神駿。

61歲後,受楊維桢狂放不羁的個性影響,張雨平淡的人生态度轉向狂狷不羁的玩世不恭,辭宮事、葬冠劍、還儒身,縱情聲色,飲酒賦詩,就連書法也有了“亂世之氣”。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