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李彥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農村公共服務研究創新團隊組長黨國英在談到如何促進鄉村振興時指出,農村振興應應對效率、平等和治理的三大問題。
本周末,黨的國英正在《中國經濟改革》雜志聯合舉辦的"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新時代黨建"和"淄博實踐"現場會議上發表講話。
在他看來,農業經營者與一定規模的合同持有者之間的關系是第一個效率問題。黨國英表示,要實作經濟效益,要走"适度經營規模、深化社會分工、服務社會化"的道路,即建立交易權,但這是一個難點,涉及家庭轉移問題、小城市發展問題和農産品循環問題。
另一個主要的效率挑戰是公共服務問題。黨後他介紹,通過統計和資料挖掘,他發現城市社群相應的支出與農村社群相應的支出相似,但農村公共服務在人口覆寫率方面,服務品質明顯較差,說明農村公共服務存在效率問題。
第二個挑戰是平等。黨國英指出,平等問題首先是農民收入能否在公共服務和規模化運作後得到改善的問題。其次,基本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問題是如何在實踐中讓農民享受到公共服務。三是社會保障和環境問題,即城市能否承受懷舊。
他指出,發達國家處理這一問題的辦法是給予農民自由選擇權,包括土地流通權、土地交易權,以及在農村發展中使非農業居民人數超過農民的權利。
在施政方面,黨和聯合王國強調,社會治理應納入城市和農村地區。從目前的情況看,到2040年左右,全國的農業人口将不到2000萬,一個行政村平均有幾個家庭,這個時候農村治理組織如何成立,需要提前規劃。(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