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作者:讀懂城市

張聞天,原名應臯,曾化名洛甫,字聞天,1900年8月出生于江蘇南彙縣。幼時讀過私塾和新式國小,1914年,張聞天考入江蘇省立水産學校,1916年,進入浦東中學,1917年,去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攻讀,受《新青年》影響傾向革命。

1920年至1923年,先後到日本東京、美國舊金山學習和工作。1925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學、紅色教授學院學習知識,并任助教、翻譯,同時兼任共産國際東方部報道員。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1931年2月回到上海,不久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同年夏,共産國際決定成立臨時中央,他被指定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及政治局常委。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同年10月參加長征并出席遵義會議。抗日戰争爆發後,1938年5月兼任延安馬列學院院長。

抗戰勝利後,到東北工作,1946年春任合江省省委書記。1948年春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長,并任東北财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次年調任遼東省省委書記,為東北根據地的開辟和建設作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外交戰線工作。1951年4月出任駐蘇聯大使,1954年底回國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長。1959年被錯定為反黨集團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受沖擊,于1976年7月1日逝世。1979年8月,中共中央予以平反昭雪。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張聞天的夫人是劉英,她原名鄭傑,1905年出生于長沙。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長沙師範學校黨支部書記、中共湖南省委婦女部部長。1929年後在莫斯科中國勞動大學、國際無線電學校學習,1932年回國後任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少共中央局宣傳部、組織部部長。1934年參加長征,任第三梯隊政治部主任、中央隊秘書長,到陝北後,任共青團中央局宣傳部部長,中共中央秘書處處長。1935年秋在陝北與張聞天結成革命伴侶。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曾經擔任外交部部長助理、駐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副代表,駐蘇聯大使館參贊,外交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兼人事司長、部監委書記,中央紀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2002年8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他們生育有獨生子張虹生。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張虹生,1939年出生于新疆迪化。幼時便被送到老鄉家寄養,3歲時張虹生就随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一批人一起被抓進監獄裡,做了四年的小政治犯。10歲才第一次見到父親。1957年,18歲的張虹生高中畢業。響應号召到農村去,在父親張聞天和母親劉英的支援下,報名去北京郊區青年農場“做新一代的農民”。1962年在他就讀的北京師範學院被戴上“右傾”的帽子,定性為“壞學生”,被退學送往新疆建設兵團農一師勞動。種過田、趕過大車、放過牛。父親去世時,兒子都沒有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張聞天平反後,張虹生被安排在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一直幹到1997年退休。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張聞天在老家還要過原配夫人。在他18歲時,在父母的包辦下與當地一個善良勤勞的女子衛月蓮成了親。婚後不久,回到南京繼續求學并積極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東渡日本,又遠赴美國。回國後,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文學創作上。1925年,他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産黨,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衛月蓮先後為張聞天生下兩個女兒:大女兒張維英和二女兒張引娣。大女兒張維英生活在上海,是尋常百姓。二女兒張引娣,1953年曾在外交部當打字員。1955年,中央号召各直屬機關精簡機構,張聞天讓女兒帶頭離開外交部機關,回到上海,在自行車廠做普通職員。

張聞天的子女後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