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一碗煙火氣的海南粉湯,是難忘懷的鄉土情

作者:MtimeTime.com
這一碗煙火氣的海南粉湯,是難忘懷的鄉土情

圖為8月8日,海口某早餐店,一碗配有濑尿蝦、海蟹等海鮮的早餐粉湯。 孔園園 攝

中新網三亞8月8日電 題:這一碗煙火氣的海南粉湯,是難忘懷的鄉土情

記者 王曉斌

從上海放暑假回海口的劉欣,第一頓早餐便是叫一碗海南粉,大快朵頤。

從省會海口到昌江偏遠黎鄉,從五指山山區到西沙海島,每天迎接海島人的早餐,大機率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粉湯。這湯水米粉之間,是海南獨特的煙火氣息,外地遊客常常慕名而來,品之難忘。更是離島的人們最惦念的一份家鄉美食。

這一碗煙火氣的海南粉湯,是難忘懷的鄉土情

海南樂東縣佛羅鎮的羊肉粉湯,開吃時,店家會配上一碟蘸醬,專供吃肉時提鮮增味用。 記者王曉斌 攝

粉湯即湯河粉。海南的粉湯通常做法是,一個平底小鍋,一把河粉,幾片青菜,幾塊豬肉,

一碗一煮,水開後撒入蔥花,再淋上一勺蒜油,美食遂成。

清湯白粉是粉湯的底色,豐富的輔料決定了這碗粉的賣相。在海南,地域不同粉湯的輔料不同。遠離海南本島的西沙永興島,漁民們就地取材,海蝦、沙蛤等海鮮是标配;在五指山腹地的白沙黎族自治縣,粉湯輔料則相對樸素,豬肉肥腸之外,佐以油炸花生米或鹹菜,讨得食客挑剔的味蕾。

因為輔料、湯底的不同,海南還衍生出了後安粉、港門粉等知名品牌美食。

後安粉源自萬甯市後安鎮一帶,其湯用黑豬大骨、海蝦、豬腸等熬成,呈乳白色。呈上桌時,懂吃的食客往往會撒上一嘬當地産的白胡椒,辛香鮮美。

這一碗煙火氣的海南粉湯,是難忘懷的鄉土情

8月8日,三亞的一家餐飲店的港門粉。港門粉以輔料豐富而著稱,其中最獨特的是新鮮海魚做成的魚餅片。 記者王曉斌 攝

中國知名旅遊目的地三亞的港門粉以輔料豐富而著稱,來自東北的林先生住在附近的家庭旅館,每天早上都是一碗港門粉。花生米、炸蝦皮、黃豆芽、白菜,洋洋灑灑鋪滿碗面,其中最獨特的是新鮮海魚做成的魚餅片。

近年來随着物價及人工成本的上漲,粉湯的售價随之水漲船高。在三亞,2012年的時候人們還在讨論去哪裡吃3元(人民币,下同)一碗的粉湯,如今已是10元起步了。

記者十幾年來走遍海南市縣,目前吃到最貴的一碗粉湯,是在海南島西南部的樂東縣佛羅鎮。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人們早上喜歡吃一碗售價25元的羊肉粉湯。當地人腰包普遍鼓起來之後,提高的生活品質展現在了粉湯上。

這一碗煙火氣的海南粉湯,是難忘懷的鄉土情

8月8日,三亞的一家售賣港門粉的餐飲店,食客前來品嘗粉湯等美食。 記者王曉斌 攝

佛羅冬季盛産哈密瓜,這為小鎮每年帶來數億元的直接收入。一些餐飲業者察覺到了鄉民們消費水準的提升,于是用更貴的羊肉替換豬肉,煮出了肉量十足的海南“最貴粉湯”。開吃時,店家還會配上一碟蘸醬,專供吃肉時提鮮增味。

粉湯那麼多,最令人離鄉遊子難以忘懷的,是媽媽煮的那一碗。網友“漠倫”為此專門發文,想念一碗“簡單”的媽媽粉湯。他在文章裡說,每天早上“起來收蚊帳,透過後門往陽台一看,一碗粉湯冒着熱氣就在那,新的一天開始了。”(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