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崔颢的七律《黃鶴樓》

作者:劉石球潇湘文

崔颢汴州,今河南開封人。

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中進士。曾為太仆寺丞、尚書司勳員外郎。

崔颢所作邊塞詩雄渾豪放。代表作《黃鶴樓》被評為唐人七律第一。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因所在武昌黃鶴山得名。

有人對于崔颢所作的七律第一,

《黃鶴樓》是不是古風律詩,也是夜半操戈,我在此例舉如下,

什麼是詩?這個無争論的。

什麼是樂府詩,大家也知道。

什麼是古體詩?古體詩也叫古風。

是差別唐代以後興起的格律詩的一種古典詩體。有七言古體。

與格律詩比,古體詩不講究平仄,對押韻的要求很寬松。

什麼是近體詩?

近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流行于齊梁以後的一種文體。

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

講究音樂美、形式美,平仄、對仗和押韻。

除首尾兩聯外,中間兩聯一定要對仗。

一般絕句不受這兩個要求束縛。

唐代是近體詩發展的黃金時代,唐代以詩歌成就彪炳千古。

還有玄言詩、田園詩、山水詩、宮體詩、邊塞詩、新樂府運動、西昆體、什麼江西派、唐詩派、宋詩派、詩界革命等等,是以,我們一般的從民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劃界為分水嶺。

事實上也是除了律詩(古風),便是新自由體詩(包括民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