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美麗迷人的青山碧水,讓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心醉。而詩人們的即興賦詩,也為山水增色,更添加了傳奇的人文色彩。

古代有很多山水田園派詩人,他們熱愛大自然,向往悠閑安然的林泉生活,甚至甯可放棄功名利祿,也要無怨無悔地做一位村夫野翁。下面分享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入若耶溪

唐代:崔颢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岩中響自答,溪裡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餘景。

崔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唐代詩人,很多人能将他的名作《黃鶴樓》倒背如流。而提到若耶溪,很多讀者也一定會聯想到王籍的《入若耶溪》。若耶溪,在浙江紹興的南面三十五裡,北流入鑒湖。相傳春秋時美女西施曾在此浣紗,溪旁有浣紗石,故又名為浣紗溪。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崔颢雖然為人耿直,但是他才思靈活,其詩作氣勢豪放,李白也曾自歎不如。詩人入仕後一直官位不顯,于是便浪迹四海,遊曆八方,每到一處都會留下自己的詩篇。這首詩充滿詩情畫意,表達了對青山碧水的喜愛。

首聯就傳達出一份欣喜和舒暢之情,一葉輕舟,飛速疾駛,身邊的景物紛紛倒退。江面上微風拂過、碧波蕩漾,河岸邊楊柳青青、草木蔥茏。

詩人用“雲林境”三字,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風景圖畫,似乎徜徉在幻境。“去何疾”,看似責問的語氣,卻正反映出詩人覺得目不暇接,以至于觀賞不及的驚喜之情。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詩人感到非常興奮,筆端也顯得極其流暢,接下來的兩句就具體描寫江面風景。“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詩人時而俯看水面下的魚兒潛遊,時而仰觀藍天中鳥兒自由飛翔。

青山倒映在水面,又随着船槳擊打波濤而不停地搖晃。詩人和魚鳥嬉戲,又沉醉于山水之間,更展現出一種靈動的畫面,令人贊賞不已。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頸聯筆法别緻,作者以動襯靜,流水沖擊着岸邊的岩石,發出巨大的聲響,又傳到很遠的地方,卻顯得更加甯靜。響自答,指回聲,也令人想起王籍的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彌,愈益、更加的意思。

詩人心情放松,船家也減慢了船速,他們一邊悠閑地觀看着美景,一邊随意地交談着。青山永固、碧水長流,也見證了發生在若耶溪的各種傳奇。

東漢的會稽太守劉寵清廉愛民,在他解任時,若耶溪地區的百姓聚錢資送,劉寵隻收了一文錢,後人紀念他,稱此溪為劉寵溪。唐代著名書法家徐浩又改此溪名為五雲溪,可見其古迹甚多,景色秀美,不愧為為東南名勝。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才子欣賞着秀麗風景,心中也在默默地贊賞,結尾兩句表達了流連忘返的心境。詩人深歎“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餘景。”時值黃昏、晚霞璀璨,一縷斜晖灑落在清澄的水面上,船家暫時停止劃槳,詩人也盡情地沐浴在夕陽晚照之中。

詩文到這裡就全部結束,讀者卻覺得意猶未盡。大家一定會想,作者既然如此喜愛這裡的風景,為何不幹脆棄舟登岸,慢慢欣賞。也許是作者公務在身,無法停留太多時辰;也許是才子認為,凡事應該留點餘味,等到故地重遊,可能更加興趣濃厚。

崔颢鮮為人知的詩作,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品

崔颢的這首詩作技法高超,不僅動靜結合,而且層次分明。詩人以問句開篇,非常引人入勝。作者又虛實相生地展現出水中的魚兒、以及天上的飛鳥,展現出詩人熱愛美好和諧的恬靜生活。

詩人同時又用岩石裡的回響,襯托出若耶溪甯靜的氛圍,令人如臨其境。全詩描寫逼真,别有情趣,不愧為唐詩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