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說新語‖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說新語‖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文丨王亞楠(方塘智庫詩酒文化研究中心實習研究員)

《黃鶴樓》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現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嶺之上,擁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是武漢市标志性建築。唐代著名詩人崔颢在這裡寫下《黃鶴樓》一詩,使它聲名大噪,引得無數人慕名而來。

崔颢是唐代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大約出生于武後長安四年(704),在開元十一年(732年)登進士第。崔颢享有才名,但為人放蕩不羁。他青年時期喜歡喝酒賭博,以貌美為準則選擇妻子,稍不如自己的意,就離棄,甚是薄情。是以當時人稱他“有俊才,無士行”。

崔颢的詩歌風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早期與後期截然不同。殷璠《河嶽英靈集》記載:“颢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意思也就是說,崔颢年少作詩流于浮豔輕薄,後來,遊曆過邊塞,詩風大振,充滿慷慨風骨之氣。

崔颢詩歌“忽變常體”,是從他及第前兩年的南遊開始的,其标志是由漢水行至湖北武昌時創作的《黃鶴樓》詩。作者登臨黃鶴樓,遠望家鄉汴州,感到家鄉離自己越來越近,思念之情也就越來越濃,随即提筆寫成了這首被譽為唐人七律壓卷之作的《黃鶴樓》。

“昔日的仙人已經乘着黃鶴飛去。這個地方隻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遠飛再也沒有傳回到這裡,千萬年以來隻有高挂的白雲在空中飄飄悠悠。漢陽晴川閣的綠樹曆曆可辨,更能看得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夕陽西下不知何處是我的家鄉?看那暮霭沉沉的江面更使人憂愁。”

詩的前半段抒發了人去樓空的哀歎,後半段描寫實景,落入了濃重的鄉愁。此詩雖是律詩,但詩人卻用搖曳生姿的古體入律,可以說是律詩的變體。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這幾句詩寫的是詩人在樓中的所見所感。讀罷,隻覺得其氣勢直流而下,沒有一絲的滞礙,十分得暢快。詩中“黃鶴”雖再三出現,我們讀之并不覺得其啰嗦重疊,而是覺得流暢自然,這與詩人運用古體詩的句法有關,更與詩人以氣貫穿密不可分。這四句看似随口說出,卻豪爽利落,顯示出了大氣磅礴的狂放氣質。這雄渾連貫的氣勢,令李白讀之罷筆。

後四句“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抒發的主要是濃濃的鄉愁。“晴川”指的是陽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曆曆”是清楚可數的意思;“萋萋”形容草木茂盛。前兩句詩運用了對仗的修辭手法,有一種均衡的美感,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

詩歌中的“鹦鹉洲”即是一地名,也是一事典。它現地處武漢市漢陽區。相傳由東漢末年祢衡在黃祖的長子黃射大會賓客時,即席揮筆寫就一篇"锵锵戛金玉,句句欲飛鳴"的《鹦鹉賦》而得名。後來祢衡被黃祖殺害,亦葬于洲上。一代名士的英姿風采早已被萋萋芳草湮沒,如今以祢衡為同調的詩人,也因為狂放而名陷輕薄,登上這黃鶴樓,看到那鹦鹉洲,詩人怎麼不會頓生空茫之感,有不如歸去之歎呢?

“晴川”“芳草”這一對仗工整的律聯,使得前四句流走的氣勢得以頓蓄,也因“鹦鹉洲”這一隐喻使全詩一脈貫通,潛氣内轉,溢為尾聯的唱歎。這種亦律亦古,大巧若拙的結構體制,便于表現高峰入雲的健朗風格,更是達到了唐詩“神來、氣來,情來”的超妙詩境。

這首詩帶上題目提到了兩次“黃鶴”和兩次“黃鶴樓”。并且仙人駕鶴飛去,黃鶴一去不複返,都在“黃鶴樓”上發生,似乎給“黃鶴樓”增添了幾分道家仙氣。現在的黃鶴樓主要是供人們遊覽觀賞,那麼這個“天下江山第一樓”一開始建造就是為了參觀用的嗎?黃鶴樓修建的目的是什麼呢?

最初修建黃鶴樓,主要是用于軍事。它最早建造于三國時代的東吳黃武二年(223年),主要是登樓瞭望,以便偵察軍情。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矶為樓,名黃鶴樓。”可以得知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

唐永泰元年(765年)黃鶴樓已具規模,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僅在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這是黃鶴樓最後一次修建,不幸毀于光緒十年(1884年)。後來一直到1985年,當地政府才重新修建了黃鶴樓,主樓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更高大雄偉。

可以說黃鶴樓的命運,随着曆史的流轉一直向前發展,從唐、宋、元、明、清,直到現在,曆朝曆代都對它有所修建。而且随着時代的不同黃鶴樓呈現出了不同的形制與風格,是以它的雄姿得到了無數騷人墨客的吟唱。除了崔颢這首《黃鶴樓》,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在1927年也曾登臨黃鶴樓,寫下了著名的《菩薩蠻·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這首詞多麼的雄渾深沉有力,寫出了對革命前途的焦慮與不安和對未來道路的信心與樂觀。

那麼,黃鶴樓從最早用于軍事用途為什麼後來轉變為觀賞性的樓台?

黃鶴樓實際是一個瞭望樓,後來因朝代的更替,它的軍事的使用價值逐漸殆盡。因黃鶴樓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适合登高遠眺,吸引了大批文人騷客前來。它臨長江,望遠山,而且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站在最高層遠望,文人可以盡享視覺的盛宴。那壯美的風景,使他們感慨滿懷,留下了一首首與黃鶴樓有關的詩詞,特别是崔颢的《黃鶴樓》,于是乎黃鶴樓就聲名遠播了,後來也就成了觀賞性的樓台。

時至今時今世,黃鶴樓可以說是我們與唐代詩人崔颢以及他所處時代的情感連接配接處,若有時間和機會,可以親自登上黃鶴樓,遙望遠方,再次用心去感受詩人在詩中坦露的情懷。

是的,就像每一座曆史建築那樣,黃鶴樓或多或少都帶着時代的印迹,見證着世間的滄桑變化與人間的悲歡離合,它是有溫度的,是有記憶的,是有情感的,安靜的立在那裡,等我們去觸摸,去追尋,去感受,去傳說。

編審:袁媛丨編輯:徐豐超丨設計:孫月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