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味飲食丨芥末墩兒

京味飲食丨芥末墩兒

北方每到冬季幾乎家家都用白菜做些芥末墩兒;其甜辣香美,頗受各界人士歡迎。可見這是個典型的“雅俗共賞”的好菜,做起來又很簡便。

先将剝去老菜幫子的白菜去掉白菜疙疸和心兒,剩下的白菜橫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兒,碼在盆内稍用熱水焯過,即澆上已用熱水潑好的芥末及其湯兒,蓋嚴蓋子,二、三天後,即成。

可把白菜段兒夾入盤中,其上有芥末及其汁兒,再加上些白糖供人吃用;若愛吃酸的,可再加上些水醋,就更美了。舊時,北京有個小報介紹此菜,說其“上能啟文雅之士美興,下能濟苦窮人民困危”是一點也不假的。

但說其是佛、道出家人所愛之素食,就有些不對了。因道教是把芥末子兒當成葷物的;而且佛門中的和尚、尼姑往往厭其為辛辣之物,也很少入口。倒是一些隻知貪美味、不論其是葷還是素的文人墨客大好其美了。

筆者記得在北京著名的山東飯館緻美齋的單間裡,就見挂有一張畫得很出神的“冊頁”,畫着一盤芥末墩兒和一把酒壺。從左方上斜着一枝帶有幾朵花兒的梅花,那半開的月洞窗和兩筆就勾出的幾案,則是必備的配筆。

用挺拔清秀的瘦金字題着兩句話道:“誰言君俗氣,梅花老酒伴君遊。”沒有落下款,也沒有用什麼印章。然據當時的書畫行家說這是名家張大千的筆墨;醉文士林醉桃也贊同這種說法。

筆者曾親見此畫,确是不俗,我雖不是什麼鑒賞名家,但其筆着卻筆筆露出大家風範——不想一盤小小芥末墩兒卻經許多名人記述之。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北京脈搏”,如需轉載請至公衆号背景聯系。歡迎關注官微:beijingmaib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