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荀子對君子的定義深入人心

荀子曰:“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已;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不誘于譽,不怨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已。” 【荀子說:“君子可以做到品德高尚而被人尊重,但不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尊重自己;可以做到忠誠老實而被人信任,但不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信任自己;可以做到滿腹經綸而被人任用,但不能讓别人一定任用自己。是以君子會為自身修養不夠而感到羞愧,但不會因被人輕蔑而感到羞愧;會因自己不講信義而感到恥辱,但不會因不被别人信任而感到恥辱;會為自己無能而感到羞愧,但不會因不被别人任用而感到羞愧。不被榮譽所誘感,不因别人诽謗而怨恨,遵循道義來做事,嚴肅地端正自己。”】

荀子對君子的定義深入人心

荀子畫像

《钤經》曰: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識足以鑒古,才足以冠世,此則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義,仁足以得衆,明足以照下,此則人之俊也;身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操足以厲貪鄙,信足以懷殊俗,此則人之豪也;守節而無撓,處義而不怒,見嫌不苟免,見利不苟得,此則人之傑也。【《钤經》說:“如果一個人的品德足以讓遠方的人慕名而來投奔,如果一個人的信義足以把形形色色的人凝聚在一起,如果一個人的見識足以鑒别古人的正誤,如果一個人的才學足以冠絕當代,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精英;如果一個人的理論規範足以成為教育世人的典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足以遵循道義,如果一個人的仁義足以獲得衆人的擁戴,如果一個人的英明足以照耀下屬,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俊傑;如果一個人的形象足以成為衆人的模範,如果一個人的智慧足以決斷疑難問題,如果一個人的操行足以警策貧婪卑鄙的人,如果一個人的誠信足以團結不同風俗的人,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英豪;如果一個人能恪守節操而百折不撓,如果一個人能多有義舉但無怨無悔,見到讓自己厭惡的人和事但不求苟且免于損害,見到利益但不随随便便去擷取,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豪傑。”】

繼續閱讀

  • 《荀子·君道篇》

    12·1有亂君,無亂國;有治人,無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猶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

    鑷子

    04-12

  • 荀子·榮辱篇

    【原文】憍洩①者,人之殃也;恭儉者,偋②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鑷子

    04-13

  • 荀子·不苟篇

    3·1。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

    鑷子

    04-13

  • 荀子·非相篇

    5.2故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君...

    鑷子

    04-13

  • 荀子·仲尼篇

    7·1“仲尼之門,五尺之豎子,言羞稱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誠可羞稱也。齊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則殺兄而争國,内行...

    鑷子

    04-16

  • 荀子·儒效篇

    8·1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

    鑷子

    04-16

  • 跟着荀子學修身

    荀子真是儒家大師,第一篇學勸學,第二篇就學修身修身不僅是學習的過程,荀子還教會我們怎麼看人,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知人才...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不苟篇

    不苟,指不随便、不馬虎。君子以禮義治國,以誠信養心,以自律而求同志。極力表彰君子的種種可貴品格,揭露和批判了小人的不良行...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榮辱

    "榮"即光榮、榮譽,是指社會對個人履行社會義務之後所給予的褒揚與贊許,以及個人産生的自我肯定肯定心裡體驗。"辱"即恥辱,...

    鑷子

    04-18

  • 跟着荀子學王制

    本文是荀子對政治的看法。荀子認為王者之政是一種用賢罷廢、誅惡化民的政治,賞罰分明,可以使人人歸于禮義。處理政事要用禮和法...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儒效

    這一篇除了論述大儒的作用外,還論述了聖人、君子、勁士、雅儒、小儒、俗儒、俗人、衆人、鄙夫幾類人的德行,并強調了學習與法度...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說仲尼

    《仲尼篇》用了文章開頭二字作為篇名,和内容并無關系。首二段是說霸者自然有其不滅亡之道,而不免會有用禮讓來裝飾自己的表現;...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相

    這是荀子對面相學的否定面相學是中國五術中的一種學問,主要從人的面上或身上的特征、行為舉止等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健康,進而...

    鑷子

    04-19

  • 跟着荀子學非十二子

    這是一篇對先秦各學派代表人物它嚣、魏牟、陳仲、史魚酋、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鄧析、子思、孟轲等十二人作了批判,而...

    鑷子

    04-19

  • 荀子 | 以仁為基礎的禮義建構

    本文轉自|哲學基礎内容提要:學界一般認為,孔子仁禮并建,孟子主要發展仁,荀子主要繼承禮。荀子多言禮,少言仁,“仁”在荀子...

    鑷子

    07-26

  • 有名之堂新編諸子內建——《荀子》宥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