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曰:“君子能為可貴,不能使人必貴己;能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已;能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不誘于譽,不怨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已。” 【荀子說:“君子可以做到品德高尚而被人尊重,但不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尊重自己;可以做到忠誠老實而被人信任,但不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信任自己;可以做到滿腹經綸而被人任用,但不能讓别人一定任用自己。是以君子會為自身修養不夠而感到羞愧,但不會因被人輕蔑而感到羞愧;會因自己不講信義而感到恥辱,但不會因不被别人信任而感到恥辱;會為自己無能而感到羞愧,但不會因不被别人任用而感到羞愧。不被榮譽所誘感,不因别人诽謗而怨恨,遵循道義來做事,嚴肅地端正自己。”】

荀子畫像
《钤經》曰: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識足以鑒古,才足以冠世,此則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義,仁足以得衆,明足以照下,此則人之俊也;身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操足以厲貪鄙,信足以懷殊俗,此則人之豪也;守節而無撓,處義而不怒,見嫌不苟免,見利不苟得,此則人之傑也。【《钤經》說:“如果一個人的品德足以讓遠方的人慕名而來投奔,如果一個人的信義足以把形形色色的人凝聚在一起,如果一個人的見識足以鑒别古人的正誤,如果一個人的才學足以冠絕當代,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精英;如果一個人的理論規範足以成為教育世人的典範,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足以遵循道義,如果一個人的仁義足以獲得衆人的擁戴,如果一個人的英明足以照耀下屬,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俊傑;如果一個人的形象足以成為衆人的模範,如果一個人的智慧足以決斷疑難問題,如果一個人的操行足以警策貧婪卑鄙的人,如果一個人的誠信足以團結不同風俗的人,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英豪;如果一個人能恪守節操而百折不撓,如果一個人能多有義舉但無怨無悔,見到讓自己厭惡的人和事但不求苟且免于損害,見到利益但不随随便便去擷取,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是人中的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