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作者:韶華傾夢

我隻是一個很普通很普通的老實人,淚會流,會感動,會追求,甚至也會放棄。畢竟,我是人,不是神,不是所有的一切我都能忍受——陳式·題記。

前進半步是天才,前進一步是瘋子。但有時候,後退一步也不一定是海闊天空,反而會是愚笨。在這個世界上,有天才,有白癡,但更多的是普通人。

陳式,在三國時代,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因為戰亂,不得不為了生存而不斷的努力。陳式不是諸葛亮這般全才,也不像關羽張飛這般勇武。他隻是一個普通人,一個為了生存,為了能夠光宗耀祖的基層将領。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在蒼茫紛争的亂世年華,經曆過戰争洗禮的人們,不會相信儒家的四書五經,也不會輕易的相信仁義禮智信。在更多的時候,他們更會相信手中的拳頭。畢竟,亂世中能夠維護他們生命安全的,大多數情況下不再是儒,而是絕對實力帶來的安全保障。或許,那時候的文學隻是一種怡情的工具。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陳式加入的是蜀漢劉備勢力。劉備勢力在三國中,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都是三國中較末位的。但是,這些對于陳式而言,其實并不太在乎。陳式在乎的是有一個平台,能夠讓他把自己的才幹發揮出來而已。是以,在正史的記載中,陳式的身影隻出現了三次。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h1>

在《三國志·魏書·徐晃傳》記載,“備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晃别征破之,賊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聞,甚喜,假晃節,令曰:‘此閣道,漢中之險要咽喉也。劉備欲斷絕外内,以取漢中。将軍一舉,克奪賊計,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陽平,引出漢中諸軍。”

馬鳴閣棧道,是漢中的險要咽喉。此地的重要性,就如同街亭和柳城一樣,街亭的失守,漢中直面敵軍的機率會很大的。是以,馬鳴閣棧道是劉備和曹操争奪漢中的最為主要的一條險道。

在漢中争奪戰中,因為益州被劉備拿下,後方無甚大憂患。是以,劉備對漢中的争奪逐漸加大兵力投入。為了拿下漢中,劉備不得不和孫權簽訂湘水之盟,割讓了荊南四郡的大半郡城,和江東劃分而治。随着戰争的擴大,曹操在漢中之地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才派遣陳式等十餘位将領帶着各自的營部兵馬去截斷馬鳴閣棧道,想以此來狙擊撤退的曹操大軍。曹軍雖是撤退,但其兵馬損失不多。而陳式等十人帶着各自的兵馬去截斷,本身就是一場懸殊的戰争。

是以,不出所料,陳式等人的任務最終還是失敗了。但是,陳式能夠在如此兇險的戰場上生存下來,卻也得到了劉備的看重和信任。也就是因為如此,陳式在後來得到更多的指揮權。

到了建興七年,陳式已經成長為蜀漢的重要将領。同時,因為蜀漢經過襄樊之戰和夷陵之戰的失敗,蜀漢中基層将領青黃不接的局面之下,陳式這樣任勞任怨,而且堅決執行指令的忠誠将領更是難能可貴。是以,陳式也得到了諸葛亮的重用。

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有言,“七年,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衆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諸葛亮的北伐,不僅是繼承劉備的遺志,也是要為蜀漢争取發展的時間。而在諸葛亮的多次北伐中,戰果寥寥,真正意義上有重大戰果的,或許隻有第三次。而第三次北伐的戰果建立者,就是陳式。此次北伐中,陳式率軍攻占了曹魏的武都和陰平二郡。

武都陰平二郡,也算得上是曹魏邊疆的重要大郡。武都郡是一個大郡,其下有将近7個縣,漢末時人口有10多萬。雖然經過了戰火的侵襲,人口的流動,但是經過曹魏的穩定發展,其郡内起碼也有個五六萬人。武都郡加上陰平郡,諸葛亮遷移的人口應該不下于10萬。而這十萬人口的遷移,無疑為蜀漢的發展帶來可期性。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h1>

在正史上,陳式在攻占武都和陰平二郡之後,其似乎逐漸的淡出人們的視野,下落和生死不詳。但是,在演義之中,陳式卻被刻畫成了一個無用,且違抗諸葛亮指令的武将,最後落得個斬首的悲慘結局。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在演義中,陳式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在定軍山之戰時。這個時候的陳式,還是牙将,跟随黃忠去定軍山和曹魏名将夏侯淵對戰。在戰争中,陳式被黃忠安排去對戰夏侯尚。但是,陳式沒有想到,夏侯尚佯敗誘敵,最後被夏侯淵生擒了。

式趕去,行到半路,被兩山上檑木炮石,打将下來,不能前進。正欲回時,背後夏侯淵引兵突出,陳式不能抵擋,被夏侯淵生擒回寨。部卒多降。

也就是說,在定軍山一戰中,以牙将身份出場的陳式,其在戰場上的表現差強人意。到了最後,還需要黃忠以夏侯尚來進行人質的對換。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而陳式的第二次出場,則和正史一樣,都是出現在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但與正史不同的是,陳式卻是違抗了諸葛亮的軍令,輕敵冒進,中了司馬懿的埋伏,損兵折将,最後被諸葛亮所斬首。

演義中的陳式和魏延一樣,都是對諸葛亮的用兵謹慎很不滿,并且在鄧芝的面前大聲地訴說着諸葛亮的不足,公然抵抗諸葛亮的軍令。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h1>

演義中的陳式和魏延不同,陳式就是一個普通且弱小,但是心中又有着很多想法的中基層武将。相對的,魏延則是蜀漢武将第二梯隊的領軍人物。特别是在關羽張飛,以及趙雲等人逝去的之後,魏延的武藝更是在蜀漢中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也正是因為有着魏延的存在,諸葛亮才在北伐初期對戰張郃時。有了更多的選擇。是以,當第三次北伐的時候,陳式和魏延都公然違抗諸葛亮的軍令。特别是魏延,在守街亭時,就不願做為後軍去為馬谡壓陣;在提出“子午谷計劃”被諸葛亮否定時,更是大庭廣衆之下和諸葛亮鬧翻/此外,魏延和蜀漢的劉琰,楊儀等人的關系更是不和。

但是,就是面對如此魏延,諸葛亮在很大程度上采取的還是漠視。因為,北伐期間,諸葛亮還是在用人之際,而且諸葛亮也自認為自己能夠壓得住魏延。而陳式則不同,陳式并不如魏延這般重要。是以,當陳式和魏延都違抗軍令時,諸葛亮斬殺的卻是陳式,殺雞儆猴,想以此來威懾魏延。

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憐其勇而用之。久後必生患害。

危險,總是要消滅在萌芽的狀态中。但是,有時候危險在可控的範圍之下,仍是少不了兵行險招。是以,危險但普通的陳式被殺,用來殺雞儆猴;而危險且有用的魏延卻被留了下來。

三國陳式: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承認平凡,但始終在拼命地追趕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危險,要消滅在萌芽狀态中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h1>

是以說,演義中的陳式和正史上的陳式相差甚大。而且,因為羅貫中需要對魏延日後的反叛,以及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做好鋪墊,埋好伏筆,隻能抹黑陳式,把陳式作為一個情節推動的重要配角,襯托二人。

總而言之,正史上的陳式,就是一個普通的中基層将領,但是随着自身的拼搏和努力,逐漸成為蜀漢後期的重要将領之一。但是,在演義中的陳式,卻是一個被欺負的老實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