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國曆史當中,人們對于蜀國的一流武将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了。除了原有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這幾位五虎上将,再加上姜維,魏延等人,構成了西蜀勢力的高端武力群體。
而除此之外,張翼,張嶷,馬忠,鄧芝,吳懿,吳班,高翔,陳式,這八員武将可以說是蜀國後期的中堅力量了。那麼在演義當中,八個人實力怎麼樣呢?接下來就以《三國演義》為範本,詳細的了解一下他們的實力。按照演義的記載這幾人可大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檔,馬忠,張嶷,吳班
首先這八個武将當中,排名第一名的必定是馬忠。許多人對于這個武将貌似都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但是論他的武力可以說是這幾人當中,最為強大的,功勞也是最大的因為木門之戰當中,張郃就是死在了他的埋伏之下。要知道張郃在蜀漢後期可以說連諸葛亮都十分的忌憚,而馬忠率領軍隊把他射殺,可以說功勞很大。
據《三國演義》描述:忽一梆子響,兩下萬弩齊發,将張郃并百餘個部将皆射死于木門道中。而在此埋伏的正是馬忠,單論其能力,就是殺害張郃就足以自傲了。而除此之外,馬忠還曾經與趙雲配合,大敗蠻将阿會喃,也可以看出其武力其實是二流偏上的水準,可以說是蜀漢的大将了。
張嶷是蜀漢中堅力量“無當飛軍”的統領,而他本人也數次立功,單論武藝可以說是很是高強了。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數次立功的人,卻為了掩護姜維而死在了亂箭之下,讓人唏噓不已。但他直到七十多歲還仍舊戰鬥在第一線,而且跟随諸葛亮征讨南蠻立下汗馬功勞,可以說十分的優秀了。
而吳班單論其能力也可以說是二流武将當中的佼佼者,曾經跟劉備征讨東吳,擊敗了東吳的二流武将孫桓。可惜後來陸遜火燒連營八百裡,随之敗退。而吳班也最後死在了後來和魏國的戰争當中,可以說是蜀漢忠良了。
第二檔:張翼,高翔,吳懿
相對比前三位,這三位顯然名氣更差了,不過再怎麼說也是蜀漢勢力當中能夠鎮守一方的狠人,但是論武藝就要比前幾名差了一籌。
張翼本為劉璋部将,劉備入川他随之歸降。最強悍的戰績是與王平夾攻擊敗姜維,單論武藝最多二流中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其實王平雖然不顯山不露水,但是其武藝一流的實力是實打實的。單看他救援魏延的那場戰鬥就可以窺見一斑。而在與第一檔的相比較之下,張翼顯然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單挑記錄了,故而排在了第二檔第一名。
高翔,其武藝實在是一般,也就是二流武将,而在演義當中也真的是沒什麼值得誇贊的亮眼的單挑記錄。但是這并不妨礙他成為諸葛亮手下的接應小王子。為什麼這麼說他呢?因為隻要是哪裡戰敗,這個人都會第一時間出現接應。先是被姜維伏擊的趙雲,後來是大意失街亭的馬谡,以至于後來上方谷引誘司馬懿。縱觀其一生,雖然武力不算很強,但是可以稱得上一句勞苦功高了。
吳懿,其實他的武力可以說更是稀松平常,但是也是蜀漢後期不可缺少的龍套武将之一,在演義當中經常能看到諸葛亮派遣他和其他武将一塊去攻略四方,能力還是有的。是以被排在了二檔。
第三檔:鄧芝,陳式
鄧芝其實武力很差,唯一有記錄就是作為趙雲的副将出兵箕谷。而他的能力顯然并不在武力上面。而是更加偏向于文臣。他曾經被諸葛亮派遣到東吳,來修複蜀漢與東吳的關系。據《三國演義》描述,他成功的說服了吳主孫權,原文如下:遂厚贈鄧芝還蜀。自此吳、蜀通好。從此來看,鄧芝頗有諸葛亮當年舌戰群儒的風頭,作為一員文臣顯然是非常優秀了。但是輪到武藝,就隻能在這八個人當中排到第三檔了,但是這無法掩蓋他的功勞。
陳式可以說是這八個人當中最為差勁的一個了。單看其在演義當中的表現,毫無出衆之處。跟随黃忠攻打定軍山期間被夏侯淵俘獲,後來第六次北伐期間不聽号令,導緻大敗,被諸葛亮斬首,可以說是罪有應得了。
那麼關于張翼,張嶷,馬忠,鄧芝,吳懿,吳班,高翔,陳式,這八員武将你怎麼看?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