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昌魚拌油條,傳統美味的“非遺菜”有了“國潮範”

作者:武漢晚報

武漢晚報1月4日訊(記者黃麗娟 通訊員張斌)武昌魚拌上油條吃,武漢“非遺菜”打造網紅新吃法,為市民年飯餐桌增添濃濃的中國味。1月3日,武漢豔陽天酒家解放公園路店聯手非遺傳人,推出多款武昌魚非遺技藝菜肴,引得衆多食客聞香而至。

武昌魚拌油條,傳統美味的“非遺菜”有了“國潮範”

武昌魚拌油條,打造網紅新吃法。

2013年,“武昌魚制作技藝”入選湖北省非遺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記者獲悉,今年以來,豔陽天旗下全省20多家酒店年銷售武昌魚菜肴30萬餘份,這也是該酒店點單率最高的楚菜。

武昌魚烹調手法多為清蒸、紅燒。近幾年來,豔陽天一直在緻力于武昌魚的技藝傳承和菜肴創新,推出多種武昌魚的新吃法,使傳統美味有了“國潮範”。此次推出的“武昌魚拌油條”吃法,選用肉質肥厚的生态武昌魚,将整條魚改刀為16塊、不加任何其他添加劑、醬料,用純野生鲫魚湯燒制而成,然後用油條沾上濃厚的魚湯汁吃,給予舌尖不一樣的體驗。現場品嘗的食客王小姐表示,作為一個老武漢,第一次品嘗這種新搭配,“魚肉入口即化,湯汁濃郁拌上油條又是一種新的口感,這種網紅新菜蠻是那個事”。

春節臨近,市民年夜飯需求更高。記者在豔陽天的年飯菜單裡看到,酥鱗武昌魚和列入市級非遺的黃焖圓子都是年飯重磅菜。業内人士認為,湖北本地餐飲企業在年夜飯的菜單上,不僅僅要展示傳統年味,還要比拼創意。譬如“武昌魚拌油條”的網紅新吃法,将傳統美食連結不一樣的搭配與口味,以一盤菜帶給年輕市民對“中國味道”的多重了解。

武昌魚拌油條,傳統美味的“非遺菜”有了“國潮範”

“非遺菜”黃焖圓子也是年飯重磅菜。圖檔 通訊員張斌攝

編輯:費吟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