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與媽媽進行了短暫的武漢三日遊,在等待錄取通知書的日子裡,我的家鄉遭受了近百年來罕見的天災。那段時間裡,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水火無情,人間大愛”。無數的瞬間,讓我淚目,也讓我堅信,大家同心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困難。也在此代表我的家鄉人民謝謝各位朋友曾經的鼎力相助。
終于等到九月開學,再次來到武漢。有了時間,終于可以好好規劃,吃遍武漢。
9月3日
雙喜鐵闆燒
今天我住的四人間宿舍同學聚齊了,我們宿舍有位武漢同學。以他多年沉浸于武漢本土美食的體驗,提議宿舍相聚的第一頓就去文理學部邊的雙喜鐵闆燒,便宜大碗種類豐富還下飯。
幸虧我們到得早,不到五點,就這時間,店裡也幾乎快坐滿了,老牌網紅,總是有自己的特點。食材新鮮,分量相當足。
吃飯不點肉,樂趣少一半。烤魚差不多兩斤多,48一份,很是超值。搭配了娃娃菜和洋蔥,老闆娘還熱心地指點我們,有的配菜搭配會不好吃。
烤牛肉、烤裡脊,烤豬腳、掌中寶、麻辣鳳爪、鱿魚,全靠火候功夫,軟嫩不柴,汁水飽滿。唯一不太可的是雞翅,奧爾良腌料的味道太重,與鐵闆燒的醬汁融合度不高,有點不倫不類。其他素菜,千頁豆腐、金針菇、藕片、洋芋,統統都是一個字,贊!像花菜、海帶這類熱門配菜,可得趁早點,不然就容易想吃也沒有。
浸潤于鍋底的熱幹面,是點睛之筆。吸收了所有的食材精華,面卻依然保持勁道的筋骨。
微辣的湯汁,熬煮到最後,辣味翻湧,鹹味突出,此時的湯汁拌飯,可是收尾工作,人均三碗,不在話下。
9月11日
昙華林遊
大學生涯的第一個周末,雖然沒有軍訓的勞心,可也不想荒廢周末時光,我們組織了宿舍的第一場集體活動—打卡文藝網紅昙華林。主要想去試試有名的趙師傅油餅包燒麥。
AM7:30 趙師傅紅油熱幹面
許是等待的暑假裡睡得太足,過了六點,大家是齊齊睜眼,互相呼喚。一輛車,殺去了糧道街。
這個點,已經開始排隊。
點了獨特的搭配,美式咖啡搭配油餅包燒麥。
剛到手油餅,略微燙手。趁熱來一口,油餅的焦脆、糯米的軟糯、豬油的渾厚、黑胡椒的沖鼻,随着熱氣的迸發,融合出一種和諧的熱辣,激起了一腦袋的汗。這種燒賣是傳統漢派燒麥,采用重豬油加黑胡椒的做法。吃完一份,有點膩,幸好有美式咖啡來解膩。
AM8:20 昙華林
這裡位于老武昌城的東北角,是武昌中心城區的文藝打卡地。
這條街上哥特式的基督教堂,希臘神廟式的聖誕堂,完全中式的門牌坊...雖然因為多時的修葺,漸漸褪出曆史的陳迹,散發出千篇一律的現代網紅甜膩風,但文化的質感不止沉積在一磚一瓦,還流淌在微風陽光關照過的每一分土地上。
AM12:00元銀甲(江灘店)
逛完昙華林,騎車一路奔向江邊。吃了小半個月食堂,身上油水都不剩多少了,這一頓,我們商量要好好奢侈一把。
他家連甲魚都團購,真是贊!雖然伏羊節已過,但聽着服務員介紹這空運的甯夏灘羊肉,必須吃肉肉。
甲魚包子有些意思,熱氣騰騰之中,白胖松軟,正中小孔,醬黃湯汁流淌。一口下去,湯汁微微浸潤,幹子鮮,肉丁肥,似乎沒吃着甲魚,卻又每時每刻都充斥着香鮮美味。轉眼一個下了肚,似乎還是不過瘾,人均兩個,是平常。
招牌甲魚燒羊排,甲魚細膩綿軟,不見其土腥;羊肉肥美軟爛,不聞其腥膻。打底的冬瓜,爐火慢炖,從淡翠色轉為醬黃色,真比肉還香。吃完鍋裡的食材,倒入米飯烹煮,又是人均三碗,總算彌補了上次的遺憾。
吃完困乏,歇歇不提。
9月21日
中秋遊
離家求學的第一個中秋節,鑒于目前的社會形勢,學校隻放了一天假。相聚是緣,上次白天出門太曬,這次打算去美術館晃晃,增強内涵,抱團過節賞月慰相思。
AM6:30|淩波門外
SUMMER OF 2021
又是一個不約而同早起的清晨。六點半的東湖邊,陽光已經灑下點點碎金,輕薄的雲層時隐時現,湖邊偶有三兩釣魚人。一人一輛車,從淩波門出發。
AM8:30|四季美東湖複地
早餐,就安排在了上次去過,全家都念念不忘的四季美東湖複地店。周末的八點,依然人氣很足。照例點了武漢的三大碳水王牌—湯包、豆皮、熱幹面。
還是記憶中金黃油亮,蛋香撲鼻。撥開青翠的蔥粒,焦黃薄脆的蛋皮下糯米油亮濕潤,喧騰的香菇丁、肉丁、筍丁,交織在糯米中,唇齒間,瞬間CD光牒。
熱幹面到手,第一件事是拌面,我這在信陽練就的手藝,還是得到了浙江和東北兄弟的贊揚。芝麻醬香萦繞,堿面舒爽耐嚼,别有風味。一摞蒸籠冒着熱氣上了桌,
一人一籠。籠蓋一掀,水霧散開,6個湯包,現了形。耐心等了陣,才夾起一個放進醋碟,舀了點香醋灌進包子孔裡,吸上一口湯汁,皮薄、餡嫩、湯鮮、味美,記憶裡的美味重制。
AM10:00|湖北省美術館
其實是因為前一天沒約上湖北省博物館,是以改到湖北省美術館。
美術館,一共四層,地面一層以上,為鋪排設計,兩邊為步行過道台階,中間的2個過道大台階,設計為訪客歇息區,共有十個展區。負一樓是名為“錯流”學院空間藝術展,一至三樓是風格各異的畫展和雕塑。
這裡充滿了思想與虛幻碰撞的場所,這是個适合靜默觀賞,放空思想,來一場天馬行空的聯想。
PM4:30|賴胖子肉蟹煲銷品茂店
逛完美食館出來,已是下午。肚子早就空空。中秋總還是要吃個螃蟹應應景。網上查了查,徐東附近的賴胖子吃蟹評價不錯,新鮮量大優惠多,學生黨的好去處。
坐下來,服務員推薦了紅膏肉蟹煲,這個時段正好是母蟹的最佳賞味期。每天還是限量供應,一天隻有四、五十鍋,那必須點。服務員還推薦我們點了主食炒飯。
這一鍋大概六個蟹蓋,雞爪、螃蟹、鹌鹑蛋、魚豆腐、年糕、莴苣、洋芋,食材堆得像小山。蟹膏和蟹肉的體積相當,蟹肉緊緻,蟹膏醇厚。雞爪腌制軟爛,一嘴下來,肉脫骨爛。莴苣剛剛斷生入味,清爽可口。玉米、鹌鹑蛋嘗得出的新鮮。年糕、魚豆腐和洋芋炖煮的綿密可口。微辣的口味,很是下飯。
外加些涼菜和配菜,配上贈送的酸蘿蔔,又是人均三碗米飯。
這個國慶,隻有一天假,胃裡有隻小手撓,要不要寝室裡再來一次吃吃吃的活動呢?
作者:應昀娜
更多武漢美食請加入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