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徒生在上海的“家”中,中國兒童文學作家緻敬童話大王

被譽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童話之王安徒生是如何生活的?安徒生在童話故事之外快樂嗎?安徒生是如何進入中國的?5月17日,在上海安徒生童話公園,"聽世界童話,實作生命的真谛——2019安徒生博物館主題活動"帶領讀者走進安徒生的世界。

在安徒生44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寫了一段漫長的阿瑪本格島奇幻之旅,皇家歌劇院的喜劇《尼古拉·納夫塔的愛情》,以及歐洲小說《即興詩人》,他是歐洲著名的詩人,但他最大的成就是童話故事。他寫了168個童話故事,給世界留下了大量經典的童話故事,如《M手指少女》《海的女兒》《醜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豌豆上的公主》等。安徒生的作品已被翻譯成150多種語言,讀者幾乎遍布世界各地。

中國對安徒生的介紹可以追溯到1909年,當時編輯孫玉秀編纂了《童話》系列,包括安徒生的《海公主》和《小領頭兵》。對安徒生作品的真正批判和翻譯是"文學研究會",這是一個對中國現代文學史有重大影響的文學社團,代表的人物包括毛敦、鄭振軒、葉紹軒、兵鑫、王宇召、缗平波、趙景申等人物。文學研究社團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翻譯和介紹安徒生和王爾德等外國童話作家的作品。

毛敦,文學研究協會的大師,他早期的文學活動與安徒生童話的介紹有關。1923年,毛墩翻譯出版了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衣》,還翻譯了勃蘭特《安徒生傳記》的前幾部。1924年1月,毛盾在《月刊》上發表了《兒童文學近代》,内容如下:"總之,不可否認的是,現代還沒有造就像安徒生這樣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家。趙景申是複旦大學教授,後來成為戲劇專家,也是中國藝術與科學院的重要成員,1919年,他在天津讀中學時翻譯了一些安徒生童話故事,并在《青年雜志》上發表。1922年後,他出版了《安徒生傳記》、《安徒生童話思想》、《安徒生童話藝術》、《安徒生童話創作》及其文學理論。在《安徒生評論》中,他總結了安徒生童話的兩個特點:一是貼近孩子的内心,他的童話與無處不在的孩子心理相協調;周作人也是安徒生的粉絲,他稱贊安徒生童話"最能幹""不改變孩子的心""熟悉孩子的心理"。另一位文學研究學會會主鄭振軒為安徒生的作品寫了一篇專題文章,并于1925年編輯了《月刊》第8期和第9期,連續推出《安徒生》。

文學研究會大張旗鼓地推廣這位世界童話大師,這在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是罕見的,從此,安徒生的名字和他的童話在中國傳播開來。在安徒生童話的影響下,毛墩、周作人、趙景軒、鄭振軒、葉紹軒等人也寫出了自己的童話故事。新中國成立後,譯者葉俊健是國内第一位将16卷《安徒生童話》翻譯成丹麥語的譯者,并被丹麥女王授予"丹麥國旗勳章";

上海翻譯出版社今年推出并出版了安徒生的自傳《我的童話人生》,帶領讀者深入到安徒生的内心世界。在書中,安徒生寫道:"我展現在眼前的童話般的生活,是曲折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我覺得自己像個幸運的孩子,我這一代最優秀的男人和女人中有多少人對我友好和坦率。我對人性的信任幾乎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即使是艱難的時刻也包含著幸福的元素。上海市兒童文學促進會會長、華師大學教授張錦江說,安徒生出身貧窮,對人民的苦難了如指掌,心中蘊含着對窮人和弱者的同情、善良和愛,他廣闊的人文胸懷充滿了人類的智慧,為人類的痛苦而光明。 這值得今天熱情地寫小貓和小狗,兒童文學作家在校園公園裡反思和學習。安德森的願景是一個廣闊的世界,兒童文學作家從狹隘的世界走出來的小世界,以有所作為。

安徒生一生都渴望中國,并在幾部作品中提到過中國,但他無法做到。如今,由丹麥方面設計和展出的安徒生博物館位于上海楊浦區的安徒生童話公園内,已經開放了兩年,擁有超過30萬遊客,成為安徒生在上海的"新家"。安徒生博物館館長齊瑞珍透露,博物館很快将設立"安徒生童話生活研究室",在進一步研究安徒生童話的同時,希望将研究成果轉化為實用的文化産業。該活動由上海安徒生博物館、安徒生(上海)品牌管理公司和上海市兒童文學研究促進會聯合主辦。

專欄編輯:李俊娜 文字編輯:李俊娜 标題:新華社 照片編輯 張建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