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張講曆史:明朝的外交

作者:熱情的金桔A

明朝時期的中國,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最發達的國家,中外交往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但是,明朝加強了天朝上國的觀念,對外關系是不平等的,外國來明朝必須朝貢,必須遵守明朝的規矩,連貿易都是恩賜,否則,不許來明朝。可是,外交思想絕對異質的歐洲人來了,開始沖擊明朝的天下觀。

老張講曆史:明朝的外交

1.鄭和下西洋。

1】概況。15世紀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鄭和遠航海外。鄭和先後七次率領船隊出海,通路了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評價。

①積極:是世界曆史上規模空前的遠洋航行,在資金、裝備、技術等方面大大領先于半個多世紀之後的歐洲遠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極:其目的主要是“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給明朝帶來較大的财政負擔,後來未能持續。實行的是貢賜貿易,不計成本,沒有經濟動因,不具有可持續性。

老張講曆史:明朝的外交

2.倭寇。

1】原因。

①從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盜不時在大陸東部沿海騷擾,被稱為“倭寇”。

②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對日本實行經濟封鎖的目的,嚴厲禁止海外貿易。

③商品經濟發展,人們要求出海貿易。

2】表現。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海盜、奸商等與倭寇勾結,進行走私活動,出沒沿海,燒殺搶掠,造成巨大破壞。

倭寇最先劫掠北韓,元末明初轉移到遼東、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明朝中期由中國奸商招募倭寇在沿海劫掠。日本人叫真倭,中國人叫假倭。1523年,日本兩批貢使相争,大肆劫掠,明朝下令停止市舶司,片闆不許下海,倭寇愈演愈烈。

3】戚繼光抗倭。

①在抗倭鬥争中,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浙江台州九戰九捷;在福建、廣東與抗倭将領俞大猷合作,連續重創倭寇,東南沿海的形勢穩定下來。

②後來,1567年,隆慶開關,朝廷逐漸放松了對私人海外貿易的限制。市舶司由接待貢使船舶變為主要接待各國商船,征收關稅。

老張講曆史:明朝的外交

明朝朝貢船

3.西方的侵擾

1】背景。明朝中後期,随着新航路的開辟,歐洲殖民者在中國沿海的活動日益頻繁。

2】表現。

①16世紀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曬貨物為由,賄賂香山縣地方官獲得了在濠鏡澳的租住權。

②稍晚東來的荷蘭和西班牙,分别占據了台灣島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荷蘭擊敗西班牙,獨占台灣。

④明末清初,俄國殖民者侵入黑龍江流域。

老張講曆史:明朝的外交

明人繪制的佛郎機火炮

4. 朝貢外交體制。

1】概念。這是中國古代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關系體制。它的核心思想是華夷思想,即中國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其它國家是蠻夷之邦。它通過對中國皇帝的俯首稱臣等禮節、進貢當地土特産等表示主從關系,中國給予高于非朝貢關系國家待遇方式确認,待遇包括确認藩屬地位、冊封、派遣使節慰問、賞賜、恩準貿易等。它是不平等的國際關系結構。

2】具體做法。作為一項規則,朝貢包含給予和接受的條款,貢品由順從的人民奉獻,而回饋物則是得到朝廷認可和獎賞的象征。這種财物的授受被納入“禮”的範疇,而“禮”展現在經濟和政治兩個層面。在這種朝貢關系裡,中國皇帝授予朝貢國家皇家的頭銜(即冊封),借此建立兩國之間的宗屬關系。

根據中國與朝貢國家之間關系的親密程度,确定由中國派遣使節到朝貢國,還是由朝貢國派遣朝貢使者來中國接受帝國官方文牒、印章,并交換禮物。終清一代,隻有北韓、琉球、越南享受到接待中國特使的殊榮,其他的朝貢國家則隻能派遣他們的貢使到北京。由中國皇帝認可的朝貢國家派遣的朝貢使團要在規定的期間、經由既定的路線(海路包括廣州、福州和甯波)通路北京。

使團的人數由中國朝廷确定,規模較大的使團近千人,其中一些是商人。這些商人除了參與朝貢貿易本身之外,還可以在北京會同館買賣特色商品。盡管買賣的商品的數量和種類也是由官方确定的,但私人貿易量日漸增加。是以,朝貢使團,特别是随使團來的商人到北京進行朝貢貿易的主要目的,變成追逐作為官方貿易附屬的非官方貿易的利潤。在中國與朝貢國家的關系中,每樣東西都用中國的思想和術語來描述,其他的國家則被貶低到從屬的位置。

以中國為中心,以權力和禮儀的威光來教化四海,這就是中華理念的實質,即世界是以中國為中心的這樣一個觀念。但是我們必須指出,從對外關系管理的角度看,這一觀念不是簡單的、排他的中華至上的理念,它通過藩部、土司和土官、朝貢、互市等關系将不同國家的元素整合吸收進來。尤其是在朝貢關系中,中國很少關注對方自有的行政程式為何,而是隻要其接受由朝貢體制規定的禮儀關系即可。這些吸收和整合的元素經常被這樣的一種觀點所忽視,即成規認為的中華的世界理念是絕對的、同化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是一種排外主義的、以中國為中心的理念。

3】勘合貿易。被皇帝确認的朝貢國家,由中國确定朝貢的年代間隔、使團規模、上岸時間地點、朝貢路線、交換商品的種類和數量等等,一份給朝貢國家,一份留存中國,到時候按照預先約定的内容,逐項按驗。

4】海禁政策。朱元璋推行,嚴禁出海與外國人交易。目的是防備方國珍、張士誠逃亡海上的殘餘勢力。朱棣恢複甯波、泉州、廣州市舶司。

老張講曆史:明朝的外交

1519年,葡萄牙出版的通往香料群島的地圖

5.西學東漸

6.抗日援朝

豐臣秀吉入侵北韓,北韓請求明朝派兵援助,明朝将領鄧子龍配合北韓名将李舜臣,都戰死沙場,最終日軍退回本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