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的掃興行為是可遺傳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覺醒和抗議

父母的掃興行為是可遺傳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覺醒和抗議

近期,“我的父母為什麼如此掃興”引發熱議,從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到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大家似乎都有過被父母掃興的經曆。有人說,中國式父母的奇葩之處在于:和他們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向他們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這個現象折射出的是年輕人與父母相處之間的沖突,也暴露了一些家庭裡彌漫着傷痛與無奈的親子關系。騰訊育兒《孩子不抑郁》系列節目邀請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創新與評價分會副會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李浩英老師、花徑原生家庭創辦者,專治孩子“躺平”的林巨老師,針對中國式親子關系進行深度探讨。

核心觀點:

父母之是以掃興是因為保持以前時代的思維定式,将孩子視為必須成才的工具。

父母會将原生家庭的創傷帶給孩子,改善親子關系需先療愈自身。

物質發展的時代下,精神需求越來越受到關注,父母的教育理念需要轉變。

父母應該将學習廣義化,重視孩子的思維等其他特質的發展,而非隻關注功課和成績。

說話時容易掃興是一種習慣,父母想要改變需要養成新的習慣,有意識地堅持。

情緒管理有兩個工具,一是每天記錄自己的心情,延續良性情緒;二是感覺自己的情緒并通過深呼吸調整。

父母的掃興行為是可遺傳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覺醒和抗議

問:大到人生選擇,小到吃頓飯染個頭或者穿一件衣服,都可能受到父母不自覺的審視和點評,這種點評很多集中在負面評價上。如何看待掃興父母這種現象?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會習慣性的向孩子輸送這樣的負面資訊呢?

李浩英:愛掃興的父母比較多。就拿我的個人經曆來說,前兩天,我也成為了掃興父母之一。我們家孩子參加開學典禮的表演,表演後特别開心地跟我們照相、合影。當時我心裡沒有那麼興奮,孩子肯定能看出來我沒有她那麼興奮。我覺得這是最典型的掃興的表現,不能跟别人共情,這種可以叫做麻木式掃興。而另外有的家長表現的是一種扼殺式掃興。例如,我侄女的孩子讀完一本書想和她分享,說了前半截被她打斷了,指責孩子作業沒寫完就做别的事。這樣會導緻孩子之後不和家長交流,也就造成親子溝通的障礙。

我們喜歡挑刺,是因為隻有在能夠指出别人缺點的情況下,才能滿足好為人師的優越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自我肯定。父母的上一輩有這種習慣,那麼父母隻有具備了這種習慣之後,才會覺得自己是長輩,有能力強的優越感。在這種生理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綜合塑造下,我們獲得的習得性評價變成負面的。

如果想擺脫這種負面評價,需要反向修煉。現在大多數人會做負面評價,是個人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習得性因素以及全社會的負面評價環境綜合塑造而成。比如一進門就被說“哎呀,今天怎麼又回來得這麼晚”,其實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你回來晚了我會擔心你”,他們沒有用正面的方式表達他的心情,而是用一種指責埋怨的方式。是以我們首先要保持客觀的态度去接納,每個人都具備負面評價,誰也别指責誰。

林巨:随着經濟高速發展,我們已經不愁吃喝。但有些父母對原生家庭的創傷沒有療愈,還是活在物質貧瘠、精神貧瘠的年代。在那個年代,人隻有一個目标——活下去。為了活下去努力工作和學習,其他事情沒有意義。是以我們都變成了工具,不會享受生活。我們總是以否定的方式去評價别人,也和這有關。

在物質貧瘠的時代,人要養家糊口,人的工具化會迫使孩子早熟,以成人的标準來要求孩子。以前的年代家裡很窮,孩子兩歲要喂雞,四歲要種地,現在六歲要背一百首唐詩,十歲要考第一名,這個思維是延續下來的。那麼否定從何而來呢?孩子隻有兩歲,但是家長希望他兩歲能幹六歲的活,六歲能幹十六歲的活,這就是我們把人的工具化異化,把人往早熟的方向去要求,是以否定成為必然。

有句話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們現在還認為這是褒義的,實際上中國的GDP已經有很快的發展了,但是我們的精神還停留在原生家庭的時代。我們還是把孩子當做必須考進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的工具,是以對于孩子都是否定的。我們沒有被允許慢慢地成長,也沒有想過孩子可不可以成為世俗定義的“廢物”,我們骨子裡認為孩子必須成才,成為良好的工具。我們在一聲聲否定中成長,是以長大後就習慣這個思維模式:第一,人必須是工具;第二,按工具的标準來講,如果孩子是不合格的就要否定。現在很多孩子躺平了,躺平是對被當成工具的一種抗議,這也是孩子的覺醒。

父母的掃興行為是可遺傳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覺醒和抗議

問:這個現象背後反映着家長怎樣的教育焦慮?如何看待這種教育焦慮?

李浩英:如果把認真學習當作生存工具的話,顯然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們說通過學習光宗耀祖、飛黃騰達,就是限定到一條路上。我們現在就處于這個階段,隻有物質上極大豐富才可以轉換思維定式,将工作看成隻是享受人生休閑生活之前獲得物質的一個次要手段。

我們特别容易把學習狹義化,把學校文化課稱為學習。學習有用論和學習無用論也是一個展現。三人行必有我師,如果我們用孔子的方式了解學習,那就是人活着每天都是在學習,我們現在也倡導終身學習,下班後去學廣場舞、老年大學排不上隊這些表明我們學習熱情的高漲。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能了解學習是使人獲得智力的提升、理性思維的成長、好奇心的培養,而不在于成績的提高,那就能擴充學習的定義。學習能夠鍛煉你成為一個完整的、獨立的人,能夠滿足自己的獨立生存、為他人為社會做貢獻。而如果窄化了學習的定義,就容易陷入焦慮。隻盯着卷面成績差幾分滿分,對孩子也是一種摧殘。

林巨:要有一個好學曆、好工作的生存法則已經在我們心目中深深固化下來了。這個生存法則在八九十年代有用,現在的聯考錄取率遠遠高出當年。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會造成很多人失業。我們現在很多教育理念都是落後了,大幅度落後生産力的發展。現在個體的發展空間比十年前大,但是我們的思維還是停留在隻有讀書才是一條出路。是以我們還是覺得一定要好好讀書這樣一個生存理念,認為教育是為當下的生存服務。

适合20年後社會發展的孩子,不一定是讀書好的孩子,往往是“躺平”的孩子,這些孩子療愈了自己、充實了自己、修養了自己,在未來更有發展空間,用長久的動力才能往前走下去。在以後的時代裡人的精神健康是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如果孩子被“雞娃”而往前推,沒有内在動力,那麼以後也會躺平。沒有生存危機,用什麼方式教育孩子,如果從來都是用恐吓威脅的方式,有一天孩子發現文明前進了,生存危機解除了,人不用為了生存而努力,而是要為自己的内心需要而努力,那時候會突然發現内心世界一片貧瘠。 

問:父母這種掃興的行為對親子關系或者孩子的成長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可以給到愛掃興的家長哪些建議呢?

李浩英:我們一定要對孩子的思想保有尊重和敬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并且日益蓬勃發展的生命。千萬不要用定性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果用這種負面的情緒跟孩子交流,會給孩子貼上标簽。一旦貼了标簽就是羅森塔爾效應了,使得孩子終身培養定性化。

家長應該反思,自己說出埋怨指責的話,是想培養自尊自信的孩子還是培養自卑的孩子。家長除了經常挑刺以外,還挾有條件,其實是威脅恐吓孩子,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從小就是習得性無助、自卑,擔心爸爸媽媽罵、被其他人讨厭,這對孩子的社會交往、未來擇偶以及工作都會造成影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父母應該想想孩子出生時歡喜的刹那,思考自己想要培養一個獨立樂觀自信的孩子,還是一個膽小自卑悲觀的孩子。如果定下自己的使命觀和育人目标,就一定三思而後行,管好自己的嘴。嘴不能随便張,尤其帶着情緒的情況下,家長的嘴很大程度影響家庭氛圍。

問:很多時候是父母自己沒有療愈原生家庭的創傷所導緻的掃興行為,父母能否意識到是因為這一系列的關系帶來的影響或者是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嗎?

李浩英:人的各種情緒的産生想要達到自覺都是極難的。哲學上有三個終極追問: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你要幹什麼?人的一生都是在尋找自己的過程。如果能夠意識到是自己的問題,那麼一切都好辦了。但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容易發現的問題,也是極難修煉的。有很多社會問題源于家庭,父母必須清醒認識到,孩子不僅遺傳了身高、容貌,還有智商情商、精神富足和病态。

林巨:現在有個很流行的詞叫路徑依賴,路徑依賴是人類最大的執着。要擺脫路徑依賴特别難,從人性來講路徑依賴是人性的第一需要,很難打破的安全感。

問:近期,“江浙滬獨生女”也是網際網路熱議的對象。在網友們的了解中,“江浙滬獨生女們”生活優渥,在父母的财富與情感的支援下成長,人生順遂。對于“江浙滬獨生女們”的豔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親子關系中的部分缺失。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林巨:我認為不能從表面看問題,他們物質是富裕的,但精神有沒有跟上是一個問題。很多孩子其實是父母雙全的孤兒,雖然有爸爸媽媽,但父母體會不到孩子的心,總是在關注孩子的行為。這些孩子确實衣食無憂,但是内心還是貧瘠的。精神富足和物質富足是兩個概念。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最重要的還是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質的富足。

父母的掃興行為是可遺傳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覺醒和抗議

李浩英:現在社會上興起了一種豔羨的目光更大程度上是人的拜金或者是崇尚富足的一種表現。真正生活在那樣家庭的孩子我見過很多,其實他們的精神匮乏,包括為什麼出國之後特别願意找中國人紮堆,願意去買名牌,和男女朋友同居等,實際上他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甚至不能有獨立的情感。是以我們不去評價社會為什麼豔羨,我隻以這樣個體的案例告訴大家:鞋合不合腳隻有你自己知道。

問:我們看到許多“掃興”的場景中,家長往往由于工作疲憊對孩子的行動漠視,有時也會把工作的不順心帶到家庭,能否給家長提供一些情緒管理的小技巧?

李浩英:先說情緒轉移的問題,我們每一個家長首先要檢測自己是不是成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夠駕馭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如果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那麼就是一個巨嬰狀态。如果意識到自己沒有成熟,就需要先讓自己發育起來。

情緒管理有兩個好工具,一是記錄自己每天從早到晚的心情,每天睡前回憶一天發生的三件好事,衍生一種連續的良性情緒;第二是感覺自己的情緒,如果呼吸一加快、心跳一加快、腦門一發熱你就得知道,我要開始發飙了。學會腹式呼吸,練習深呼吸。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呼吸是一分鐘17次左右,深呼吸的話是一分鐘4-6次。人在想要發怒的時候,從情緒傳達到語言或者行為需要4-6秒,而深呼吸大約需要10秒時間。當意識到自己想要發飙的時候,深呼吸一口氣,截斷想要發怒的神經遞質,這時候情緒就平和了。

家庭教育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沒有系統教材、專業老師、考核标準,需要家長認真修煉。我有一本書就是《好習慣重塑全新大腦》。葉聖陶老先生有一句話:“教育其實很簡單,就是養成習慣”。說話時容易掃興、批評、指責其實是一種習慣。隻要下定決心改變,讓新的習慣養成,大腦就會重新塑造。這需要每天練習,養成習慣,有意識地堅持。

林巨:父母回家時感覺心很累很煩,不想理孩子,這個很常見。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心情很好、身體很好的時候你也是不想理孩子的,比如陪孩子二十分鐘心裡就慌得不行,要找個茬看看手機。這反映出父母不願意和孩子産生連接配接,親子連接配接是空無的。可能由于上一代很忙,從小沒有連接配接,是以産生了這樣的延續。真正的連接配接是心心相印的。孩子躺平了,和誰都不連接配接,反映是父母原生家庭遺留的創傷。孩子非常愛我們,但是我們沒有真正了解他。隻要和孩子的心在一起了,療愈瞬間發生。你改變一分孩子就成長一分,改變十分孩子就成長十分。當你心的連接配接不再是空無的,你的孩子也會變化,家庭也會随之變化。

本期嘉賓:

方玲|圓桌主持人、中國心理學會科普講師

李浩英丨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創新與評價分會副會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

林巨丨花徑原生家庭創辦者,專治孩子“躺平”

整理:廖晞冕

稽核:蔡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