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母的扫兴行为是可遗传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和抗议

父母的扫兴行为是可遗传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和抗议

近期,“我的父母为什么如此扫兴”引发热议,从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到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大家似乎都有过被父母扫兴的经历。有人说,中国式父母的奇葩之处在于:和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向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这个现象折射出的是年轻人与父母相处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一些家庭里弥漫着伤痛与无奈的亲子关系。腾讯育儿《孩子不抑郁》系列节目邀请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创新与评价分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李浩英老师、花径原生家庭创办者,专治孩子“躺平”的林巨老师,针对中国式亲子关系进行深度探讨。

核心观点:

父母之所以扫兴是因为保持以前时代的思维定式,将孩子视为必须成才的工具。

父母会将原生家庭的创伤带给孩子,改善亲子关系需先疗愈自身。

物质发展的时代下,精神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父母的教育理念需要转变。

父母应该将学习广义化,重视孩子的思维等其他特质的发展,而非只关注功课和成绩。

说话时容易扫兴是一种习惯,父母想要改变需要养成新的习惯,有意识地坚持。

情绪管理有两个工具,一是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延续良性情绪;二是感知自己的情绪并通过深呼吸调整。

父母的扫兴行为是可遗传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和抗议

问:大到人生选择,小到吃顿饭染个头或者穿一件衣服,都可能受到父母不自觉的审视和点评,这种点评很多集中在负面评价上。如何看待扫兴父母这种现象?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会习惯性的向孩子输送这样的负面信息呢?

李浩英:爱扫兴的父母比较多。就拿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前两天,我也成为了扫兴父母之一。我们家孩子参加开学典礼的表演,表演后特别开心地跟我们照相、合影。当时我心里没有那么兴奋,孩子肯定能看出来我没有她那么兴奋。我觉得这是最典型的扫兴的表现,不能跟别人共情,这种可以叫做麻木式扫兴。而另外有的家长表现的是一种扼杀式扫兴。例如,我侄女的孩子读完一本书想和她分享,说了前半截被她打断了,指责孩子作业没写完就做别的事。这样会导致孩子之后不和家长交流,也就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

我们喜欢挑刺,是因为只有在能够指出别人缺点的情况下,才能满足好为人师的优越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自我肯定。父母的上一辈有这种习惯,那么父母只有具备了这种习惯之后,才会觉得自己是长辈,有能力强的优越感。在这种生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塑造下,我们获得的习得性评价变成负面的。

如果想摆脱这种负面评价,需要反向修炼。现在大多数人会做负面评价,是个人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习得性因素以及全社会的负面评价环境综合塑造而成。比如一进门就被说“哎呀,今天怎么又回来得这么晚”,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你回来晚了我会担心你”,他们没有用正面的方式表达他的心情,而是用一种指责埋怨的方式。所以我们首先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去接纳,每个人都具备负面评价,谁也别指责谁。

林巨: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们已经不愁吃喝。但有些父母对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疗愈,还是活在物质贫瘠、精神贫瘠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人只有一个目标——活下去。为了活下去努力工作和学习,其他事情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都变成了工具,不会享受生活。我们总是以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也和这有关。

在物质贫瘠的时代,人要养家糊口,人的工具化会迫使孩子早熟,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以前的年代家里很穷,孩子两岁要喂鸡,四岁要种地,现在六岁要背一百首唐诗,十岁要考第一名,这个思维是延续下来的。那么否定从何而来呢?孩子只有两岁,但是家长希望他两岁能干六岁的活,六岁能干十六岁的活,这就是我们把人的工具化异化,把人往早熟的方向去要求,因此否定成为必然。

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现在还认为这是褒义的,实际上中国的GDP已经有很快的发展了,但是我们的精神还停留在原生家庭的时代。我们还是把孩子当做必须考进好学校、找到好工作的工具,所以对于孩子都是否定的。我们没有被允许慢慢地成长,也没有想过孩子可不可以成为世俗定义的“废物”,我们骨子里认为孩子必须成才,成为良好的工具。我们在一声声否定中成长,所以长大后就习惯这个思维模式:第一,人必须是工具;第二,按工具的标准来讲,如果孩子是不合格的就要否定。现在很多孩子躺平了,躺平是对被当成工具的一种抗议,这也是孩子的觉醒。

父母的扫兴行为是可遗传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和抗议

问:这个现象背后反映着家长怎样的教育焦虑?如何看待这种教育焦虑?

李浩英:如果把认真学习当作生存工具的话,显然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说通过学习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就是限定到一条路上。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个阶段,只有物质上极大丰富才可以转换思维定式,将工作看成只是享受人生休闲生活之前获得物质的一个次要手段。

我们特别容易把学习狭义化,把学校文化课称为学习。学习有用论和学习无用论也是一个体现。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我们用孔子的方式理解学习,那就是人活着每天都是在学习,我们现在也倡导终身学习,下班后去学广场舞、老年大学排不上队这些表明我们学习热情的高涨。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能理解学习是使人获得智力的提升、理性思维的成长、好奇心的培养,而不在于成绩的提高,那就能扩展学习的定义。学习能够锻炼你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能够满足自己的独立生存、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而如果窄化了学习的定义,就容易陷入焦虑。只盯着卷面成绩差几分满分,对孩子也是一种摧残。

林巨:要有一个好学历、好工作的生存法则已经在我们心目中深深固化下来了。这个生存法则在八九十年代有用,现在的高考录取率远远高出当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多人失业。我们现在很多教育理念都是落后了,大幅度落后生产力的发展。现在个体的发展空间比十年前大,但是我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只有读书才是一条出路。所以我们还是觉得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样一个生存理念,认为教育是为当下的生存服务。

适合20年后社会发展的孩子,不一定是读书好的孩子,往往是“躺平”的孩子,这些孩子疗愈了自己、充实了自己、修养了自己,在未来更有发展空间,用长久的动力才能往前走下去。在以后的时代里人的精神健康是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如果孩子被“鸡娃”而往前推,没有内在动力,那么以后也会躺平。没有生存危机,用什么方式教育孩子,如果从来都是用恐吓威胁的方式,有一天孩子发现文明前进了,生存危机解除了,人不用为了生存而努力,而是要为自己的内心需要而努力,那时候会突然发现内心世界一片贫瘠。 

问:父母这种扫兴的行为对亲子关系或者孩子的成长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呢?可以给到爱扫兴的家长哪些建议呢?

李浩英:我们一定要对孩子的思想保有尊重和敬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并且日益蓬勃发展的生命。千万不要用定性的眼光看待孩子。如果用这种负面的情绪跟孩子交流,会给孩子贴上标签。一旦贴了标签就是罗森塔尔效应了,使得孩子终身培养定性化。

家长应该反思,自己说出埋怨指责的话,是想培养自尊自信的孩子还是培养自卑的孩子。家长除了经常挑刺以外,还挟有条件,其实是威胁恐吓孩子,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从小就是习得性无助、自卑,担心爸爸妈妈骂、被其他人讨厌,这对孩子的社会交往、未来择偶以及工作都会造成影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父母应该想想孩子出生时欢喜的刹那,思考自己想要培养一个独立乐观自信的孩子,还是一个胆小自卑悲观的孩子。如果定下自己的使命观和育人目标,就一定三思而后行,管好自己的嘴。嘴不能随便张,尤其带着情绪的情况下,家长的嘴很大程度影响家庭氛围。

问:很多时候是父母自己没有疗愈原生家庭的创伤所导致的扫兴行为,父母能否意识到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关系带来的影响或者是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吗?

李浩英:人的各种情绪的产生想要达到自觉都是极难的。哲学上有三个终极追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要干什么?人的一生都是在寻找自己的过程。如果能够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那么一切都好办了。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容易发现的问题,也是极难修炼的。有很多社会问题源于家庭,父母必须清醒认识到,孩子不仅遗传了身高、容貌,还有智商情商、精神富足和病态。

林巨: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叫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人类最大的执着。要摆脱路径依赖特别难,从人性来讲路径依赖是人性的第一需要,很难打破的安全感。

问:近期,“江浙沪独生女”也是互联网热议的对象。在网友们的理解中,“江浙沪独生女们”生活优渥,在父母的财富与情感的支持下成长,人生顺遂。对于“江浙沪独生女们”的艳羡,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亲子关系中的部分缺失。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林巨:我认为不能从表面看问题,他们物质是富裕的,但精神有没有跟上是一个问题。很多孩子其实是父母双全的孤儿,虽然有爸爸妈妈,但父母体会不到孩子的心,总是在关注孩子的行为。这些孩子确实衣食无忧,但是内心还是贫瘠的。精神富足和物质富足是两个概念。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还是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质的富足。

父母的扫兴行为是可遗传的,“躺平”是孩子内心的觉醒和抗议

李浩英:现在社会上兴起了一种艳羡的目光更大程度上是人的拜金或者是崇尚富足的一种表现。真正生活在那样家庭的孩子我见过很多,其实他们的精神匮乏,包括为什么出国之后特别愿意找中国人扎堆,愿意去买名牌,和男女朋友同居等,实际上他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甚至不能有独立的情感。所以我们不去评价社会为什么艳羡,我只以这样个体的案例告诉大家:鞋合不合脚只有你自己知道。

问:我们看到许多“扫兴”的场景中,家长往往由于工作疲惫对孩子的行动漠视,有时也会把工作的不顺心带到家庭,能否给家长提供一些情绪管理的小技巧?

李浩英:先说情绪转移的问题,我们每一个家长首先要检测自己是不是成人,成熟的标志是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那么就是一个巨婴状态。如果意识到自己没有成熟,就需要先让自己发育起来。

情绪管理有两个好工具,一是记录自己每天从早到晚的心情,每天睡前回忆一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衍生一种连续的良性情绪;第二是感知自己的情绪,如果呼吸一加快、心跳一加快、脑门一发热你就得知道,我要开始发飙了。学会腹式呼吸,练习深呼吸。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呼吸是一分钟17次左右,深呼吸的话是一分钟4-6次。人在想要发怒的时候,从情绪传达到语言或者行为需要4-6秒,而深呼吸大约需要10秒时间。当意识到自己想要发飙的时候,深呼吸一口气,截断想要发怒的神经递质,这时候情绪就平和了。

家庭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没有系统教材、专业老师、考核标准,需要家长认真修炼。我有一本书就是《好习惯重塑全新大脑》。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话:“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养成习惯”。说话时容易扫兴、批评、指责其实是一种习惯。只要下定决心改变,让新的习惯养成,大脑就会重新塑造。这需要每天练习,养成习惯,有意识地坚持。

林巨:父母回家时感觉心很累很烦,不想理孩子,这个很常见。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你心情很好、身体很好的时候你也是不想理孩子的,比如陪孩子二十分钟心里就慌得不行,要找个茬看看手机。这反映出父母不愿意和孩子产生连接,亲子连接是空无的。可能由于上一代很忙,从小没有连接,所以产生了这样的延续。真正的连接是心心相印的。孩子躺平了,和谁都不连接,反映是父母原生家庭遗留的创伤。孩子非常爱我们,但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他。只要和孩子的心在一起了,疗愈瞬间发生。你改变一分孩子就成长一分,改变十分孩子就成长十分。当你心的连接不再是空无的,你的孩子也会变化,家庭也会随之变化。

本期嘉宾:

方玲|圆桌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科普讲师

李浩英丨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创新与评价分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林巨丨花径原生家庭创办者,专治孩子“躺平”

整理:廖晞冕

审核:蔡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