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文|十三姐

前幾天有好事者給各大AI下達了統一指令,讓它們給自己那考了倒數第一的孩子寫一封信,題目叫《你真沒用,對不起爸爸媽媽的栽培》。

然後,文心一言在這場罵孩子大賽中毫無懸念地出線了。

先來欣賞這篇出線作品: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可以說,文心一言開篇是半句廢話都沒有,跳過前戲,直接開怼,切中要害,直指核心。

一上來就開宗明義——我對你感到失望和不滿,你為何如此無能。

接下來一段——你以前還不錯,但現在越來越差勁。

再接下來一段——你并不是廢物,你隻要努力應該還有救。

緊接着加入感情色彩——我是在為你好。

最後總結升華——你要努力讓我滿意,别成為一個廢物。

文心一言如果是個人,估計是從小被罵大的,對中國式訓娃的規律、語言的起承轉合、情緒的自如收放、精神上的先抑後揚,都是掌握得很有節奏感的......

總之這個AI一看就是至少有20多年的挨罵史,大機率是從5個月剛會爬的時候就開始挨罵,一直被罵到大學畢業之後、找對象之前。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講真,不少人看完這封信,真的開始回憶自己從小長大的過程,然後又開始思考自己把孩子帶大的過程。

這個文心一言罵孩子真的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産了。

它扮演的不是一個不懂科學育兒的父母,而是一個文盲甚至人格缺陷的父母......

如果人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難免會有錯,人工智能的資訊可都是經過篩選的,居然也可以寫出《你真沒用》這種作文,這隻能說明,它真的還是一個機器。

讓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AI面對《你真沒用》這樣的寫作指令時,是啥反應: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顯然,ChatGPT大逆不道地違背了人類的指令,但更顯然,這個AI當父母的水準已經超越了一部分人當父母的水準了。

諸如“對你失望”、“沒用”、“廢物”、“無能”、“是為你好”......這些詞,人家是知道是不能随便對人說的,對大人都不能,何況對孩子。

但是仔細想想,可能有不少家長看了也會自省,内心深處确實有ChatGPT的那種思想高度,也想按照這種落落大方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但現實中卻把控不好情緒,不自然地做成了文心一言式家長,狠話張口就來,罵完又開始後悔......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我之前和大家聊過“習得性無助”。

假設一個小孩長大的環境裡三天兩頭被否定、被貶低,那麼他就不可能是一個樂觀和強大的人,他會習得性無助,放棄掙紮,更加悲觀。

現在看了這場AI小作文比賽,發現ChatGPT用了一個很重要的詞:建設性。

這讓我又想起了最近正在做的另一個作業:積極建設性反應vs破壞性反應練習。

啥叫建設性反應和破壞性反應?舉個栗子:

比如你的孩子跟你說:“我這次數學測驗考了90分,班級平均分隻有80分”。

你說:“哇,你比上次進步了不少哦,你總結過進步的原因嗎,是哪些地方下功夫才讓你有這麼大的進步?說出來讓我一起高興高興!下次我們一起用這個方法再試試,争取能進步更多”......你一邊熱情回應孩子一邊看着他的眼睛,一副慈母的表情......這就叫積極建設性反應。

但還有種可能,你會說:“你怎麼不看好的隻看差的,我聽說最高分100分呢,你啥時候能給我考個滿分”......你語氣冷淡,沒有眼神交流,愛答不理......這就是破壞性反應。

我最近經常摸着雙下巴想,大多數時候自己是哪一種反應。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我感覺自己有時候也無意中會流露出破壞性反應,雖然主觀上很想鼓勵娃,但一張口就變成苦口婆心的說教......

教育孩子也許有一百萬種方式方法,但毀掉一個孩子隻需要一句話、一個表情或者一封信就可以。

文心一言是在給我們示範反面教材,它寫的信裡幾乎每一段都有“我對你非常失望”,每一句都好像是恨鐵不成鋼,實際上每一句都是PUA。

關鍵是有些孩子本身已經很努力很進取了,父母的态度還是“不滿意”。他們的還一口一個理論加持,什麼“怕孩子驕傲”,“避免孩子膨脹”,“讓孩子向更優秀的看齊”......

積極建設性反應是可以訓練的,這種溝通方式可以讓一個人收獲更多自信、主觀幸福感、自尊,還能降低孤獨感,促進親子關系。我最近在做這個建設性反應練習,周末為了做咖喱飯,我派兒子去買了洋蔥和洋芋,他回來後捧着一個表皮爛了小半圈的洋蔥,我本來想說“你買個洋蔥也不知道看一眼嘛”,然後突然意識到我要做建設性回報訓練,我就說:“真不錯,買個東西效率這麼高,洋芋的皮光滑平整一點都沒爛!”

你看,要想給一個人肯定,讓他 下次還肯幫你去買菜 自信,怎麼說都能說的,選個角度都能鼓勵到他,畢竟如果派他爹去買,也許洋芋也買不好......

這就證明訓練積極建設性反應不是很難,隻要肯用心。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更關鍵的是,這裡面還有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就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自我效能感”。

啥叫自我效能。有人說西方很多國家的孩子普遍愛笑,自信,陽光,而東方很多小孩經常垂頭喪氣、愁眉苦臉,沒有一點孩子的朝氣......

很多西方人對子女的評價體系是:你有一方面很優秀,那你就是優秀的人。

而東方大多數父母對子女的評價體系是:你有一方面不優秀(尤其是學習成績),那你這個人就不太優秀。

比如一個歐美孩子很會唱歌跳舞,他的父母可能會經常誇他:“你好棒,你是一個唱歌跳舞很出色的小孩。”

一個中國孩子很會唱歌跳舞,他的父母可能會說:“你唱歌跳舞的這個勁能不能用到學習上,學習不好以後靠唱歌跳舞能吃飯啊。”

這當然和社會價值觀和社會現實有關,但對一個小孩來說,成長也隻有一次,自我效能就是建立自信和對自己的認可,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和感到幸福。很多人的自卑、悲觀,都是從童年開始積累的,他們并不一定受了什麼大挫折,隻是在平時一點一滴的家庭生活裡就成為了一個自卑的人。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我倒并不覺得文心一言是一個有問題的人工智能,其實有問題的是人,是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

價值和體系這些龐大的東西我們很難插手,但我覺得我們至少能把自己作為父母的底層邏輯掌握好。我們是孩子最後的靠背,如果我們再不挺他,他就是孤獨的。這些年大家看過的悲劇真的也不少了吧......

那些天天喜歡否定孩子、給孩子貼标簽的父母,不是孩子的靠背,甚至連扶手都不是,孩子能健康長大真的純屬造化和個人皮糙肉厚。

當父母,還是要少點暴躁,多點智慧。

留言區裡說說你帶孩子的感悟,

今天十三姐将抽取5名讀者,

贈送法國作家尼古拉·瓦尼耶名作:

《給我翅膀》

别的沒學好,罵孩子挺有一套

作為這本書的推薦人之一,

我被書裡滿滿的愛與勇氣打動,

讓我更懂如何陪伴孩子成長。

也很推薦大家陪娃一起看看同名電影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