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尿酸如何吃豆?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你要的“減油、增豆、加奶”幹貨來了!

作者:羊城派

5月12日-18日是第10個“全民營養周”,今年的任務是倡導減油、增豆、加奶理念,引導居民合理搭配日常膳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運用膳食指南輔助預防和改善慢性病。5月16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中心在該院門診大堂舉辦“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大型義診與科普講座活動,吸引100多名就診者現場參與,營養專業人士就街坊關注的“高尿酸人群還能喝豆漿嗎?”“乳糖不耐受,該如何喝奶?”等營養熱點問題進行了解答。

高尿酸如何吃豆?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你要的“減油、增豆、加奶”幹貨來了!

高尿酸人群還能喝豆漿嗎?

為深入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 “減油、增豆、加奶”核心資訊,共30條。其中關于“增豆”,指出“大豆及其制品種類多樣、營養豐富,可提供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鉀、維生素E等,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對兒童生長發育有益,可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絕經後女性骨質疏松等發病風險,還有助于延緩老年人肌肉衰減。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15~25克大豆或相當量的大豆制品,目前大陸2/3以上的居民未達到推薦攝入量,應适當增加。”

高尿酸如何吃豆?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你要的“減油、增豆、加奶”幹貨來了!

“豆制品這麼好,可是我的尿酸高,不能吃豆,該怎麼辦?”現場有街坊問。這個疑問非常有代表性,民間一直有說法“痛風人群不吃攝入豆漿等豆制品。”佛山市醫學會臨床營養學分會主任委員、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教授潘文松解答,根據目前的研究,高尿酸血症人群長期攝入适量的豆制品并不會導緻尿酸的升高。他建議,一日三餐可選擇不同的大豆及其制品,20克大豆相當于北豆腐約60克、南豆腐約110克、豆腐幹約45克、豆漿約300克。

高尿酸如何吃豆?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你要的“減油、增豆、加奶”幹貨來了!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中心副主任護師李巧雲補充說,如果對豆制品中的嘌呤含量有所擔憂, 可以選擇嘌呤含量較低的豆制品進行食用。豆制品根據加工方式的不同,其嘌呤含量會有所不同,比如說豆漿、豆腐、豆幹的嘌呤含量要比幹黃豆低很多,簡而言之,含水量越高的豆制品,其嘌呤含量就越低。

潘文松教授提醒,高尿酸血症人群在關注如何吃豆的同時,更要關注如何減少油脂的攝入。他解釋,高脂飲食也是激發高尿酸的因素之一,而且長期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也與高尿酸有密切關系。他建議街坊在少吃油的同時,可以補充優質的脂肪酸,如橄榄油、山茶油、深海魚油等,對于痛風、肥胖的幹預都是有幫助的。

一喝奶就腹脹、腹瀉怎麼辦?

“減油、增豆、加奶”核心資訊中關于“加奶”指出,“奶及奶制品營養豐富,可提供優質蛋白質,是鈣的良好來源。充足攝入奶及奶制品有益于人體健康,尤其有利于肌肉和骨骼健康。建議每天攝入300~500ml液态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目前大陸大多數居民實際攝入量遠低于推薦量,鼓勵多攝入。”

“一喝奶就感到腹脹、腹瀉,不敢喝!”這是不少人喝奶後的感受。潘文松教授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解答,這或是乳糖不耐受或是蛋白質過敏。據了解,乳糖不耐受在中國人中發生的比例總體來說遠高于歐美國家的白種人,這是由基因和環境因素導緻的。他建議,對于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選擇無乳糖、低乳糖奶或酸奶、奶酪等發酵乳制品。如果是對奶中的蛋白質過敏的話,潘文松教授可以将奶煮開後再用文火煮10~15分鐘,過敏原可一定程度被破壞,降低喝奶後的不适反應。

學會健康地“吃”要從娃娃抓起

早些年,有些家長把含乳飲料當作牛奶,一直買給孩子喝。這次的“核心資訊”中還特别提到“選擇奶及奶制品先看配料表和營養标簽,不能用含乳飲料替代奶。”李巧雲副主任護師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介紹,從他們的觀察看,由于近幾年的科普宣傳加之家長健康素養的提高,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目前問題比較嚴峻的是,孩子們用自己手裡的零花錢購買食品時,不會考慮食品的營養與健康問題,會攝入大量的“垃圾食品”。

高尿酸如何吃豆?乳糖不耐受如何喝奶……你要的“減油、增豆、加奶”幹貨來了!

5月份不僅有全民營養周,5月20日還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就在今年5月,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營養中心還組織了多場進校園的營養宣教活動。“我們要教會學生購買零食時要學會看配料表和營養标簽”,李巧雲副主任護師解釋,比如說學生要買巧克力及巧克力相關食品,我們教他要選成分是“可可脂”,而非“代可可脂”的成分,因為後者含有反式脂肪酸,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另外選購零食時,如果配料表裡的成分有好幾行,說明其添加劑比較多,盡量不選購。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可帶來一系列的并發症,是全球最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近幾十年來,随着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肥胖患病率也在迅速攀升。34.8%的中國成年人超重,14.1%的人肥胖。其中男性的肥胖比例明顯高于女性,而北方高于南方。“如果已經肥胖了再減肥就很難,還不如趁着還沒有肥胖前先學會避免肥胖的飲食與生活習慣。” 李巧雲副主任護師介紹,科學均衡飲食預防肥胖也是他們在校園進行營養宣教的重要主題之一。他們還鼓勵學生回家後陪着父母去買菜,把課堂中學的營養知識應用出來,比如每天要吃夠5種顔色的蔬菜或水果,“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孩子來影響一個家庭,把營養知識帶入千家萬戶。”

文|記者 陳輝圖|醫院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