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個國産mRNA新冠疫苗獲批,但是誰接種?

圖/Pixabay

2023年3月22日,石藥集團(1093.HK)披露,經國家衛健委提出建議,國家藥監局組織論證同意,該公司的新冠mRNA疫苗在中國納入緊急使用。

此款新冠mRNA疫苗,這在中國已完成了I、II期的臨床試驗,以及序貫加強免疫(即接種不同技術路線加強針)的臨床研究。石藥集團自2022年4月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應急準許,展開臨床試驗。

回望新冠疫情初始,中國一共布置了4條新冠疫苗技術路線。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這3條技術路線都已經陸續有了産品,第4條路線是核酸疫苗,始終沒有産品獲批,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這款mRNA疫苗成為第一個。

此款疫苗在各地何時開打,以及适用的年齡範圍、接種方式,截至發稿石藥集團方面暫未回複。

中國仍有不少同一技術路線的新冠疫苗在研,一位券商人士對《财經·大健康》分析,後續能否預期更多的新冠mRNA疫苗上市,仍要看審評進度,或許比以往的機會大。

首個國産新冠mRNA疫苗

3月22日,在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網站,《财經·大健康》共檢索到石藥集團新冠mRNA疫苗的4項臨床試驗。

上述4項臨床試驗,注冊時間均在2022年。參與試驗的人群,既有18歲-59歲的成年人,也有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研究。

據石藥集團消息,目前通過超過5500人的臨床研究結果,證明了該公司新冠mR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護效力。

對于安全性,該款新冠mRNA疫苗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程度較輕,不良事件多為發熱、注射部位疼痛, 且主要為一二級。

在石藥集團新冠mRNA疫苗的臨床試驗中,相比于成年組,老年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及嚴重程度降低,在老年人群中具有更好的風險獲益比。

石藥集團從臨床研究結果中歸納出,基礎免疫及序貫加強免疫,新冠mRNA疫苗都可以持續誘導針對野生株、德爾塔、奧密克戎 BA.2和BA.5株的特異性T細胞免疫,并在較長時間内維持高水準,且針對不同毒株的細胞免疫強度大緻相當。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新冠疫情期間開展的4000例加強針臨床研究中,以重組蛋白疫苗為對照,加強針接種後7天-28天,新冠mRNA疫苗的保護效力為70.2%;加強接種後14天-28天,保護效力為 85.3%。

此款新冠mRNA疫苗,可在2-8°C長期貯藏。

新冠mRNA疫苗的原理在于,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是疫苗的理想靶點,疫苗将編碼抗原的mRNA分子送入人體細胞,在細胞内翻譯後産生相應的抗原蛋白,繼而觸發免疫機制。

與滅活疫苗等傳統技術路線相比,mRNA疫苗技術新,有賴于行業的研發水準。正因如此,生物科技行業對國産mRNA疫苗的問市一直抱有很大的期待。

自費,是個解決方案嗎?

這款國産新冠mRNA疫苗納入緊急适用後,下一步就是要鋪往全國各地,面向普通人開始接種。

與業内對新技術攻克的歡欣鼓舞相反,大衆對新冠mRNA疫苗的态度比較冷靜。一位50多歲接種過兩針滅活疫苗,去年底感染過新冠的女士向《财經·大健康》直言,“都得過新冠了,暫時沒事,不打了”。另一位31歲的男士也稱,目前沒什麼新冠疫情,認為自己不需要考慮接種。他未接種過新冠疫苗,感染過新冠病毒。

多數中國人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了。截至2023年2月23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4.26億劑次,接種總人數13.1億,已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是12.77億,覆寫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别占全國總人口的92.95%、90.58%。完成加強免疫接種的也有8.5億人。

據國家醫保局《2022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2021年至2022年,全國累計結算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1500餘億元。

不少業内人士在2022年初已經估算出來,新冠疫苗這一波,部分企業的成本恐怕是收不回。上市使用時間更晚的,比如2022年末才獲批的新冠疫苗,“基本沒人預期他們能賺到錢”。

事實如此。康泰生物(300601.SZ)2023年年初釋出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虧損7600萬元至1.5億元,與2021年相比,由盈轉虧。至于虧損原因,新冠疫苗項目不樂觀,由于國内外接種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銷量大幅下滑,公司減少利潤約8億元。這家的疫苗于2021年5月獲批緊急使用,起初賺錢能力不錯,直到2022年二季度,叙事急轉直下,新冠疫苗銷量快速下滑。

另外一方面,新冠疫苗自身的價格也在逐漸往下掉。中國是全民免費接種疫苗,由财政部門和醫保部門共同負擔。

起初,新冠疫苗人均費用約200元。2021年3月,湖南耒陽市醫保局公布的資訊顯示,按照人均180元來核算疫苗,以人均接種費用20元來核算接種費用,兩項合計每人200元,财政負擔30%,醫保承擔70%。

随着更多新冠疫苗上市開打,平均價格越拉越低。2023年3月9日,國家醫保局官網釋出《2022年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快報》,其中提到,其牽頭與疫苗生産企業開展價格磋商,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3種技術路線的單隻單劑價格基準統一為16元左右。

如今,人們的接種意願并不像疫情早期那麼強烈,加之疫苗種類多、競品價格低,盡管技術路線有突破,新冠mRNA疫苗依然可能面臨回不了本的境況。

“現在不是經濟的行為,哪個廠家做都沒法活。”上述券商人士說。

有業内聲音呼籲新冠疫苗的正常化、市場化營運,也就是變成自費接種的疫苗,猜測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或有轉機。3月22日,一位接近疾控系統人士表示,目前還是執行免費接種,至于前述猜測,“沒有聽說”。

康希諾生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宇學峰3月22日也告訴《财經·大健康》,“我們當然希望可以開放私人市場。”

康希諾的新冠mRNA疫苗還在排隊中。目前處于臨床II b期階段,兩個月前得出了作為序貫加強針的安全性、免疫原性資料,未來根據疫情情況、國家免疫政策、評審機制等進行下一階段研發規劃。

長期看,中國各廠商在mRNA技術路線上的突破,仍是必要的,這也是生物科技領域未來的技術方向之一,以至于2021年該行業經曆過一輪高歌猛進,這一年全球有18家mRNA企業獲得超20億美元融資,中國有新冠mRNA公司甚至一年完成三輪融資,總融資額突破10億美元。到了2022年中旬,湧動的熱潮回落了,一位投資人告訴《财經·大健康》,前述估值水準放在2022年的一級市場,幾乎完全不可能融到。

2021年對mRNA領域而言,是突破性的一年,由輝瑞公司和拜恩泰科公司(BioNTech)、莫德納公司(Moderna)分别研發的兩款mRNA新冠疫苗獲緊急使用授權,兩款新冠疫苗的全球銷售收入高達587億美元,并且均遠超其他新冠疫苗的銷售額。

2019年初創立的艾博生物,曾是最有希望拿出mRNA疫苗的中國生物企業。2021年8月,其C輪融資超7億美元,重新整理本土藥企IPO前單筆融資記錄。然而,艾博生物與沃森生物合作新冠mRNA疫苗國内III期臨床試驗資料整理及統計分析進入漫長的尾聲,現在看已失去商業化時間視窗。

沃森生物掉頭與藍鵲生物合作研發的廣譜新冠mRNA變異株疫苗( S蛋白嵌合體)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3月,由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複諾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I期臨床試驗正式啟動。該公司稱,此次新冠mRNA疫苗I期臨床試驗采用随機、雙盲、安慰劑、陽性對照設計,在18歲及以上健康人群中評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石藥集團算是傳統藥企跨界的成功案例。有自媒體稱其以做仿制藥的效率來開發mRNA疫苗,同時自己也把上遊供應鍊做了。2022年11月,該公司透露已建成符合GMP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并獲得河北省藥監局頒發的藥品生産許可證,保證疫苗的供應。此外,關鍵原料及輔料均由本集團生産,供應鍊上實作了自主可控,同時大幅降低生産成本。也就是修飾尿苷和脂質體等成本較高的原料目前都已經可以内部合成,未來生産疫苗成本比滅活路線、重組蛋白路線都低。

除了新冠疫苗,mRNA技術的另一個應用領域就是惡性良性腫瘤治療。

全球範圍内,目前進度最快的是莫德納公司,2023年2月22日,其與默沙東宣布,惡性良性腫瘤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V940+PD-1抗體聯合輔助治療高危黑色素瘤防止術後複發,獲得了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突破性療法認證。

在中國,亦有公司取得進展,如3月15日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網站顯示,北京立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個性化惡性良性腫瘤新生抗原疫苗産品LK101注射液獲批進入臨床階段。

當然,距離mRNA惡性良性腫瘤疫苗上市使用,這些中國公司尚有幾年的路要走。

文/ 趙天宇

編/ 王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