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童心理咨詢:為何你的誇獎對孩子不起作用?

對于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視為掌上明珠的獨生子女來說,他們的成長被賞識、愛和誇獎包圍着,甜言蜜語猶如每天面對的琳琅滿目的營養品。

然而,很多孩子并不懂得珍惜,甚至有些孩子因為家長不講方法、沒有目的、不恰當的誇張阻礙了自己的快樂成長。

兒童心理咨詢指出,以下幾種誇獎反而會傷害孩子,家長要格外小心。

一、好話壞說

有些父母表面上是在誇獎孩子,但說出的話卻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指責和批評。

比如,“你今天終于沒有做錯事,真是好孩子”“你今天全部做好了,很好,從明天開始不要再犯了啊!”

父母把照顧小金魚的任務交給了4歲的兒子童童,童童剛開始做的時候很興奮,也很負責。

但是過了兩天之後,他不是一天喂兩次金魚,就是三天忘了喂。但最近三天,他又很好的完成了任務,每天也很期待父母能夠表揚自己。

其實,媽媽也看到了童童的進步,心裡很滿意,但嘴裡說出來的卻是“你這幾天終于記住了自己該做的事情,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明天可别再忘記了啊!”

這樣的表揚很勉強,而且隐含着批評、指責,無形中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讓他覺得自己做好事情、做對事情也是白做,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總是那個做錯事、不會做事的孩子,不得翻身。

兒童心理咨詢師指點:

面對孩子的行為表現,父母不妨一項一項地肯定,“嗯,給魚喂食,喂得不多不少正合适,水也換好了。你看它們今天多開心多漂亮!”

孩子雖小,但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誇獎,希望家長看到自己所有的付出,一點一滴都能得到關心。

兒童心理咨詢:為何你的誇獎對孩子不起作用?

《你看起來很美味》

二、盲目比較

最不需要費心的誇贊,就是泛泛而誇,無的放矢。

孩子興高采烈地拿着他在幼稚園畫好的畫給你看,他的眼神期待着你,你煞有介事地說道,“畫得真棒,你一定是你們班上畫得最好的!”,或者“你做的真棒,比某某強多了”。

孩子們自身條件不一樣,起點也不同,拿孩子與别人做比較,顯然有失公平。

況且,今天你表揚了孩子是孩子中最棒的,比某某厲害,而如果明天他沒能達到今天的水準或在某些方面輸給了他人,内心會感到很沮喪。

是以,盲目的比較,往往會給孩子施加壓力。

這樣大而空的誇獎并不能給孩子真切的被肯定的感覺,反而可能會讓孩子盲目自信——自負,他盲目地認為自己好,卻不清楚自己好在哪裡,也難以形成對自己的客觀認識和對事情的恰當的判斷、分辨能力。

兒童心理咨詢師指點:

對于孩子的進步和優點,父母要很具體地指出孩子什麼地方做得好,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不能泛泛地誇獎。

表揚越具體,孩子就越清楚什麼是好的行為,産生真正的滿足感。

兒童心理咨詢:為何你的誇獎對孩子不起作用?

《獅子王》

三、要求苛刻

父母誇獎不恰當的一個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誇獎的時候給孩子指定了一個“高标準”。

比如,佳佳在一次全幼稚園的舞蹈比賽中獲得了“個人組第一”,媽媽滿心歡喜,不論時間,不論場合,經常在客人、朋友面前表揚佳佳,把佳佳的“光輝曆史”挂在嘴邊,并常對佳佳說“佳佳最棒了,在全幼稚園的比賽上能得第一,以後一定會在全市的比賽上得第一。”

然而,這樣用一次成績來為孩子确定一個“高标準”,期待孩子每次都要更好,更優秀,這種表揚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孩子身上的“包袱”,成為了孩子的“緊箍咒”,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正确看待成敗,有些孩子是以覺得隻要沒有達到父母的“高标準”,就是“驕傲、退步” ,産生自卑感和挫敗感。

兒童心理咨詢師指點:

面對孩子已經有的成績,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更進一步,可以肯定孩子現在的表現,然後提一個高一點點的目标,也就是“最近發展區”,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到。

家長可以對孩子說,“你幹得不錯,能不能再來一個?”“你已經進入了班裡第二十五名,能不能繼續努力,進一步超越自己,得到第二十名”。

誇獎之後,緊接着幫助孩子制定一個“高半步”的新目标,使他不會停頓下來,也不會失去遭受不必要的挫折而失去信心。

兒童心理咨詢:為何你的誇獎對孩子不起作用?

《你看起來很美味》

兒童心理咨詢師結語:

孩子需要誇獎,但卻不能亂誇。

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具體明确”“因勢利導”,鼓勵孩子在這方面做得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大人表揚孩子的時候,态度和語氣有時候比說的話更重要。

誇孩子時一定要真誠,要發自内心,實事求是,不能明誇暗諷、誇大其詞、盲目比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