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學會說謊和隐瞞,不是他學壞了,而是你做錯了

孩子學會說謊和隐瞞

不是他學壞了,而是你做錯了

最近有一個朋友說,自己家的孩子最近總是撒謊:

隻要一問他在幹什麼,就會騙人。

問他水果有沒有洗幹淨才吃,明明看到他沒洗,卻一定要說自己洗了。

明明就是在看電視,非說自己沒有看。

其實孩子直接說出事實可能自己還不會這麼惱火,可是孩子沒說實話,反而讓朋友更生氣。

家長會想:孩子什麼時候變得愛說謊了?是不是學壞了?

也會害怕是不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沒有教好孩子。

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孩子有所隐瞞,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孩子覺得自己應該有選擇的去跟父母交流,這是孩子成長的标志。孩子考慮到了父母聽到以後的看法,并且還考慮父母聽到以後可不可以接受。表面孩子的心理在逐漸變成熟。

至少我們可以知道,這與孩子的品德無關。

01

孩子不與家長坦誠相待的原因

撒謊所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孩子應該不會樂意去承受這些壓力。

是以,家長不應該糾結孩子的教育問題,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因為覺得丢臉,是以撒謊

家長不讓孩子用刀子,怕割到孩子的手,孩子必定會産生好奇,于是真的用了刀子,結果割到了手。

家長就會說:叫你不要拿刀子,這下好了,真割到手了。

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丢臉,覺得想證明自己,自己卻出了醜,真的是太丢人了。

人們一般不會展示自己的羞恥,會把自己覺得丢人的事情藏起來。或者有了自己覺得丢人的事情就不說,甚至隐瞞。

孩子再有用刀受傷,下一次就不會告訴家長了。

孩子怕被懲罰,選擇隐瞞

孩子一旦有事情做錯了,在家長平日的嚴厲管教下,孩子會害怕,是以隐瞞。

家長會害怕自己的孩子做錯事,希望孩子可以改正。一旦自己沒有幫助孩子改正,好像就會鑄成大錯。

可是一味的嚴厲管教,隻會讓孩子産生恐懼,就會不願意說真話。

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讓自己受到傷害,是以孩子不說實話,是保護自己的表現。

孩子害怕自己的實話,會造成不好的後果,讓自己遭到父母的批評,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敢說實話了。

比如上面提到的例子,媽媽的質問下,孩子怎麼敢說出真話呢?

一旦說出真話,不就是等着挨罵嗎?

家長不應該讓孩子誠實了,卻又因為他說了真話而去責罵他。

怕誠實之後迎來父母的喋喋不休

在孩子說完實話之後,家長為了教育孩子,可能會說很多大道理,這就可能讓孩子覺得不耐煩,下一次就會選擇隐瞞了。

家長可以在孩子還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教孩子道理,孩子如果還是做錯了,可以再說。但是不停在孩子面前反複唠叨,這就是家長的不對了。

家長一味的去給孩子灌輸自己的觀念,家長是輸出了自己的觀點,可是孩子就會厭煩,這種單向的交流,是無效的。

家長說的越多,孩子就越抵觸,就會選擇撒謊,甚至隐瞞。

隻要讓自己不用再聽父母的唠叨,不說實話也可以。

02

家長應該怎麼對待

讓孩子自己說出事實

孩子在犯了錯以後,自己也會有心理壓力。在這種時候,家長應該注意自己,不要用嚴肅的語氣給孩子加重心理負擔。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家長立刻說:“是不是你把杯子打碎了?”孩子就會更加慌張,就會立刻拒絕承認是自己做的。

家長又會對孩子的撒謊的行為感到生氣,于是就會以不愉快結尾。

家長如果第一反應不是責怪,而是與孩子平靜的交流。

“你把杯子打碎了噢,那我們一起打掃幹淨吧。”

不要第一時間去責怪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解決,孩子也會很樂意去做,畢竟自己闖了禍,想要彌補。

家長也要與孩子好好溝通如何下次不再犯錯。關鍵是如何解決,而不是追究。

孩子覺得自己的錯會得到諒解,自然就不會說謊了。

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

父母要學會怎麼說:

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應該先消除孩子的緊張,再引導孩子說出實話。

父母要學會去傾聽:

孩子願意與你交流的時候,家長不要打斷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願意了解自己的,而且要适當鼓勵孩子的誠實。

隻需要給孩子口頭的鼓勵,而不是給孩子一些實際性的東西,不然孩子故意犯錯隻為了博得獎勵,那就背離初衷了。

孩子要明白,錯誤可以被原諒

孩子要明白自己的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是家長必須教會孩子的。

在孩子做了不對的事,孩子會害怕被責怪,會擔心自己被懲罰,也會想着如何反駁狡辯。

在這種時候,孩子聽到家長的一句寬慰,孩子的心理負擔就會減輕,父母再給孩子改正的方法,孩子就會更加容易接受。

家長的一句安慰,會帶給孩子心理的安慰,會感受到父母的溫暖。會讓孩子懸着的心放下來。

大部分家長覺得要給孩子一點教訓才會記住教訓,但是這無形之中,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家長應該去給孩子正确的方向,給孩子正面的影響,而不是去操控孩子。

第一次做錯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改正。

孩子下一次又做錯,家長還在可以繼續幫助孩子。

孩子最後可能真的會改正,但是也有可能沒有改變。

其實我們回看自己還小的時候,父母要求自己就做到的事情,自己也不是一定就可以做到。

家長不應該過分要求孩子做一個完美的人,這樣帶來的結果或許是給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帶來裂痕。

家長應該先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再去教導孩子。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孩子才會成長為更好的人。

父母應該多去原諒孩子的錯,這樣會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回想起來還會感到溫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