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攀比風潮已經炫到了國小生群體,家長該如何正确引導孩子!

随着大陸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家庭的生活品質得到改善,而他們的經濟實力也在逐漸增強。很多家長認為,如果他們真正關心他們的孩子的話,他們就應該投入大量的金錢,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上。

是以,不少富人家庭都會像孩子投資很多的财産,希望通過他們為孩子提供的優厚的物質條件以及生活中超出于尋常人的優厚待遇,使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愛,進而更加自信地與朋友進行接觸和交流。

但是這種現象往往有時候會造成學生們之間的攀比狀況,因為他們的家長都盡全力的為他們提供一些物質條件,就會不經意間引發他們的拜金主義,而他們會以家庭富裕為榮,并且覺得自己應當享受這樣的權利,而他們也會以此為和别人比較的一種方式,以自己的家境優越于尋常人而感到沾沾自喜。

實際上,這一現象是應當值得我們警惕的,因為我們的家境或許能夠為我們帶來一定的先天性的條件,但是我們卻不能讓它成為束縛我們發展的一個牢籠。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往往因為自身家庭環境過于優厚而喪失了奮鬥的理想和信念,這種行為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我們無論自身經濟狀況如何,都不應當喪失不斷發奮圖強的這種精神。而現在的學生也非常的早熟,他們對于金錢的了解要更加先進于原來的國小生,很多學生他們所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名牌,這些衣服和鞋子往往就價值不菲,是以可以說國小生之間的攀比還是非常嚴重的。

一、新型攀比在國小生群體中廣泛出現,家長感到十分難辦

現在除了穿着等等攀比形式,又有其他新的方式在國小生中逐漸流行起來,可以說,他們從全方位對各個家庭之間進行比較。而這一比較也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的困難。那麼,究竟他們采用一種什麼樣的攀比方式呢?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國小生就向自己的家長吐槽,原因是因為他覺得家長每天騎着電動車接送他上下學,讓他覺得非常的丢人,其他的家長都是開着小轎車或者開着越野車去接送自己的孩子,而隻有自己的媽媽騎着小電動車還這麼的自信滿滿,可以說讓人看起來十分的難受的。

可以說,現在國小生對于物質還是更加重視的,他們覺得家長采用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有什麼樣的生活條件,對于他們在同學之間的地位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而他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富裕的家庭,家長們能夠不讓他丢臉。

可以說這種三觀看起來還是非常的恐怖的,我們應當倡導正确的思維模式,如果每一個國小生都有這樣的思想的話,隻會讓這一代人逐漸形成一種攀比的心态,對于未來大陸人才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作為一個學生來講,我們的家庭狀況,不能給我們帶來特别大的影響,因為這并不是我們自己靠得雙手拼搏獲得的,并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地方。

反而,我們應當把學習成績視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重點,我們要以自己在學習上取得優秀成績為光榮,而不應該去進行一些無謂的攀比。在同學面前,我們要表現的謙遜一些,因為這樣子會讓我們更加容易獲得别人的喜愛,進而避免我們被别人嫉妒。

可以說,為國小生樹立正确的價值觀念還是非常重要的,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攀比的壞處,進而樹立他們正确的金錢意識,避免拜金主義的出現,讓他們知道隻有提升自己的學術水準,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才是最有價值的,而進行一些家長方面的無謂的攀比,是沒有意義的。

身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格外重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不要讓國小生對我們的家境過于敏感,要盡量避免在國小生面前談及有關金錢的話題。即使我們自己的家庭十分富裕,我們也不要向孩子強調這一點。

我們要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家庭與其他人相比并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進而避免他們産生一些攀比的心态。而如果我們的家境較為貧窮,也不要是以而自卑,因為如果我們是以而自卑的話,就會為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進而讓孩子在同齡人面前擡不起頭來。

是以說,對于金錢方面的教育還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樹立正确的金錢觀,讓孩子能夠正确的認識到家庭貧富差距這一社會現象,進而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家庭狀況,既不攀比也不因為自己家庭情況相對較差而感到自卑。

問題1:攀比車

買了微型車接送寶寶去幼稚園的父母常常遇到這樣的尴尬:孩子認為家裡的車不氣派,開去幼稚園被同學取笑,要求家裡換車,“要不咱們就乘公交或打車去。”有必要為了孩子的好勝心貸款買一輛高檔車嗎?當然沒有這個必要!

“爸爸,你什麼時候能開寶馬來接我?”

解決方案1

你可以用寶寶聽得懂的語言解釋你為什麼選擇小巧的車子:“瞧咱家的POLO像不像一隻大青蛙?小車子多可愛,占地小,停車友善,鑽小巷子是一把好手,記不記得上次爸爸送你,正好堵車,交警叔叔讓我們走慢車道,大車子都走不過去,隻有咱們的車走得飛快?”

解決方案2

如果寶寶超過5歲,還可以跟他解釋小型車省油、節約能源、減少廢氣排放以及拯救地球的意義。

比如你可以形象化地說:“夏天為什麼越來越熱?就是因為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氣體像給地球穿上了不透氣的大棉襖一樣,熱量都排不出去,是以天氣又熱又悶;小車子比大車子少排放很多二氧化碳,咱們這是在拯救地球媽媽啊!”讓孩子充滿自豪感而不是自卑感,他自然不會堅持不切實際的換車要求了,反而會建議說:“如果天氣好,如果寶寶能早睡早起,我們坐公共汽車上幼稚園吧,少開車也可以讓地球媽媽松一口氣,對吧?”

問題2:攀比玩具

還有很多寶寶強調說,小夥伴的時髦玩具是從美國買的,“是最新版的,電影裡剛剛出現,我就要這個。”要不要輾轉委托出國的親友帶一個回來,不惜任何代價滿足孩子的攀比欲?顯然沒這個必要。

父母們要意識到,如果你縱容孩子的攀比欲,使之無休止的膨脹,總有一天你滿足不了他,而習慣于有求必應的孩子會在那時惱羞成怒地說出“你真沒本事!你不配做我媽媽!”這樣傷人心的話,使親子關系陷入崩潰。

另外,在玩具、零食、衣物等方面竭力滿足孩子的欲望,第一時間滿足他的虛榮心,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剝奪孩子的幸福感。

“他有變形金剛(她有芭比娃娃),我也要有!”

解決方案

兒童教育專家一向認為,“幸福是為實作願望等待并努力釀造的美酒。”為了不“虧待”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就是剝奪孩子等待并盼望的權利,也降低了玩具到手後的幸福度。

孩子在玩具方面得到的滿足感,不一定與玩具的價格成正比,而是與玩具的可愛度、新奇感成正比。當他要一個變形金剛的時候你可以給他一個手動發條的跳跳蛙;當她要一個芭比娃娃的時候你可以給她一個手工縫制的布娃娃,或者一個“媽媽小時候玩過的‘蛋變雞’玩具”。

與孩子一起改造他的舊玩具,從玩具市場上淘“爸媽小時玩過的趣味玩具”,跟孩子一起玩,這不僅有利于密切親子間的感情,還鍛煉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也為孩子赢得了夥伴群中的核心位置,可謂一舉三得。。

問題3:攀比媽媽

對含辛茹苦培養寶寶的媽媽來說,沒有比這句話“殺傷力”更大了!有些媽媽又惱又氣又傷心,會因為寶寶的“過分”要求,為他“兒竟嫌母醜”大發雷霆。其實,發火是沒有用的,反而會令寶寶不知所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電視上的小朋友,不是因為媽媽整過容更漂亮了而洋洋得意,我錯在哪兒?

“媽媽,你應該去整容整得漂亮些!”

解決方案

媽媽可以蹲下來跟寶寶對話:“你認為媽媽不好看嗎?”“沒有彬彬媽媽好看!也沒有小瑩媽媽好看!”“你認為媽媽變成什麼樣你才會滿意?”“鼻子高,眼睛大,皮膚白。”“就像芭比娃娃?”“對!”媽媽可以告訴寶寶:“媽媽可不希望跟芭比一樣。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美,如果幾萬個媽媽都長得一模一樣,是一件多可怕的事!媽媽不喜歡那種人工的、不自然的美,就像媽媽不希望寶寶和彬彬、小瑩長得一模一樣。”

媽媽還可以與寶寶讨論怎樣變得更美:讀書讓人變美,助人為樂讓人變美,充滿愛心讓人變美,微笑讓人變美。媽媽也可以建議老師在班上開展“我的媽媽最美”的繪畫比賽和故事比賽,讓幼兒學會了解媽媽,贊美媽媽,而不是從外貌上挑剔媽媽。

END

化解孩子攀比欲的N條措施

1.盡可能地安排孩子幫助弱者,從這一過程中感受自己的擁有已經很多很多,并在無私幫人的過程中收獲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2.不要用物質滿足來代替親情的給予。要教導孩子無論在何種生活境遇下,隻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3.配合并支援孩子們穿着園服和校服,讓他們在統一着裝中體會“每個人生而平等”的要義。

4.将節約為本的環保行為描述成“時尚行為”,引導寶寶之間互相調劑服裝、圖書和玩具,反對奢侈浪費。

各位家長怎麼看?

讀後有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