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母親節賞讀詩經古詩《蓼莪》《凱風》: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母親節緻敬母親,詩經母親古詩兩首賞讀: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公曆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國際通行的母親節。1913年在鷹醬國創立,以國家法定節日的形式紀念尊重母親,在這天,用石竹花,康乃馨祝福和陪伴伴随母親。由于鷹醬國的影響力,而且切合了人們需要一個節日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敬意的需求,迅速在全球傳播。

上世紀80年代傳到大陸内陸,在内容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彩,更有中國特色,送給母親祝福禮物,陪伴母親,感恩母親,有着強大感恩孝文化傳統的文明古國,母親節也過得特别深厚。

那麼中國為什麼沒有專門的母親節?實際這個問題,并不是問題。

第一,中國上古就流傳的女娲,伏羲,嫘祖的祭祀,就包含了深刻的崇拜母神的思想。

第二,自先秦以來,對父母的感恩,是一直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的。

第三,曆代王朝,以孝為本治理天下。

第四:母親的地位,在倫理中占據的相當的分量。

孔子雲,“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說的就是,父母年邁,孩子們就不要去遠的地方,如果實在要去遠的地方,一定要安排好父母的生活。古中國看重的是和諧和延續,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精心愛護,父母老的時候,子女要盡最大能力贍養,子孫延續,代代相傳。

關于感恩父母的詩,先秦詩經就有。其中著名的就是《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複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詩經《蓼莪》

看見春夏野地裡生長的抱娘蒿,在外面征戰的兒子不禁傷感落淚。

那抱娘蒿在搖曳,卻不是我家鄉的草,我想起父母,生養我辛勞。

那抱娘蒿搖曳,卻沒有家鄉長得茂盛,我想起我的父母,生養我勞苦憔悴。

瓶子裡沒有水,那是池水的恥辱,不能養活父母,是子女的恥辱。而我的父母已經不在,沒有父母的地方,家園和内心一片荒蕪。

我記得父母生我,母親是一直把我抱在胸前,撫摸喂食,一點點看我長大,出門一會,就舍不得我,幹脆出入都抱着我。這樣辛苦慈愛的養育,我想報答時,他們卻死了。

我站在這他鄉的南山,風吹動我的長發,别人都有用糧食回報父母的機會和時間,而我為什麼沒有。

我站在南山的山坡上,别人都在贍養父母,為什麼隻有我,不能為他們養老送終?

這裡雖然父母同提,因為他的父母,都已經亡故。

但是這首詩的側重點,實際更傾向母親的養育。

在父系社會,母親的職責就已經相對明确,生育撫養孩子,并參與力所能及的農業勞作,而父親主要是家庭食品和經濟的重要支撐,實際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今天。

詩經中的”莪“,就是抱娘蒿, 抱根叢生,很像孩子們粘着父母團團生長,由主根供應營養,仿佛古代的家庭,在艱苦的條件下生存。

那麼孩子成長當中,哺育撫育的職責更多是落在母親身上。是母親用布條和皮毛将孩子捆綁在胸前,不但進行哺育,還要參加農業勞動。

是以這裡的”母兮鞠我“是格外生動,這個”鞠“,在上古是皮毛制品,能夠打包成球狀或者包袱狀。無論是不是獸皮,這個姿态,已經顯示裡,孩子一直在母親的懷中。

”出入腹我“,可以了解父母出入就是為了孩子果腹在辛勞,但是也有一種可能,母親要外出作農活,心裡不放心,幾次回到家中,決定還是将孩子捆在腰腹間。

弱小的孩子,是在父母如此艱辛細膩的呵護下成長,殚精竭慮,勞苦艱難。

孩子在這樣的氛圍裡長大,母子,父子之情,早就融進了身體靈魂裡。

而實在是不幸福的是,這個兒子,還沒有能夠回報父母時,父母就死了。

當别人家的成年男子,将田野中的谷物給予父母,以回報父母養育恩德,享受天倫之樂時,他看到的,是原野裡的抱娘蒿。

這是為子女最大的悲傷,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家父母早亡的原因是什麼呢?後世多有猜測。貧寒,疾病。但是更有一種可能,戰國時代,很多家庭都要出丁作戰,這種被迫的遠離,造成子女和父母的分離。而在他鄉的他無能回鄉,無能贍養父母,就像父母的生命本來可以延續,就像瓶子裡隻要打滿水就可以,但是他的處境,是遠水延續不了父母的生命,這是做子女的恥辱,他的父母憔悴辛苦,無人照料而死亡。

他在他鄉的南山,失魂落魄,痛哭流涕。

古人的思鄉,是有着深刻的親情聯系的。

溫馨的母愛,成就孩子快樂依戀的童年,也成為一生的動力和财富。

而他這裡緬懷父母養育他的艱辛和溫馨,相信他的一生也會如他父母一樣,對子女深愛,不求回報。

這首詩的美,在于那幼年時候的細節。對于母愛的發自内心的細膩地描繪。

抱娘蒿茂盛的季節,恰恰是早夏,對于母親的愛,古今中外,有着季節的感應,草木旺盛的五月,甯不思親?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詩經 《凱風 》

上文說到抱娘蒿茂盛的季節,是早夏,對于母親的愛,有着季節的感應,草木旺盛的五月,感懷母親。

那麼詩經還有一首專門歌詠的母親的詩歌,也恰恰是早夏。

凱風就是指的南風,早夏的風,從南方吹來,吹動着棗樹的小苗。

棗樹的小苗在生長,做母親的是如此辛勞。

早夏的風從南方吹來,吹動着棗樹的樹幹,母親是這樣的善良,隻是我們如小樹苗,還沒有成材。

在暴烈的太陽下,有冰涼的泉水,隻是我們如同沒有長大的棗樹,根本不能去汲水來回報母親。

母親有我們七個孩子,母親實在是辛苦。

看着樹上的黃鹂,此時清脆鳴叫,仿佛歌頌着這蓬勃的夏季。

可是母親有七個孩子,孩子們卻不能安慰母親的心。

這首詩的直覺,就是兒多母苦。夏天來了,七個孩子如同棗樹的樹苗,泉水太遠,何以灌溉這些急于生長的樹苗?

父親在這首詩裡缺席,是什麼原因不清楚。這個母親在黃鹂婉轉的季節,看着樹苗和七個孩子發愁,她還是要拖着疲憊的身體,去遠方找水。

這是孩子中一個大孩子的焦慮嗎?看着母親無能為力,恨着自己不能早些長大,還是同情這位母親的母親同齡人,為母親的命運傷感?

有孩子七個,沒有一個可以寬慰助力母親。

這首詩的解讀,曆來不同。明明是一首同情母親,贊美母親辛勞的詩,在漢朝的《毛詩序》裡,強調男尊女卑,說成是七個孝子,因為母親不安于室,想再嫁,而發出的成全母親的詩歌。這簡直就是胡說。而在宋朝朱熹,則更醜化了母親,說是古代衛國,女子輾轉出嫁,七個子女委婉說以自己不能贍養母親,而實際是将罪過堆積到母親頭上,真是可笑。

倒是近代聞一多,說了直話,母親這樣勞苦,孩子們的父親缺席,這是在諷刺孩子的父親不盡職責。

那麼回到民歌本身,這首詩其實是表達對母親的辛苦,同情和哀傷的。

沒有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可是生産力低下的先秦時代,一個母親養着七個孩子,卻要操心孩子的吃喝,棗樹太多,泉水太遠,這位母親不管是何種原因,看不到身邊男人的得力幫助,她發愁看着七個孩子,艱辛與奔波覓食,森林的美好,黃鹂的婉轉都和她無緣。

孩子天真地圍繞母親旁邊,她有時間和心情去沉醉在孩子的互動當中嗎?

她要去找泉水,找到孩子生存的食品。這些孩子太小,何以安慰母親?

七個孩子的成長和将來,都是母親要操心憂患的事,她怎麼不憂愁?

那麼退一萬步說,這些孩子不是同一個父親,那麼造成這種艱難現狀的,是母親嗎?母親尚且為了孩子的成長愁眉不展,何以那些道學士,解讀為母親的罪過?真是欲求之罪,何患無辭!

我看到的就是這個母親一直在生存的絕境裡,就算她對命運有微言,又有何過?

這些夭夭的小棗樹,這些嗷嗷張嘴的孩子們,哪個不是母親的壓力?她是不願意離開,還是鎖在了困局裡,都值得商榷思考。

這麼多孩子的母親,如果她尚有一點點如同夏天的青春,也消耗在無盡的對子女生存的付出吧。

這首詩,今天讀來,是個明白人,都知道七子之母,會承擔人生多麼大的艱難和艱辛。

我希望這是其中一個孩子深切的歌頌和吟詠,希望自己快些長大,回報母親的辛勞。

而很多現象從古到今都有,孩子越多,可能家庭沖突越多,而造成最終父母無子女真誠贍養。

又到一年母親節,草木峥嵘的初夏,綠葉成陰子滿枝的時候,為了果實,樹木奮力在夏天的陽光裡,給果實遮風避雨,為了孩子,多少母親犧牲自己的光陰年華,在歲月裡操勞。

詩經兩首,獻給天下的母親,提醒天下的孩子,勿忘母恩。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