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日報公布最傷孩子的7句話:有些話,最好永遠不要跟孩子說

這是文章頭部

很多父母都會有的育兒困惑:

“問孩子話,他總說不知道,不想說。”

“父母怎麼說都不聽,别人說什麼他都聽。”

“道理說多了他嫌煩,說少了又怕他走彎路,太難了。”

問題雖然多,但歸根到底都是溝通問題。

正确的溝通方式,不但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能成為家庭教育的催化劑。

親子溝通中,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但往往事與願違。

是以很多父母經常會想不通:“為什麼我們說得都對,但孩子就是不願意聽?”“明明是為了孩子好,但他為什麼就是不領情?”

其實,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的苦口婆心,和孩子真正接受到的資訊并不一緻。

《父母的語言》裡有這樣一句話:

“語言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媒介。”

我們通過語言和孩子溝通,通過溝通達到教育目的,但如果語言這個媒介沒有使用好,很容易導緻孩子不了解父母語言背後的用心良苦。

而關于正确的親子溝通方法,和父母不該對孩子說的話,人民日報曾總結了這7點:

當父母說:“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

真實想法:“我給你的建議才是最正确的。”

孩子了解:

“我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心理學家帕萃斯·埃文斯曾在書中分享過一段很有趣的對話:

“寶貝,你想吃哪種冰激淩?”

“媽媽,我想要香草味的。”

“你不試試巧克力的嗎?”

“我就想要香草味的。”

“可媽媽覺得巧克力的更好一點。”

“我要香草的!”

“你上次不是還說喜歡巧克力嗎?”

“我這次就想吃香草味的!”

“你這孩子,真夠怪的。”

《圓桌派》的一期節目中,嘉賓武志紅說:

“權力,才是中國家庭中一個繞不過去的東西。”

很多父母和對話裡的媽媽一樣,在和孩子的溝通中,看似在民主地征詢孩子的意見,實則完全忽視了孩子的真實想法。

通過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了孩子,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絕對權力地位。

但培養一個沒有主見和自主思維的孩子,不應該是家庭教育的目的。

多鼓勵孩子表達真實感受,多問問孩子“你的想法是怎樣的”,支援孩子在能力範圍内做一些嘗試,這才是父母真正應該做的。

當父母說:“我說不行就不行。”

真實想法:“這件事是錯誤的,不可以做。”

孩子了解:

“因為你是大人,是以我隻能暫時服從你的安排。”

李玫瑾教授曾經分享過一種育兒中的普遍現象:

“父母說不要和某個壞孩子玩,但孩子反而會偷着去和那些父母眼中的壞孩子玩,甚至還會通過撒謊來‘暗度陳倉’。”

為什麼父母明明三令五申了,孩子卻完全不聽?

其實是因為,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經常以指責的方式對待孩子的問題,再強制要求孩子怎麼做,他們自然會産生逆反心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有個“移情溝通原則”,指出在溝通時需要先了解對方的想法,然後再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

是以,當和孩子有了分歧時,與其強加幹涉,不如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比如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選擇和他交朋友?最後再表達你的擔憂和顧慮。

尊重孩子的選擇,傾聽孩子選擇背後的為什麼,也是和孩子之間建立溝通信任的一種方式。

當父母說:“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真實想法:“按照我規劃的路走,你未來才能過得更好。”

孩子了解:

“為什麼要強迫我?”

電影《心靈奇旅》中的喬伊,一心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母親卻并不贊同。

她要求兒子踏踏實實工作,而不是追尋虛無缥缈的音樂夢想。

但喬伊卻對母親說:

“我想選擇我的音樂,那是我活下去的理由,我不想讓自己的人生一文不值。”

父母擔心孩子在人生之路上有偏頗,其實是因為我們也不确定孩子的選擇是否是正确的?不确定孩子選了他想選的路後結果會怎麼樣?

這種對未知的不确定,讓我們産生了極大的恐懼和不安。

因為這種恐懼,我們選擇了最簡單粗暴的溝通方式:你聽我的我就管你,不聽我的,我就不會再理你。

就像電影中的喬伊,始終堅守自己對音樂的熱情。當他最後終于有機會和自己的偶像同台演出時,整個人都在發光。

意大利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曾說過:

“每個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個精神胚胎。”

家庭教育,首要的是讓孩子忠于自我,父母,隻是他們成長的旁觀者和引導者。

與其強制規劃,不如在和孩子溝通時順勢而為,基于孩子的“個性”,鼓勵他們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前進。

當父母說:“一看你就沒多大出息,将來就撿破爛吧。”

真實想法:“你需要更加努力。”

孩子了解:

“我很差勁。”

我的一個學生,平時很聰明,成績也好,隻是上課幾乎不會主動舉手。為了鼓勵她,我向她媽媽建議可以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

沒想到我一張口,她媽媽當着女兒的面就開始抱怨:

“她從小到大都是這副沒出息的死樣子,根本站不到台前去,上去了也是丢人現眼……”

孩子看了看媽媽,眼睛裡的小星星驟然黯淡下去……

原來,這才是她從不主動舉手的真正原因:别的孩子被允許試錯,而她即便做對,也是“丢人現眼”……

心理學中有個“阿倫森效應”,指的是随着獎勵減少而态度逐漸消極,随着獎勵增加而态度逐漸積極。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是對孩子最好的獎勵。

這種獎勵越多,孩子的進步就越快;反之,差評越多,孩子就越有可能把它當成自己的标簽,從“可能做不到”,最後變成“真的做不到”。

當父母說:“就知道玩,一學習就沒精神。”

真實想法:“學習的時候不要想着玩,才能進步。”

孩子了解:

“在媽媽眼裡,我隻有做個學習機器,她才滿意。”

作為母親,我一直堅信一個原則

“玩得好,才能學得好”。

因為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玩累了——能休息好——上學時精力十足——學習時的專注力就提升了——完成作業時的效率提高了——更多能夠玩耍的時間。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提出:“鍛煉身體,可以調節壓力,培養積極主動的能力。”

盡情玩耍,并非是放縱孩子,相反,是讓孩子在玩耍中釋放學習的壓力,給自己的精神層面充電。

無論是學還是玩,都可以遵從“要事第一”原則。

把當下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玩的時候好好玩,學的時候好好學,互相連結,達成平衡,才能産出最佳效能。

當父母說:“你怎麼就不如别人?”

真實想法:“你要學習别的孩子的優勢。”

孩子了解:

“我不如别人,在爸媽眼裡我總是很差。”

有次出門吃飯,隔壁桌的爸爸教育兒子:“谷愛淩才十幾歲就是奧運冠軍了,你就不能像她一樣努力嗎?”

沒想到兒子卻回怼:“谷愛淩的爸爸是哈佛畢業,要不你先考個哈佛?”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爸媽老拿我和别的孩子比,是不是代表我真的不如别人?”

有個答案特别觸動我:

“不是的,你非常優秀,他們隻是用錯了激勵方式而已。”

的确,與其揪着孩子的“短闆”,不如關注孩子的“長闆”:比如有些孩子性格内向,不敢表現自己,可是他喜歡看書,那就鼓勵他先把所讀所思寫下來,然後再表達出來……

每個孩子的優勢,都能以不同方式“對接”到學習方法上。

“創造性溝通原則”裡指出:要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

孩子亦然,每個孩子都是與衆不同的。

比起讓孩子和不同的人橫向比較,對自己的努力産生懷疑,不如通過正向激勵的方式,鼓勵孩子縱向超越自己。

當父母說:“你又錯了,真笨!”

真實想法:“用心一點,就可以成功。”

孩子了解:

“我是個失敗者。”

當孩子在面對一兩次的失敗時,很容易産生挫敗感。

如果這個時候,從父母那裡尋求不到鼓勵,挫敗的情緒得不到正确地引導和宣洩時,孩子就很容易變得不自信、膽小,最後拒絕再去嘗試。

有句話說:

“不要用你的情緒,去指責孩子的失敗。”

當孩子偶爾失敗時,父母可以嘗試溝通中的“以終為始”原則:既然目标是為了讓孩子避免再次失敗,那就從此刻的失敗中尋找經驗,繼續嘗試,而不是把宣洩情緒當作溝通方式和目的。

比如,在日常中,少用“近視眼”,多用“放大鏡”,忽略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多說幾句“媽媽看到了你的進步,你願意再試試嗎?”

寫在最後:

有句話說:“父母低估了自己曾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也高估了孩子愈合傷口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成年後的心理問題,大多都來自原生家庭的語言傷害。

教育孩子,是一個時間漫長的人生曆程。

這個過程中,孩子在成長,父母也在成長。粗暴的溝通行為,很容易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等孩子長大,當他擁有反抗父母的能力後,就很難再“屈從”于父母的權力之下。

養育孩子,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父母難免會對孩子有懲罰和責罵,但我們要看到“下意識”的語言背後,我們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

不要真的等到孩子完全拒絕溝通的時候,再去指責孩子不了解父母,不感恩父母。

多把真心話說給孩子聽,愛的能量才會在親子之間流動,孩子接收到我們的善意,才能用愛和信任驅動内在動機去成長。

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需要被尊重、了解、信任,他們需要平等地交流、有互動的溝通,這樣,才能形成自尊、自信、獨立的人格。

而這些,才是孩子面對未來時,最強大的支撐和實力。

這是文章尾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