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這個問題到現在,答案已經明朗了,國産汽車品牌中,最有活力,同時也是最有競争力的,正是這三家民營企業。它們都是國産一線品牌,普遍比同價位合資車都要有明顯優勢。再加上奇瑞、長安,基本上可以組成我們的國産天團。不過,如果說國産第一品牌,或許現在還分不出一二三來,但是三年後,必然是一超多強的格局!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一、吉利:技術為市場服務

說吉利會營銷,這個沒誰會反對吧?這裡沒有任何變異,我們國産車恰恰就缺少這種營銷高手。吉利車本身做得不錯,很有競争力,加上會營銷,是以銷量長紅,這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

吉利這個品牌的思路是——迎合消費者,或者說叫以市場為導向。消費者喜歡什麼車,我就造什麼車。消費者喜歡大空間,那咱就盡量拉大軸距,消費者喜歡高配置,那咱有用沒用的都給堆上。以市場為導向,一切為銷售服務,這是沒錯的,不過這也決定了,吉利的研發是為了盈利服務的,它不會無休止,無目地地投入。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不過以市場為導向,必然會存在一些問題。消費者喜歡什麼車我就造什麼車——可消費者本身是不懂車的啊!喜歡大空間,拉大軸距,必然要犧牲操控性,加大轉彎半徑,增加油耗。消費者并不專業,他們以為好的,未必是真的好。

另外,這樣的思路也會限制研發的積極性,就好像應試教育一樣,考試考什麼我學什麼,不考的我不學。實際上我們是有體會的,一些課本外的知識才真的讓我們受益終身。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所有國産車企都一樣,最初都是靠買發動機,靠逆向研發,靠山寨過日子的。比亞迪、吉利、長城都是如此。分水嶺在大家淘到第一桶金之後,比亞迪在理工直男的路上漸行漸遠,而吉利則選擇收購沃爾沃。

收購的技術也是技術,不過,說實在的,沃爾沃也沒啥技術,它隻是在安全性方面有一些造詣,發動機技術還是福特給打的底子。變速箱買的是愛信的,吉利收購沃爾沃,更多的收益還是在品牌和管理上。李書福并沒有直接把沃爾沃的東西都直接拿來套用,而是選擇讓兩家中高層管理和技術人員交流學習,吉利的管理層過去學學人家是如何管理的,沃爾沃也換過來一些管理、技術人員來帶一帶這邊,雙方取長補短,都有收獲。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從最近一次,吉利的雷神智擎釋出會,可以看出吉利的底蘊,技術實力還是有的,也不隻是靠沃爾沃,最高43.32%熱效率的發動機,已經是量産車之最了,雷神Hi·X混動,三檔DHT結構,一樣是目前混動系統的天花闆(DM-i後面聊比亞迪的時候再說)。包括甲醇汽車——甲醇、乙醇和汽油相比,的确熱值比較低,作為燃料會讓汽車“沒勁兒”,不過結合混動、增程,用電機發力則能夠很好的避免這一點。甲醇燃燒隻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燒能生成一氧化碳,但是技術上可以解決,尤其是用混動,固定功率輸出,空燃比相對固定)雖然也排二氧化碳,但是和現在的汽車尾氣相比,環保了不知多少倍!關鍵甲醇可以人工合成,是可再生資源。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吉利未來可能會取代豐田,但它應該不會成為國産車的第一品牌,吉利對汽車行業的走向判斷失準。在雷神動力的釋出會上,吉利稱要在2025年度實作集團總銷量365萬輛,其中新能源占比30%,達到90萬輛。今年是2022年,比亞迪已經宣布停産燃油車了!而且剛剛過去的3月,新能源月銷10萬輛!不出意外的話,比亞迪2022年就能實作銷售新能源120萬輛以上,而吉利設定的目标是2025年……現在,比亞迪正在擴大産能,如果它的産能足夠的話,吉利真的能靠燃油車和比亞迪的新能源競争嗎?2025年,燃油車銷量能達到他們計劃中的275萬輛?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并不看好吉利能成為國産品牌的老大。

二、長城:技術全面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長城或許是目前國産車裡,技術最全面的車企。它并不像比亞迪那樣,在某一領域專精,但是各方面都非常均衡。說發動機,長城有奧托循環的4C20B,2.0T最大功率165Kw,最大扭矩385N·m,裝載在哈弗F7X上,能實作零百6.6秒的百公裡加速成績,十幾萬的國産SUV,能達到30萬以上的合資水準。米勒循環有4N20,熱效率38.2%,很好的兼顧了動力和燃油經濟性。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1.5T有4B15系列,依靠高壓直噴、低慣量增壓機加上CVVL技術,動力曲線十分漂亮,最大功率124Kw,最大扭矩285N·m,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國産1.5T的性能标杆。高功率的4B15C,更是有184Ps馬力。除此之外,還研發了3.0T的V6汽油機,已經搭載在坦克500上,熱度非常高。包括綠靜柴油機,解決了柴油機高噪音的問題,放在現在也是十分先進的。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變速箱領域,長城的七速濕式雙離合型号有280、380、450,數字代步變速箱能承受的最大扭矩。調校的非常不錯,平順性幾乎可以媲美AT,而且品質方面已經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穩定性遠超大衆。除此之外,長城還研發出全世界首款9DCT變速箱,國内首款縱置9AT變速箱,最大承載能力高達600N·m。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混動領域,長城檸檬DHT,兩檔結構,可以做到無感切換,技術上完全不弱于比亞迪DM-i ,旗下蜂巢易創、蜂巢能源,也有電機、電池的研發生産能力。甚至,蜂巢還布局了氫能源,去年釋出的氫燃料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2%。95Kw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最高熱效率60%

長城可以說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有非常深厚的技術底蘊。不過它也有自己的問題所在。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首先,是外觀抄襲,閃電貓抄襲保時捷,芭蕾貓抄襲甲殼蟲,坦克800,被戲稱為保定庫裡南,概念車“圓夢”怎麼看怎麼有點克萊斯勒PT漫步者的影子。我們在企業成立之初,逆向研發也好,借鑒成熟的設計語言也好,我覺得是可以原諒的。可是,長城——你叫長城啊!你去向别人緻敬?這無疑降低了自身的品牌調性。

其次是誠信,歐拉好貓晶片門事件,讓人對這個品牌好感盡失。這完全是自毀長城的舉動!讓人扼腕歎息。我此前不止一次推薦過歐拉好貓,的确成本效益不算高,但是國産品牌給你一個這樣精準的定位,産品上無疑是成功的。可是現在——你可以買,但是我不會再推薦了。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有着深厚技術底蘊的長城,未來無疑是光明的。可是它大機率還是無法成為國産品牌的老大。我此前判斷,國産品牌未來會發展成一超多強,而長城估計是多強之中的最強。目前,在汽車行業面臨着曆史性變革之際,長城的轉型還是慢了半拍。歸根結底,還是此前太安逸了,燃油SUV賣得太好!船大難掉頭,在比亞迪DM-i橫空出世不久,長城就拿出了DHT來應對,隻是,失了先手,市場回報并不理想。

在長城内部的電話會議中,曾經透露,長城沒辦法和比亞迪在混動領域打價格戰,甚至,DM-I的終端銷售價格,比長城的成本還要低。而這種差距,随着DM-i銷量的增加,成本進一步被攤薄,差距還會拉大。而且,這種品牌效應一旦形成,就很難追趕了。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如果類比的話,感覺長城很像是福特,以皮卡起家,給人以硬派的印象。長城在SUV領域的優勢仍然存在,皮卡也有很高的市場占比。包括從WEY品牌中獨立出來的坦克系列,一直供不應求。歐拉這手好牌算是打個稀爛,WEY的品牌向上之路總體看并不算成功,坦克系列雖然市場反響良好,可是這種中高端的硬派越野終究屬于小衆車型,扛不起長城這麼大的體量。

這些都決定了,長城不會成為國産第一品牌,不過長城還有一次機會,就是在轎車領域的發力,目前,長城在轎車領域、MPV領域一直是空白,可以視作一種“引而不發”吧。

三、比亞迪:技術為王,比技術可怕的是眼光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技術為王四個字,已經深深刻在比亞迪的心裡。在比亞迪深圳總部的六角樓展廳裡,有一面專利牆,滿滿一牆的專利,而這面牆的正中心,就是“技術為王,創新為本”八個大字。比亞迪内部有個說法,叫“技術魚池”,這就是和吉利那種以市場為導向的研發方式有着明顯的不同。吉利是消費者想要一個什麼樣的車,我完成這輛車需要什麼技術,我有針對性地去學,去研發。而比亞迪是龐大的研發團隊,不管有用沒用,隻要有價值,那就先放進“技術魚池”養起來,很可能撈出來的時候,就是一條大鲨魚。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有人吹捧韓系,說現代從發動機到變速箱,所有汽車零部件都能自給自足。實際上,現代并沒有自己的ESP系統,自産自足率隻有70%左右,豐田應該可以完全自給自足,不過隻限于燃油車和混動,真正能完全不依賴外界,汽車上所有零部件,包括三電系統都有能力自己生産的,全世界唯有一家:比亞迪。

其實這并不能說明比亞迪、豐田、現代的技術強,隻是怕了。南韓和日本歸根結底是小國,他們害怕封鎖,是以什麼東西都要握在手裡才安心。而比亞迪則是出于無奈,它一開始就要别出心裁去玩新能源,那時候供應鍊體系根本不成熟,隻能自己做,自己比對。做着做着,就全會了。去年聯考的文綜卷裡,就出現了“甲企業”,全世界唯一一家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車企,就是比亞迪。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去年晶片荒,大家都慌,為什麼比亞迪不慌?人家早在好幾年前就布局了比亞迪電子了,汽車上大部分晶片都能自研自産,IGBT晶片更是發展到了第四代。上個月,因為疫情影響,晶片短缺,博世(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産能跟不上,ESP系統宣布對合作夥伴斷供,唯一保障供應的車企隻有三家:通用、豐田和比亞迪!為什麼是這三家?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ESP技術儲備,你不供應,他們就自己生産了,一旦比亞迪的生産線開通,正好可以填補你缺貨的市場空白,沒準會養出個競争對手來。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這裡解釋一下,比亞迪為什麼自己能生産ESP還買博世的——這就相當于去年聯考的文綜原題。最早,比亞迪沒有自己的ESP時,博世漫天要價。等比亞迪自己搞出來了,博世的報價比你的成本還要低。為什麼以前玩“垂直整合”,現在也要搞供應鍊開放模式?這其實很好了解,你一個車企,去做輪胎,做玻璃,和人家米其林,什麼都不搞,專門搞輪胎,福耀玻璃專門做汽車玻璃,誰能做得更專業,成本更低?這其實是社會分工細化的問題,越精細,成本越低,效率越高。為什麼車企都叫汽車主機廠商呢?為什麼造車新勢力,拿錢就能造車?因為我們的供應鍊體系是全球最完善的。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比亞迪的技術是不是最好的呢?也要分領域,三電系統綜合實力第一,比如說e平台3.0,絕對是目前最先進的。甚至,很多我們不知道的領域,它沒拿出來,是在擠牙膏。發動機是頂尖水準,43%熱效率的骁雲1.5L是最高的,1.5T有40%以上的熱效率,也不錯。而骁雲還沒有出2.0T,BYD487ZQD也沒有消息,從以前曝光的資料看,并沒有超越廣汽矩浪動力的2.0T GDI。

變速箱,濕式雙離合并不算領先,隻是中上水準。穩定性、換擋邏輯都還不錯,比亞迪在這方面的研發并不是終點,因為DM-i的思路是用電機幹掉變速箱。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DM-i混動系統依仗的其實是更為先進的三電系統。和奇瑞鲲鵬和吉利雷神的3擋DHT,長城檸檬的2擋DHT,從技術角度并不算先進。在限速120Km的道路上,劣勢并不明顯,如果高速限速150Km每小時,那麼DM-i的不足之處就被放大了。DM-i熱賣,并不是因為更先進,而是因為它最早,三電系統最可靠,而且成本最低。現在銷量起來了,規模效益疊加,其他品牌的混動已經很難追趕了。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比亞迪的技術很強,強到什麼程度呢?強到你不知道它有多強,因為現在你看到的,或許隻是冰山一角,它的技術魚池裡不知道還能撈出什麼來。甚至,比亞迪已經開始擠牙膏了,競争對手不給力,以至于現在比亞迪可以安心的擴産,享受此前的技術紅利。比如說長城摩卡DHT PHEV弄了個200Km純電續航的插混,比亞迪立即跟進,漢DM-p,DM-i也上了。最新的東西可能沒拿出來,這一代的技術目前就夠用了。

比亞迪成為國産第一品牌,其實已經很明顯了,最近半年的銷量資料穩步增長,現在已經超過了廣本和東本之和,單車均價甚至比大衆還高。3月月銷10萬+,而且今年不出意外的話,接下來每個月都應該在10萬+以上。4月登頂品牌銷量榜也說不定。而且這是在國内,在國外,比亞迪的知名度在國産品牌裡已經是第一了。從市值上,它僅次于豐田、大衆特斯拉,位列世界第四。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而比亞迪最厲害的,其實并不是技術,而是眼光。在大家都在跟發動機較勁的時候,比亞迪從造車第一天起,就琢磨着玩電。比亞迪是傳統汽車行業的颠覆者,新能源引領者,甚至可以說是憑借一己之力,改變了汽車工業程序,改變了市場格局。這并不是危言聳聽,想一想十年前,市面上有幾個新能源汽車品牌?而現在,不說新勢力如雨後春筍一樣,哪一家正經造車的傳統車企沒有新能源車型和品牌?是誰造成了今天這種局面?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有人會說特斯拉,特斯拉的确功不可沒,在美國那樣的社會環境中,打着環保旗号,完美迎合了高端人士的人設,進而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熱潮。不過,特斯拉的Model S,在2012年才出來,而比亞迪的F3DM,08年就有了。而且,特斯拉傳動技術來自AC Propulsion公司,電池采購自松下的18650電池,電機采購自台灣富田電機。特斯拉的發展是建立在整個産業鍊的基礎上的,而比亞迪——前面也說了,在産業鍊不完善的時候,就自己搞了。

吉利、長城、比亞迪,誰會是國産第一汽車品牌?看行家怎麼說?

在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中,比亞迪押寶新能源,在磷酸鐵锂和三元锂中,比亞迪押寶鐵電池。幾乎每一個風口,每一次抉擇,比亞迪都賭對了。也正是這種眼光,決定了它必然是國産第一品牌,甚至,在全世界範圍内,新能源領域,也是唯二的存在。

總結:

我是比亞迪的車主,也是比亞迪的粉絲,不過現在,我更希望消費者能夠在同等條件下,去買吉利、奇瑞、長城的混動車型。說國産第一品牌,實際上,一家獨大并不是好事,而現在,比亞迪的優勢積累,已經到了擋不住的程度了。

我希望比亞迪作為民族企業,越來越好,但是,我并不希望隻有比亞迪一家越來越好。